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5831发布日期:2021-12-01 13:2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


背景技术:

2.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在玉米胚芽油的榨取、精炼过程中,需要经过脱臭工序将植物油中的臭味物质进行挥发或蒸发脱除,但是随着市场对玉米油的脱臭要求不断提高,玉米油的脱臭工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急需去完善。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822027187.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去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脱臭设备。一种去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脱臭设备,包括工作箱、密封盖、通气管、出气管和排液管,工作箱内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箱顶部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工作腔相通,密封盖卡装在工作箱顶部,排液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出气管与工作箱右侧壁顶部连通,还包括传输泵、传输管、分流箱、多组雾化喷头和捕雾网。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脱臭装置虽然在玉米油和蒸汽接触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后续的脂肪酸捕集效果较差,严重影响玉米油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无法保证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所占比例,进而缩减玉米油的脱臭质量。
4.为此,我们提出来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通过双重捕集,降低玉米油中脂肪酸含量,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从下到上依次分布有蒸汽单元和捕集单元,所述蒸汽单元和捕集单元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所述捕集单元包括第一捕雾网和第二捕雾网,所述第一捕雾网和第二捕雾网通过导流板分割设置,所述导流板靠近蒸汽单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振动单元,所述第一捕雾网和第二捕雾网通过振动单元活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蒸汽单元包括油盘、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竖直设置在油盘的中心位置,所述油盘远离进油管的一侧设有蒸汽管。
9.优选地,所述油盘设有螺旋状的油道,所述油盘靠近油道的两侧均设有蒸汽孔,所述蒸汽孔和蒸汽管连通设置,所述塔体配合设有出气管。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捕雾网和第二捕雾网均采用环形结构,所述导流板靠近中间位置设有隔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倾斜设有排油槽,所述排油槽的底部设有抽油管,所述塔体靠近排油槽一侧设有多组气嘴,所述气嘴和蒸汽管连通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捕雾网和第二捕雾网之间通过振簧活动连接,所述振簧和隔板配合设置。
12.优选地,所述振动单元包括阻流扇和敲杆,所述阻流扇的一端通过保持架和导流板转动连接,所述阻流扇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和敲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捕雾网的内侧间歇设有锥形的凸板,所述敲杆和凸板活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双重捕雾网的捕集单元,有效提高装置对反式脂肪酸的捕集效果,降低玉米油中脂肪酸的含量,保证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所占比例,进而提高玉米油的脱臭质量;
15.2、通过设置带有螺旋状油道的油盘,使得玉米油在缓慢流动过程中可以经过多次的蒸汽除臭工作,有效提高玉米油的除臭效率,同时便于除臭后玉米油收集工作。
16.3、通过设置振动组件,使得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蒸汽的流动带动振动单元对第一捕雾网进行敲击,实现捕集单元的振动,便于捕雾网上的脂肪酸脱落下来,提高捕集单元的捕集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塔体;11、出气管;12、气嘴;2、蒸汽单元;21、油盘;211、油道;212、蒸汽孔;22、进油管;23、出油管;24、蒸汽管;3、捕集单元;4、导流板;41、隔板;42、排油槽;43、抽油管;5、第一捕雾网;6、第二捕雾网;7、振动单元;71、阻流扇;72、敲杆;73、保持架;74、弹簧;8、振簧;9、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3,可有效保留玉米油中营养成分的脱臭双捕集器,包括塔体1,塔体1从下到上依次分布有蒸汽单元2和捕集单元3,需要说明的是,蒸汽单元2包括油盘21、进油管22 和出油管23,出油管23竖直设置在油盘21的中心位置,油盘21远离进油管22的一侧设有蒸汽管24,蒸汽管24、进油管22和出油管23均设有控制阀门,便于装置的实时控制。
23.油盘21设有螺旋状的油道211,油道211由外到内高度逐渐降低,油盘21靠近油道211 的两侧均设有蒸汽孔212,蒸汽孔212和蒸汽管24连通设置,塔体1配合设有出气管11,使得进油管22在通入玉米油后,油道211两侧的蒸汽孔212对油道211上缓慢流动的玉米油进行多次除臭工作。
24.蒸汽单元2和捕集单元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流板4,捕集单元3包括第一捕雾网5 和第二捕雾网6,第一捕雾网5和第二捕雾网6通过导流板4分割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捕雾网5和第二捕雾网6均采用环形结构,第一捕雾网5和第二捕雾网6之间通过带有弹性的拉伸带活动连接,导流板4的底部倾斜设有排油槽42,排油槽42的底部设有抽油管43,用于反式脂肪酸的抽取工作,塔体1靠近排油槽42一侧设有多组气嘴12,气嘴12和蒸汽管 24连
通设置,用于对反式脂肪酸的二次蒸汽工作。
25.导流板4靠近中间位置设有隔板41,隔板41倾斜设置,第一捕雾网5和第二捕雾网6 之间通过振簧8活动连接,振簧8的一端和隔板41配合设置,隔板41的另一端采用栅板结构,便于经过一次捕集后的油液流动到排油槽42底部进行二次蒸汽捕集工作。
26.导流板4靠近蒸汽单元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振动单元7,第一捕雾网5和第二捕雾网6 通过振动单元7活动连接,具体的活动连接方式:振动单元7包括阻流扇71和敲杆72,阻流扇71的一端通过保持架73和导流板4转动连接,阻流扇7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74和敲杆 72活动连接,第一捕雾网5的内侧间歇设有锥形的凸板9,敲杆72和凸板9活动连接,使得阻流扇71可以利用蒸汽的流动带动敲杆72通过凸板9对第一捕雾网5进行敲击,实现捕集单元3的振动,便于捕雾网上的脂肪酸脱落下来,提高捕集单元3的捕集效率。
27.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28.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油管22对塔体1内部的油盘21进行注油工作,玉米油在缓慢经过螺旋状的油道211时,蒸汽管24通过油道211两侧的蒸汽孔212对油道211上的玉米油进行多次除臭工作,完成除臭工作的玉米油经过油盘21中间位置的出油管23流经下一道工序。
29.玉米油经过蒸汽后的油气混合物经过第一捕雾网5进行一次捕集工作,第一捕雾网5完成捕集工作后脂肪酸被滞留在捕雾网上,此时阻流扇71可以利用蒸汽的流动带动敲杆72通过凸板9对第一捕雾网5进行敲击,第一捕雾网5通过振簧8和第二捕雾网6进行振动,实现捕集单元3的整体振动,便于捕雾网上的脂肪酸脱落下来,脱落下来的脂肪酸通过导流板 4流到排油槽42内,蒸汽管24通过气嘴12对排油槽42内的油液进行二次蒸汽,完成二次蒸汽的油气混合物经过第二捕雾网6进行二次捕集工作,最后结束捕集后的脂肪酸经过抽油管43的抽取进行排出,保证玉米油的除臭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