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1771发布日期:2022-03-16 15:1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


背景技术:

2.按照厌氧反应器进料浓度的高低,厌氧消化可分为干式发酵和湿式发酵两种工艺,目前国际上针对厨余垃圾资厌氧发酵的两种技术路线都有实施案例。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已经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应用较广,并已有较多工程案例,我国部分工程也已经开始采用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干式厌氧技术产气效率高,能够针对厨余垃圾进行高效发酵处理。
3.进行干式厌氧发酵的罐体分为立式厌氧发酵罐和卧式厌氧发酵罐。立式厌氧发酵罐基本上采用钢构结构,卧式厌氧发酵罐分为钢混结构和钢构结构,但这两种罐体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
4.立式厌氧发酵罐存在的缺点有:第一,厨余垃圾等物料搅拌不均匀,立式罐体上中下不均质,物料在罐内易形成分层;第二,与卧式罐相比较,抗震性能差;第三,立式发酵罐的出料端在罐底,出料管道易造成堵塞。
5.钢混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存在的缺点有:第一,与钢构型卧式罐相比较,抗震性能差;第二,钢混型罐体由钢构和混凝土构成,除罐体弧形底板外其他全部为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墙体较高较长,需要分段灌浆,分段处气密性较差,沼气及液相物料有泄漏风险;第三,为了提高气密性,混凝土墙体一般设计较厚,成本造价较高;第四,钢混型厌氧发酵罐安装时土建部分和钢构部分存在交叉施工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土建施工有养护周期,所以整体施工周期长。
6.申请日为2020年6月9日、申请号为202021046834.320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顶与水泥罐体一体化的厌氧发酵罐,包括钢顶和水泥罐体,所述钢顶通过焊接密封固定在水泥罐体的顶部,所述钢顶包括钢梁和铺设在钢梁上的钢板,所述钢板的外侧设置有挤塑聚苯板层;所述水泥罐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和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外侧的用于保温的挤塑聚苯板层,该罐侧壁和底壁强度高,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搅拌。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侧壁和底壁的强度高,故其墙体也很厚,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造价成本很高;第二,该墙采用一体化浇筑,对振捣要求高,过度振捣或振捣位置不对即会出现爆模或分层现象。第三,存在搅拌死区,罐体底部墙体直角处物料无法搅拌;第四,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其该罐抗振性能高、气密性好、投资少,施工周期短、无搅拌死区,可以满足干式厌氧发酵的工艺需求。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包括钢罐本体、承重墙、多个底座以及至少两个防震臂,所述承重墙为相对设置的两墙体,两墙体与地面上的筏板基础构成整体u形的放置腔,所述钢罐本体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多个底座固定于所述
钢罐本体的底部,所述多个底座再与底部筏板基础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防震臂固定于所述钢罐本体的两侧,其中,所述承重墙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钢板,防震臂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钢板表面相适应的凹型槽。
10.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11.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防震臂分别均匀排布于所述钢罐本体的左右两侧。
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钢板上方对应于防震臂设置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竖直设置,在防震臂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卡板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卡板与插孔间隙配合。
13.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呈一字形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与底部的筏板基础固定连接。
14.可选地,所述钢罐本体的底部对应于主框架的设置位置固定有限位板,所述主框架的上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并且限位板与限位槽间构成间隙配合。
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中填充有发泡剂。
16.进一步地,所述钢罐本体的下部为圆弧形的底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底板与水平面相切的位置。
17.可选地,所述钢罐本体包括壁板的下部为圆弧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盘管。
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9.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其通过防震臂与承重墙上的弧形钢板间的仿真结构设计,使得卧式钢罐的抗震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气密性高,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且相比钢混结构,造价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
附图说明
2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的主视图;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的侧视图;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卧式钢罐中的承重墙及弧形钢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卧式钢罐中的承重墙及弧形钢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卧式钢罐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的俯视图。
2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承重墙;2-底座;3-防震臂;4-底板;5-钢罐本体;6-钢罐壁板;7-钢罐顶板;8-弧形钢板;9-灌浆孔;10-卡板;11-支腿;12-主框架;13-限位板;14-发泡剂;15-加热盘管;16-人孔门;17-进料口;18-观察窗;19-取样孔;20-物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2.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如图1、图2所示,包括钢罐本体5、承重墙1、多个底座2以及至少两个防震臂3,所述承重墙1为相对设置的两墙体,两墙体与地面上的筏板基础构成整体u形的放置腔,所述钢罐本体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承重墙1位于钢罐本体5的左右侧,所述多个底座2固定于所述钢罐本体5的底部,所述多个底座2再与底部筏板基础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防震臂3固定于所述钢罐本体5的两侧,所述至少两个防震臂3分别均匀排布于所述钢罐本体5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钢罐本体5靠中间的位置,其中,所述承重墙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钢板8,防震臂3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钢板8表面相适应的凹型槽。
33.承重墙1的长度、高度和厚度与钢混型罐体相比都较小,可以一次浇筑成型,所用混凝土及钢筋很少,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短。而弧形钢板8是通过螺栓先与承重墙1的竖直支撑部来固定的,如图3所示,在弧形钢板8上开设有灌浆孔9,通过灌浆孔9向所述弧形钢板8内二次灌浆,提高弧形钢板8的整体强度。
34.防震臂3采用优质合金钢,可以有效的防止变形,防震臂3设计有加强筋,每间隔700mm可设计一处加强筋,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震臂3的承重能力,防震臂3为成品,焊接在钢罐弧形的底板4上,货到现场后即可安装,施工周期短。
35.弧形钢板8与防震臂3间构成具有三个自由度的移动结构,如此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防震。而为了更好地对钢罐本体5进行限位,如图4所示,在所述弧形钢板8上方对应于防震臂3设置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板10,所述卡板10竖直设置,在防震臂3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卡板10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卡板10与插孔间隙配合。
36.如图5所示,底座2作为承受钢罐本体5重量的主要部件,本实施例的所述底座2包括呈一字形的主框架12,所述主框架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支腿11,所述支腿11与底部的筏板基础固定连接。所述钢罐本体5的下部为圆弧形的底板4,底板4与水平面相切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13,主框架12上对应于限位板13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开设于主框架12的上部,所述限位板13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并且限位板13与限位槽间构成间隙配合,在所述限位槽中填充有发泡剂14,如此,配合以上的防震臂3与弧形钢板8构成的防震结构,起到更好的防震结果。
37.钢罐本体5的结构可包括前端的进料口壁板、后端的出料口壁板、左侧壁板、右侧
壁板、底板4,各个壁板6与底板4间采用焊接形式,气密性高,且现场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其中,前端的进料口壁板设计有进料口17,后端的出料口壁板设计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壁板以及出料口壁板的中部开孔,搅拌轴的前后部位安装于此。进料口壁板的下方设计有人孔门16,方便维护人员进入罐体内部对搅拌轴等部件进行检修。另外,在进料口17壁板上还设有观察窗18,方便维护人员在罐外对罐内的物料状态进行观察。
38.在钢罐本体5的顶部还独立设置有钢罐顶板7,如图6所示,在所述钢罐顶板7前部中部和后部布置有取样孔19,方便调试及运行期间将罐内物料取出进行物料特性分析。在钢罐顶板7的中部,布置有雷达物位计20,方便检测罐内的物料高度。
39.在底板4的外部设计有加热盘管15,可以有效的对罐内物料进行加热,保证物料发酵所需要的温度。另外在底板4的底部还可开设测温孔,测温装置可以直接插入孔内安装,无需现场开孔。
40.综上可知,本技术的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的卧式钢罐,其通过防震臂3与承重墙1上的弧形钢板8间的仿真结构设计,使得卧式钢罐的抗震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气密性高,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且相比钢混结构,造价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干式厌氧发酵。
4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