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9173发布日期:2022-07-02 01: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室内的空气,通常是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减少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由于藻类的生命周期只有二十天,而藻类死亡后会残留在空气净化器内,导致死藻不断堆积在空气净化器内,而当死藻累积较多时,会抑制藻类分裂繁殖效率,则需要对空气净化器进行换水或清洗,但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换水时,处在空气净化器角落位置的死藻难以排除,而清洗空气净化器时,需要人工对空气净化器的内壁进行擦拭,而若空气净化器较高时,则会无法擦拭到空气净化器的底部,导致清洁不干净,清洗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能实现室内的负碳排,能保证微藻的生长状态,微藻产量和质量高,且方便清洗反应容器,还能充分利用热量,节约能源。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透明杆、灯管、喷嘴、清洗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反应容器上设有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上部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下部的进气口和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用于连通所述反应容器的内腔和外界,所述透明杆嵌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侧壁上,所述透明杆上设有可供所述灯管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喷嘴设有多个且分别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顶面,所述喷嘴的喷口朝向所述反应容器的侧壁,所述清洗组件设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侧壁,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刷杆和导轨,所述导轨呈水平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上部,所述刷杆能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灯管、喷嘴和驱动单元电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面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排液口连通的通孔,所述导向板的上表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通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上盖,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上盖上设有过液腔,所述过液腔设有第一过液口和与多个所述喷嘴连通的第二过液口,所述第二过液口处设有开关阀。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盖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液口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
上盖的中部,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一过液口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刷杆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刷杆的顶部设有把手,所述刷杆的上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紫外线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应容器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藻的光合作用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以满足室内空间中人或动物对增氧及减碳需求,实现室内的负碳排;其中,通过喷嘴的设置,能随时对反应容器进行喷洗清洁,特别是对于附着在反应容器的侧壁上的微藻,能轻易地将微藻冲洗掉落,再从排液口排出,方便快捷;而通过灯管和透明杆的结合,能控制灯管的亮度,以给微藻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灯管,从而控制微藻在养殖容器内的生长速度,提高微藻产量和质量,同时,灯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传递至培养基内,充分利用热量,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反应容器1、透明杆2、灯管3、喷嘴4、清洗组件5 和控制器,所述反应容器1上设有位于所述反应容器1的上部的出气口12、位于所述反应容器1的下部的进气口11和位于所述反应容器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3,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均用于连通所述反应容器1 的内腔和外界,所述透明杆2嵌置在所述反应容器1的侧壁上,所述透明杆2上设有可供所述灯管3放置的安装槽21,所述喷嘴4设有多个且分别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1的顶面,所述喷嘴4的喷口朝向所述反应容器1的侧壁,所述清洗组件5设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1 的侧壁,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刷杆51和导轨52,所述导轨52呈水平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
1的上部,所述刷杆51能沿所述导轨5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灯管3、喷嘴4和驱动单元电连接;具体的,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均设有多个,且所述进气口11处设有蜂窝板 7,将空气均匀切割成多份,使空气能与培养基上的微藻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同时避免长期使用气石所产生的气孔被堵塞维护问题,所述灯管3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灯条,用户能根据微藻的种类切换不同颜色的灯条;为了方便更换透明杆2,所述透明杆2与所述反应容器1可拆卸连接。
20.由此,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口11进入反应容器1,空气与反应容器 1内的微藻接触并发生反应,反应后生产的气体从出气口12流至外界,从而通过微藻的光合作用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以满足室内空间中人或动物对增氧及减碳需求,实现室内的负碳排,当微藻生物反应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通过喷嘴4和刷杆51的结合,对反应容器1进行喷洗和刷洗清洁,特别是对于附着在反应容器1的侧壁上的微藻,能轻易地将微藻冲刷掉落,再从排液口13排出,方便快捷,且由于微藻死后会结集成为沉淀物,还能将死藻排出,以保证微藻生长处于最佳状态;而通过灯管3和透明杆2的结合,能控制灯管3的亮度,以给微藻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灯管3,从而控制微藻在养殖容器内的生长速度,提高微藻产量和质量,同时,灯管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传递至培养基内,充分利用热量,节约能源。
21.示例性的,所述反应容器1的底面设有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排液口13连通的通孔61,所述导向板6的上表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结构,由于微藻死后会结集成为沉淀物,则通过导向板6的设置,能使死藻滑移至通孔61内进行收集,当死藻较多时,能打开排液口13 将死藻排出,方便收集死藻,且使用方便快捷。
22.示例性的,所述通孔6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62,在其他实施例中,能使用其他检测的传感器,具体的,所述反应容器1外壁上设有提醒器,当光电传感器62检测到死藻时,则死藻堆积至预设高度,控制器控制提醒器工作,对用户发出清理提醒,便于用户及时清理死藻,以保证微藻的生长状态。
23.示例性的,所述反应容器1包括容器本体15和上盖16,所述容器本体15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盖16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上盖16上设有过液腔,所述过液腔设有第一过液口和与多个所述喷嘴4连通的第二过液口,所述第二过液口处设有开关阀。
24.示例性的,所述上盖16上设有储液箱8,所述储液箱8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液口连通,减少微藻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合理利用空间。
25.示例性的,一种方便清洗的微藻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喷头9,所述喷头9设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上盖16的中部,所述喷头9与所述第一过液口连通,通过喷头9的设置,对透明杆2的外表面进行清洗,提高微藻生物反应器的洁净度。
26.示例性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刷杆51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在所述导轨52上移动,实现微藻生物反应器的自动化清洗,省时节力,使用方便;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刷杆51的顶部设有把手,所述刷杆 51的上部与所述导轨52滑动配合,用户能通过把手控制刷杆在导轨上滑动,以手动清洗微藻生物反应器,能针对性清洗微藻生物反应器某个区域,针对性强,洁净程度高,成本低。
27.示例性的,所述反应容器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14,能根据红外传感器14检测到的数据控制灯管3的开关,如:当红外传感器14检测到室内有人时,
控制灯管3关闭,反之,则开启,能有效避免灯管3对用户造成影响,特别是用户使用需要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的仪器时(如:投影仪等)。
28.示例性的,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处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紫外线灯,由此,能对进入的气体和排出的气体进行杀菌消毒,能防止外界的污染气体进入反应容器1内污染培养基,保证微藻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防止反应容器1内产生的污染气体直接排至外界,保证用户呼吸的空气的洁净度。
29.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灯管3包括多个不同波长的单色灯管3,用户能根据微藻的种类调节切换不同波长的灯管3进行照射,使用方便快捷,且能使微藻始终处于合适的生长环境,保证了微藻的产量和质量。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