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24437发布日期:2022-06-01 00:0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离形膜、薄膜、塑料薄膜、掩孔膜、硅油膜、硅油纸、防粘膜、型纸、打滑膜、天那纸、离型纸、无纺布膜,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根据不同所需离型膜离型力,隔离产品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相对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3.现有的离型膜,往往都是针对特性的使用场合来研发特定的离型膜,使离型膜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但是当离型膜的使用量较小时,研发的成本和周期都过高,因此,使用者会使用别的材料替代离型膜,造成使用效果的下降。
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来解决现有的离型膜不具备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配置基材溶液;
8.s2:配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溶液;
9.s3:对基材溶液进行除泡处理,第一次加热固化基材溶液,固化后形成基层薄膜;
10.s4:在基材薄膜上涂覆第一复合层溶液,第二次加热固化,固化后形成第一复合层;
11.s5:在第一复合层表面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
12.s6:在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表面涂覆第二复合层溶液,第三次加热固化。
13.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次固化温度为110~16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 130~17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130~160℃。
14.进一步地说,所述基材溶液由溶剂50-75份、离型剂22-25份、固化剂 2-3份、离型力调节剂1-5份组成的溶液。
15.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复合层溶液为聚噻吩导电液和异丙醇混合液。
16.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复合层溶液为溶剂和石墨烯混合液。
17.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次固化时间为90-120min,第二次固化时间为 70-90min,第三次固化时间为100-150min。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使离型膜具备多种功能,并在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之间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使本离型膜在具备缓冲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阻燃性,在第一复合层中添加聚噻吩导电液和异丙醇,使第一复合层具备一定的防静电干扰性,在第二复合层中添加石墨烯,是第二复合层具备一定的屏蔽型。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22.实施例: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包括s1:配置基材溶液;
23.s2:配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溶液;
24.s3:对基材溶液进行除泡处理,第一次加热固化基材溶液,固化后形成基层薄膜;
25.s4:在基材薄膜上涂覆第一复合层溶液,第二次加热固化,固化后形成第一复合层;
26.s5:在第一复合层表面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
27.s6:在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表面涂覆第二复合层溶液,第三次加热固化。
28.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次固化温度为110~16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 130~17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130~160℃。
29.进一步地说,所述基材溶液由溶剂50-75份、离型剂22-25份、固化剂 2-3份、离型力调节剂1-5份组成的溶液。
30.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复合层溶液为聚噻吩导电液和异丙醇混合液。
31.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复合层溶液为溶剂和石墨烯混合液。
32.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次固化时间为90-120min,第二次固化时间为 70-90min,第三次固化时间为100-150min。
33.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3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使离型膜具备多种功能,并在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之间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使本离型膜在具备缓冲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阻燃性,在第一复合层中添加聚噻吩导电液和异丙醇,使第一复合层具备一定的防静电干扰性,在第二复合层中添加石墨烯,是第二复合层具备一定的屏蔽型。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基材溶液;s2:配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溶液;s3:对基材溶液进行除泡处理,第一次加热固化基材溶液,固化后形成基层薄膜;s4:在基材薄膜上涂覆第一复合层溶液,第二次加热固化,固化后形成第一复合层;s5:在第一复合层表面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s6:在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表面涂覆第二复合层溶液,第三次加热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化温度为110~16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130~170℃,所述第二次固化温度为130~1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溶液由溶剂50-75份、离型剂22-25份、固化剂2-3份、离型力调节剂1-5份组成的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层溶液为聚噻吩导电液和异丙醇混合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层溶液为溶剂和石墨烯混合液。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化时间为90-120min,第二次固化时间为70-90min,第三次固化时间为100-15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离型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基材溶液;S2:配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溶液;S3:对基材溶液进行除泡处理,第一次加热固化基材溶液,固化后形成基层薄膜;S4:在基材薄膜上涂覆第一复合层溶液,第二次加热固化,固化后形成第一复合层;S5:在第一复合层表面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S6:在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表面涂覆第二复合层溶液,第三次加热固化。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使离型膜具备多种功能,并在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之间添加缓冲颗粒和阻燃颗粒,使本离型膜在具备缓冲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阻燃性。况下具备一定的阻燃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龙 樊江波 杨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梓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3
技术公布日:2022/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