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064013发布日期:2022-05-18 00:2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品质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目前,市场中的食品包装材料大多为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我国九成食品包装会被废弃,其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随着2021年国家“禁塑令”的颁布及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功能性绿色环保可降解新型塑料包装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聚乳酸 (pla) 是一种以乳酸为主要合成原料的生物可降解的热塑形聚酯,其单体乳酸可通过甘蔗和玉米淀粉等可再生资源中的糖发酵得到。因机械性能与聚苯乙烯 (ps) 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类似,且易加工、易成型、零毒性、生物相容性强、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塑性、可堆肥、分解后仅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可作为传统塑料包装的有效替代品。然而,由于单纯聚乳酸膜缺乏抗菌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尽管目前采用聚乳酸和无机纳米粒子抗菌剂(如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共混制备抗菌聚乳酸复合膜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常常会出现纳米粒子在聚乳酸膜中的团聚问题,造成抗菌效果降低,同时纳米粒子在聚乳酸膜中结合不牢固,易从膜中脱落迁移到内包食品中,从而引起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此外,传统的聚乳酸膜内外两侧对水分具有相同的阻隔性,特别是当内包物为新鲜果蔬时,由于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当水汽累积散发不出去时会在包装内部凝结,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速果蔬的腐败,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尽管通过在包装材料表面打孔可有效防止水汽的积累,但又易造成果蔬水分的快速挥发流失。理想的果蔬包装材料应该是对包装材料外侧的水分具有阻隔性,且同时对包装材料内侧的水分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以防止包装内层水分的凝结。因此,研发一款拥有抗菌性和单向阻湿性的功能性聚乳酸食品包装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专利cn110744880a公布了一种果蔬高透气单向阻湿膜及其制备方法,其首先采用京尼平交联羧甲基壳聚糖,随后加入天然抗菌剂(茶多酚、肉桂醛精油、牛至精油)制备了水凝胶膜,随后以乙基纤维素和tween-80的乙醇溶液作为纺丝溶液,在水凝胶膜上进行静电纺丝,直至纺丝膜层完全覆盖住水凝胶膜层,得到单向阻湿膜。该发明在凝胶膜的制备中采用了价格高昂的京尼平作为交联剂,交联时间较长(4-12h);选用的天然抗菌剂耐热性差、使用寿命短,外侧乙基纤维素层的制备还需要专门的静电纺丝设备,严重限制了该发明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更加低廉的具有耐久抗菌性、对内吸湿调湿和对外防水的单向阻湿聚乳酸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装膜由聚
乳酸膜层和抗菌明胶水凝胶膜层组成,制备工艺如下:(1)聚乳酸膜层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聚乳酸溶于100ml三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超声脱气,得到聚乳酸溶液,然后将其倒入自制玻璃板中,放入通风橱中,室温下晾干,得到聚乳酸膜层;每100ml三氯甲烷中聚乳酸的添加量为2-4g,甘油的添加量为0.6-1.2g;(2)抗菌明胶凝胶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明胶分散于100ml的水中,搅拌加热到70℃使其充分溶解后,冷却至40℃后,加入一定量的单宁酸和三氯化铁,采用naoh调节溶液ph值至7-8,并在40℃条件下继续搅拌5min,形成凝胶溶液,向溶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40℃下搅拌30min-120min,得到抗菌明胶凝胶溶液;每100ml水中明胶的添加量为2-4g,单宁酸的添加量为2-6mg,三氯化铁的添加量为1-3mg,硝酸银的添加量为0.1-0.2g; (3)将抗菌明胶凝胶溶液倒至步骤(1)所形成的聚乳酸膜层表面,放入真空干燥箱30-45℃烘干,揭膜,即得到具有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膜。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植物多酚单宁酸与fe
3+
形成的稳定的五元环络合物作为交联剂,利用明胶大分子链与单宁酸分子的多重氢键作用以及单宁酸上的邻苯二酚与fe
3+
的配位交联作用形成网络结构水凝胶,可实现对包装内水汽的吸收、储存功能,有效抑制了包装内水汽凝结对内包物造成的伤害;(2)本发明中基于明胶中丰富的氨基及单宁酸中丰富的邻苯二酚基团对银离子的螯合作用,以及单宁酸的连苯三酚基团对银离子的还原作用,可实现对银离子的原位还原生成纳米银,避免了额外还原剂的加入和纳米银的团聚问题。在无机抗菌剂中,纳米银因其毒性低、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纳米银对细菌、酵母菌、真菌等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与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相比,纳米银具有广谱、耐久的特点,从而赋予包装膜更加耐久的抗菌性。此外,由于生成的纳米银通过共价键与明胶、单宁酸分子牢牢结合,可有效减缓纳米银从食品包装膜的迁出,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3)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延流成膜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即可实现,发明技术的推广更容易。
附图说明
7.图1是实施例1-3聚乳酸膜抑菌圈直径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是实施例1-3聚乳酸膜的吸湿检测结果;图3是实施例1-3聚乳酸膜的放湿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9.实施例1(1)聚乳酸膜层的制备:称取2g的聚乳酸溶于100ml三氯甲烷溶液中,加入0.6g的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超声脱气,得到聚乳酸溶液,然后将其倒入20
×
20cm
packaging applic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64: 4104-4112.”中方法进行,结果见下表,可以看出疏水性聚乳酸膜层对水蒸气的阻隔性大于水凝胶膜层,表现出单向阻湿性。
[0015]
表不同聚乳酸膜两侧水蒸气透过率值注:外侧指的是聚乳酸膜层侧;内侧指的是水凝胶膜层侧。
[0016]
3、采用文献“shao, p., wu, w., chen, h., sun, p., gao, h. bilayer edible films with tunable humidity regulating property for inhibiting browning of agaricus bisporus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 138: 109795.”中的方法检测上述实施例1-3中制得的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膜的吸湿和放湿情况,结果见图2、3,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得的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膜在高湿度(95%rh)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图2),表现出较强的水分吸附能力,前4天,对水分的吸附速率较大;10天时,对水分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随后将水分吸附饱和的抗菌和单向阻湿性聚乳酸膜置于低湿度(45%rh)环境下,则表现出一定的水分释放能力,其中前24h的水分释放速率较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