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65406发布日期:2022-06-29 04:3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萘酚、醛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氨基萘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氨基萘酚作为环氧树脂的芳香胺类固化剂,近些年来深受研究者的青睐。它可以在不影响环氧树脂的固有性质的情况下,提高与环氧树脂的反应速度并降低固化速度。
3.目前,氨基萘酚的合成大多采用一锅法,其反应方程式如式ⅰ所示。其合成过程是先将萘酚溶于甘油,然后与胺类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醛类水溶液,保持温度在40度下反应1h,产率低于70%。这是因为,研究发现,将醛类加到胺类和苯酚的混合液中,会产生干扰主反应的副反应,如式ⅱ所示,产生羟基萘酚和邻羟基萘酚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的出现会影响到主产物氨基萘酚的生成,使得主产物收率偏低。此外,这些副产物还是废水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增大了生产成本。
[0004][0005]
cn 103664826 a公开了一种氨基萘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催化剂、醛类化合物、仲胺类化合物和萘酚依次加入水中,在温度为20~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反应液;该反应液按常规方法依次经萃取、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后,即得产物。但该方法的后处理方式复杂,且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催化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所需设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且产率高的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
[0008]
(1)将醛类加入到胺类中混合,胺过量,充分反应后,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
[0009]
(2)将萘酚溶于有机溶剂溶液中得到萘酚溶液,然后将所述萘酚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进行反应,得红褐色液体;
[0010]
(3)将步骤(2)所得的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即得氨基萘酚固体。
[0011]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20℃,优选1-10℃,更优选4-6℃,进一步优选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0.5-3h,优选1-2h。
[0012]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胺类与醛类的摩尔比为1~2:1,优选1.3~1.8:1。
[0013]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醛类加入到胺类中的具体方式为:将醛类缓慢滴加至胺类中,控制醛类滴加的时间为0.5-2.5h,优选1.0-1.5h。
[0014]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或甘油,优选乙醇。
[0015]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100℃,优选60-80℃。
[0016]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7h,优选4-6h。
[0017]
进一步,步骤(2)中,控制萘酚溶液加入到醛和胺的反应产物中的时间为0.1-1.0h。
[0018]
进一步,所述萘酚:醛类:胺类的摩尔比为1.0-1.5:1.5-2.0:2.0-3.0。
[0019]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醛类为rcho,优选甲醛、乙醛或苯甲醛,更优选甲醛。
[0020]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胺类为r2nh(r为烃基),优选二甲胺。
[0021]
进一步,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2)所得的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将所得固体溶于无水乙醇中,加热并搅拌,待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置于冰水浴中,重结晶,过滤,得到分析纯的氨基萘酚晶体。
[0022]
本发明利用rcho、r2nh及萘酚为原料,先使醛和胺类两者之间完全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将萘酚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乙醇、甘油或其他可溶解萘酚的有机溶剂)形成萘酚溶液,再将萘酚溶液滴加到醛和胺反应所得中间产物中进行取代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趁热置于冰水浴中,冷却,结晶,得到氨基萘酚粗产物;然后将氨基萘酚粗产物溶于.沸点较低的有机溶剂中(如乙醇、甲苯、dmf等)中,升温蒸发掉一部分溶剂后,使其达到饱和,再冷却,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品氨基萘酚。制备反应分步进行。
[0023]
本发明者研究发现,采用分步法,首先使甲醛和二甲胺完全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再与萘酚反应;与一锅法比较,氨基萘酚产率更高。
[0024]
第一步,将胺与醛混合,两者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发生的反应如式ⅲ所示:
[0025][0026]
第二步,在胺与醛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中加入萘酚的有机溶剂溶液,萘酚与该中间产物主要发生如式ⅳ所示的取代反应。此外,由于式ⅳ容易进行,还会伴随着少量副反应,如式

所示的二取代反应的发生,但这种二取代氨基萘酚也可用作固化剂。
[0027][0028]
其中,由于胺是过量的,醛是少量的,难以发生式ⅱ所示的副反应,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产物氨基萘酚(邻二甲胺甲基萘酚),再将产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氨基萘酚粗产品,将氨基萘酚粗产品进行重结晶,即得到高纯度氨基萘酚固体。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分步进行氨基萘酚合成,反应收率高,原料价格低廉,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整个反应过程工艺路线简单,所需设备投资小,可结合化工厂现有设备实现新工艺的生产,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合成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较少,原料基本上能实现百分百转化,且未使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排放数量极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实施例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3]
(1)称取68.2g二甲胺(33%,0.5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为5℃,然后称取22.5g甲醛(37-40%,0.3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毕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67:1;
[0034]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甲醛和二甲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分别取5份滴加完成后的溶液,在60℃下分别反应3h、4h、5h、6h、7h(水浴锅温度60℃),得5份深浅程度不同的红褐色液体;
[0035]
(3)将步骤(2)所得的5份深浅程度不同的红褐色液体分别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36]
表1是实施例1在温度为60℃下不同反应时间下所得产品的产率。
[0037]
t/小时34567产率/%6573808179
[0038]
实施例2
[0039]
本实施例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40]
(1)称取68.2g二甲胺(33%,0.5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
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22.5g甲醛(37-40%,0.3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67:1;
[0041]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分别取5份滴加完成后的溶液,分别在50℃,60℃,70℃,80℃,90℃反应5h,得不同颜色程度的红褐色液体;
[0042]
(3)分别将步骤(2)所得的5份不同颜色程度的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43]
表2是实施例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所得产品的产率。
[0044]
t/温度℃5060708090产率/%6880858989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实施例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47]
(1)称取40.92g二甲胺(33%,0.3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11.25g甲醛(37-40%,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2:1;
[0048]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49]
(3)将步骤(2)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50]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90%。
[0051]
实施例4
[0052]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二甲胺与醛类的摩尔比为1.33:1。
[0053]
本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0054]
(1)称取27.28g二甲胺(33%,0.2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11.25g甲醛(37-40%,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33:1;
[0055]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56]
(3)将步骤(2)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57]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95%。
[0058]
实施例5
[0059]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醛类为乙醛。
[0060]
一种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61]
(1)称取27.28g二甲胺(33%,0.2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16.51g乙醛(40%,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乙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乙醛的摩尔比为1.33:1;
[0062]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63]
(3)将步骤(2)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64]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75%。
[0065]
实施例6
[0066]
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醛类为苯甲醛。
[0067]
本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0068]
(1)称取40.92g二甲胺(33%,0.3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15.92g苯甲醛(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苯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二甲胺与苯甲醛的摩尔比为2:1;
[0069]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70]
(3)将步骤(2)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71]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82%。
[0072]
实施例7
[0073]
实施例7与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胺类为氯化铵。
[0074]
本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0075]
(1)称取21.40g氯化铵(0.4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然后称取15.92g苯甲醛(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苯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氯化铵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在10-15℃使两者充分混合反应3h,得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其中氯化铵与苯甲醛的摩尔比为2:1;
[0076]
(2)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醛和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中,滴加的时间为1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77]
(3)将步骤(2)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78]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76%。
[0079]
对比例1
[0080]
对比例1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比例1为,先将萘酚的乙醇溶液加入到胺类中,然后再加入到醛类中,其他制备条件基本不变。
[0081]
对比例1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82]
(1)称取27.28g二甲胺(33%,0.2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控制水浴锅温度在5℃,取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萘酚的乙醇溶液均匀滴加到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h,得混合溶液;然后称取11.25g甲醛(37-40%,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上述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83]
(2)将步骤(1)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84]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67%。
[0085]
对比例2
[0086]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比例2为一锅法,将醛类、胺类和萘酚的乙醇溶液依次混合,三者依次混合后在80℃反应5h,其他制备条件基本不变。
[0087]
对比例2氨基萘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88]
(1)称取27.28g二甲胺(33%,0.2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搅拌子,搅拌速度控制在30r/min,然后称取11.25g甲醛(37-40%,0.15mol),用恒压滴液漏斗控制甲醛溶液均匀滴加至上述二甲胺中,滴加的时间为1.5h,滴加完成后,再用恒压滴液漏斗加入15ml萘酚的乙醇溶液(称取0.1mol即14.4g萘酚,溶于15ml乙醇中),滴加的时间为1h,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80℃反应5h,得红褐色液体;
[0089]
(2)将步骤(1)所得红褐色液体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得到褐色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溶于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氨基萘酚固体)。
[0090]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氨基萘酚固体产品的产率为8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