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手工具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1323发布日期:2022-12-27 18: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 100份,epdm 15~20份;增强纤维 0.5~2份,乙氧基化烷基胺 8~12份,纳米纤维抗菌剂 5~9份,防老剂4~10份,白炭黑1~5份,硬脂酸 2~3份,增粘剂5~10份;所述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碎后的聚丙烯、epdm、增强纤维、硬脂酸、纳米纤维抗菌剂、防老剂、增粘剂及白炭黑在95~100℃下干燥20~30min,然后搅拌混合均匀,接着加入乙氧基化烷基胺继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预混物;s2:预混物经过挤出造粒后,进行成型得到半成品;s3:半成品经过接合、表面修饰及装配后得到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丙烯酸、甲醇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通入惰性气体条件下,再加入3-烯丙基-5,5-二甲基乙内酰胺和偶氮二异丁腈,在60~80℃下搅拌6~10 h后,加入去离子水中析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接枝3-烯丙基-5,5-二甲基乙内酰胺的丙烯酸酯与丙烯酸共聚物;所述丙烯酸、甲醇、n,n-二甲基乙酰胺、3-烯丙基-5,5-二甲基乙内酰胺及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体积比为10g:(0.9~2.3g):(18~20ml): (0.1~0.2g): (0.10~0.16g);(2)将步骤(1)得到的共聚物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15~25℃下搅拌10~14h,得到透明均一的纺丝液,通过电场的作用将所述纺丝液拉伸、固化得到纤维;所述共聚物与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9~12:20;(3)将步骤(2)得到的纤维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4 % 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在15~25℃下避光反应2~4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抗菌纤维;所述步骤(2)得到的纤维与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3~5g):10ml;(4)将抗菌纤维负载于二氧化硅气凝胶,经粉碎得到纳米纤维抗菌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700~1000rp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500~600rp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抗菌纤维负载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水以1:(1~1.2)的摩尔比充分混合后,加入无水乙醇,调整ph至3.0~4.0,搅拌30~40min后静置1~2天,得到硅溶胶;(b)边搅拌边往硅溶胶中加入浓度为0.1~0.3mol/l的氨水至ph为8.0~10.0,加入所述抗菌纤维,继续搅拌10~20min后静置18~24h,得到与纤维复合的凝胶;(c)将得到的凝胶浸入老化液中静置10~15h得到湿凝胶;所述老化液为无水乙醇与水以3~4: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d)用正己烷置换湿凝胶中的液体后,干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200~1500rp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
(d)中,所述干燥的方法为常压干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为碳纤维、芳纶纤维及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成型的方法为加热熔融塑化。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在手工具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手工具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防静电与抗菌功能的弹性体材料,通过添加特定份数的乙氧基化烷基胺,提高了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并对N-卤胺结构进行结构改性,将N-卤胺结构引入丙烯酸酯与丙烯酸共聚物中,制备为纳米纤维,在聚丙烯中添加该纳米纤维,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将该纤维负载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增强抗菌效果的作用。具有增强抗菌效果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厉丹丹 李跃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2/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