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

文档序号:31807558发布日期:2022-10-14 20:3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

1.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


背景技术:

2.培养箱,是指温度可控的,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适用于环境保护、卫生防疫、药检、农畜、水产等研究、院校、生产部门、是水体分析和800测定,细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保存、植物栽培、育种实验的专用恒温设备,目前的培养箱无法观测不同真菌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且在使用多层托物隔板后,每层之间的距离是不可调节的,因此当生长到一定尺寸后容易产生遮挡。
3.公开号为cn11251471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连续式扩繁培养箱,包括植物培养箱和设置在其一侧的菌丝扩繁箱,两者之间通过若干根菌丝繁育扩散通道连通;菌丝扩繁箱底部为两块倾斜底板围成的具有基质排放口的v形结构,在v形结构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可抽出的隔板,该隔板将菌丝扩繁箱内分隔为与基质排放口连通的透气腔和隔板上方的菌丝扩繁区。通过菌丝繁育扩散通道将植物培养箱和菌丝扩繁箱连通,从而使丛枝菌根真菌以及植物的须根进入到菌丝繁育扩散通道内,并进入到菌丝扩繁箱内的基质中,而可抽出的隔板能够很方便的将含有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孢子的基质导出后制成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并且在菌丝扩繁箱内加入新的基质,从而实现了连续扩繁。该发明未能解决不同真菌、微生物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且在使用多层托物隔板后,每层之间的距离是不可调节的,因此当生长到一定尺寸后容易产生遮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置了气泵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托物板支撑组件、托物板控制组件、箱门、端部外壳和外壳,气泵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箱内气压,温度控制组件与气泵控制组件配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控制箱体内气压、温度、湿度;托物板支撑组件和托物板控制组件相互配合实现托物板的相对位置控制。
5.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包括气泵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托物板支撑组件、托物板控制组件、箱门、端部外壳和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泵控制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气泵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上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滑动设置有间隙控制环,用于调整通过气流大小,所述间隙控制环一端与开合控制螺杆一啮合,所述开合控制螺杆一一端固定设置有开合控制齿轮,所述开合控制齿轮与滑动设置在通气管上的开合控制齿条啮合,所述开合控制齿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开合控制螺杆二,所述开合控制螺杆二与旋钮啮合,所述旋钮转动设置在端部外壳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通气管上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温控扇叶支架上;所述温控扇叶支架内侧转动安装有温控轴,所述温控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扇叶,所述温控轴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支架,所述温控支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片,所述温控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凝片。
6.进一步的,所述托物板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部外壳二上的底部外壳一,所述底部外壳一内固定设置有托物板控制电机一和托物板控制电机二,所述托物板控制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托物板控制齿轮一,所述托物板控制齿轮一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小轴一上的小轴控制齿轮一啮合,所述小轴控制齿轮一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小轴二上的小轴控制齿轮二啮合。
7.进一步的,所述托物板控制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托物板控制齿轮二,所述托物板控制齿轮二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大轴二上的大轴控制齿轮二啮合,所述大轴控制齿轮二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大轴一上的大轴控制齿轮一啮合。
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外壳一上转动安装有托物板支撑环二、托物板支撑环一、托物板支撑环三和托物板支撑环四,所述托物板支撑环四上固定安装有托物板一,所述托物板一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托物板支撑环二上,所述托物板支撑环三上固定安装有托物板二,所述托物板二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托物板支撑环一上。
9.进一步的,所述托物板支撑环二与托物板控制轴四摩擦配合,所述托物板支撑环四与托物板控制轴二摩擦配合,所述托物板支撑环三与托物板控制轴一摩擦配合,所述托物板支撑环一与托物板控制轴三摩擦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托物板控制轴二通过传输带一传动,所述托物板控制轴一通过传输带二传动,所述托物板控制轴四通过传输带三传动,所述托物板控制轴三通过传输带四传动。
11.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端部外壳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电灯,用于为装置照明。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泵控制组件实现了在多种模式下控制箱体内的气压,进而实现了在不同气压下观察培育的真菌的不同情况。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组件实现了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与气泵控制组件配合实现了多种模式下控制不同气压、温度、湿度对培育真菌的影响;通过设置托物板支撑组件和托物板控制组件实现了自动调节托物板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因外界对培养环境的影响,减少了真菌培养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气泵控制组件局部剖视图。
16.图3为本发明气泵控制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温度控制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18.图5为本发明温度控制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19.图6为本发明托物板支撑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托物板控制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23.附图标记:1-气泵控制组件;2-温度控制组件;3-托物板支撑组件;4-托物板控制
组件;5-箱门;6-端部外壳;7-外壳;101-气泵;102-通气管;103-开合控制齿轮;104-开合控制螺杆一;105-间隙控制环;106-开合控制齿条;107-开合控制螺杆二;108-旋钮;201-温控扇叶;202-温控轴;203-温控支架;204-温控片;205-冷凝片;206-电磁阀;207-温控扇叶支架;208-冷凝水收集箱;301-托物板一;302-托物板二;303-托物板支撑环一;304-托物板支撑环二;305-托物板支撑环三;306-托物板支撑环四;401-托物板控制轴一;402-托物板控制轴二;403-传输带一;404-传输带二;405-托物板控制轴三;406-托物板控制轴四;407-传输带三;408-传输带四;409-托物板控制电机一;410-托物板控制电机二;411-托物板控制齿轮一;412-托物板控制齿轮二;413-托物板控制小轴一;414-托物板控制小轴二;415-小轴控制齿轮一;416-大轴控制齿轮一;417-小轴控制齿轮二;418-大轴控制齿轮二;419-托物板控制大轴一;420-托物板控制大轴二;425-底部外壳一;426-底部外壳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包括气泵控制组件1、温度控制组件2、托物板支撑组件3、托物板控制组件4、箱门5、端部外壳6、外壳7,气泵控制组件1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7上的通气管102,通气管102内滑动设置有间隙控制环105,用于调整通过气流大小,间隙控制环105一端与开合控制螺杆一104啮合,开合控制螺杆一104一端固定设置有开合控制齿轮103,开合控制齿轮103与滑动设置在通气管102上的开合控制齿条106啮合,通气管1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气泵101,开合控制齿条10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开合控制螺杆二107,开合控制螺杆二107与旋钮108啮合,旋钮108转动设置在端部外壳6上;温度控制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通气管102上的电磁阀206,电磁阀20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温控扇叶支架207上;温控扇叶支架207内侧转动安装有温控轴202,温控轴2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扇叶201,温控轴2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支架203,温控支架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片204,温控片2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凝片205,冷凝水收集箱208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在温控扇叶支架207的一侧。
26.托物板支撑组件3包括转动安装在底部外壳一425上的托物板支撑环二304、托物板支撑环一303、托物板支撑环三305和托物板支撑环四306,托物板支撑环四306上固定安装有托物板一301,托物板一30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托物板支撑环二304上,托物板支撑环三305上固定安装有托物板二302,托物板二3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托物板支撑环一303上;托物板支撑环一303、托物板支撑环二304、托物板支撑环三305、托物板支撑环四306中间均设置有椭圆形的滑块,滑块固定设置在底部外壳一425上,托物板支撑环一303、托物板支撑环二304、托物板支撑环三305、托物板支撑环四306均在滑块上滑动以调整托物板一301和托物板二302的相对位置;托物板控制轴四406、托物板控制轴三405、托物板控制轴一401、托物板控制轴二402均转动设置在滑块的一端,托物板控制轴三405与托物板支撑环一303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轴四406与托物板支撑环二304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轴一401与托物板支撑环三305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轴二402与托物板支撑环四306摩擦配合;通过传
输带一403、传输带二404、传输带三407、传输带四408的传动控制托物板支撑环一303、托物板支撑环二304、托物板支撑环三305、托物板支撑环四306在滑块上滑动,实现托物板一301和托物板二302的相对位置调整。
27.托物板控制电机一409固定设置在底部外壳一425上,托物板控制电机一4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托物板控制齿轮一411,托物板控制齿轮一411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小轴一413上的小轴控制齿轮一415啮合,小轴控制齿轮一415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小轴二414上的小轴控制齿轮二417啮合。托物板控制小轴一413一端与传输带二404摩擦配合,传输带二404与托物板控制轴一401一端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小轴二414一端与传输带四408摩擦配合,传输带四408与托物板控制轴三405一端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电机二410固定设置在底部外壳一425上,托物板控制电机二410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托物板控制齿轮二412,托物板控制齿轮二412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大轴二420上的大轴控制齿轮二418啮合,大轴控制齿轮二418与固定设置在托物板控制大轴一419上的大轴控制齿轮一416啮合,托物板控制大轴一419与传输带一403摩擦配合,传输带一403一端与托物板控制轴二402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大轴二420与传输带三407摩擦配合,传输带三407与托物板控制轴四406一端摩擦配合;托物板控制轴一401和托物板控制轴二402转动连接,托物板控制轴三405和托物板控制轴四406转动连接。
28.端部外壳6固定设置在外壳7的一侧,端部外壳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外壳7上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箱门5。
29.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便于环境控制的真菌培养箱,其工作原理为:启动气泵101,外壳7内的空气从通气管102上的孔排出,实现改变箱体内部的气压,通过手动转动旋钮108拉动开合控制齿条106进而带动开合控制齿轮103,开合控制齿轮103带动开合控制螺杆一104,开合控制螺杆一104上的螺纹与间隙控制环105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间隙控制环105的径向滑动,控制间隙控制环105与通气管102的间隙进而控制箱体内部空气排出的速度;同时空气经温控扇叶支架207的一端进入电磁阀206,带动温控扇叶201进而带动温控轴202、温控支架203、温控片204、冷凝片205转动,再通过电磁阀206排出气泵101,冷凝片205转动,使箱体内的空气与冷凝片205上的叶片触碰,通过温控片204降低冷凝片205上叶片的温度,进而使得箱体内与叶片触碰的空气进行冷凝,再通过冷凝片205的转动,将叶片上的冷凝水离心甩出到温控扇叶支架207外壁,再通过管道流进冷凝水收集箱208内储存,若要提高箱体内温度,温控片204加热冷凝片205使得冷凝片205与箱体内空气触碰,实现加热。
30.气泵101正常工作,当只需要改变箱体内压力时,关闭电磁阀206,使电磁阀206内空气通路关闭,就能只改变箱体内气压,当只需要改变温度或者除湿时,手动拧动旋钮108将间隙控制环105与通气管102的缝隙闭合就能实现。
31.托物板控制电机一409带动托物板控制齿轮一411进而带动小轴控制齿轮一415和小轴控制齿轮二417,通过传输带二404和传输带四408带动托物板控制轴一401和托物板控制轴三405,进而带动托物板支撑环三305和托物板支撑环一303实现托物板二302的位置调整;托物板控制电机二410带动托物板控制齿轮二412进而带动大轴控制齿轮二418和大轴控制齿轮一416,通过传输带三407和传输带一403传动托物板控制轴四406和托物板控制轴二402,进而带动托物板支撑环二304和托物板支撑环四306实现托物板一301位置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