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应用及薯渣饲料和土壤改良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33268713发布日期:2023-02-21 20:0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物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应用及薯渣饲料和土壤改良剂。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中国有很多薯类(马铃薯、红薯、木薯)淀粉加工厂,在利用薯类加工淀粉的同时也产出很多废物,包括薯渣和汁水,每生产一吨淀粉大约产出1.5吨薯渣和10吨汁水。马铃薯是世界上营养最全面的食品之一,提取淀粉之后的其它营养物质都在薯渣和汁水里,蛋白质的含量在2%-3%,在自然条件下,三天以后就开始腐败变质、放出浓烈的恶臭味,时间越长恶臭味越强烈,周围的草和树木都会被熏死,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并没有解决淀粉厂废物污染环境的有效方法,有的尝试进行蛋白提取、烘干等处理措施,但设备投资昂贵,一般需要一千多万以上,而且能耗高、需要大型锅炉,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对淀粉加工厂的废物回收利用,以及薯渣、汁水污染环境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以解决薯渣、汁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了淀粉厂废物的回收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包括:对薯类淀粉厂排出来的薯渣添加混合动物益生菌菌液,装入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32℃~36℃恒温发酵70~74小时,测量ph值,当ph值在2-3之间时停止发酵;把发酵处理后的薯渣与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处理,然后放入发酵车间进行二次发酵,当ph值达到3-4之间时停止发酵;对薯类淀粉厂排出来的汁水添加混合土壤益生菌菌液,装入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30℃~34℃恒温发酵48-72小时,测量ph值,当ph值在3-4之间时停止发酵;把发酵处理后的汁水与有机质混合物进行混合处理,然后放入发酵车间进行二次发酵,当ph值达到4-5之间时停止发酵。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物益生菌菌液的培养包括:单一菌种的筛选、复壮和活化,并扩培得到种子液,根据动物的消化特点进行益生菌菌种搭配组合、固定菌种数量与搭配比例,复合益生菌三级培养罐扩繁培养得到生产用益生菌菌液。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薯渣一次发酵的温度为36℃,发酵时间72小时,当ph值在2.5时停止发酵。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益生菌菌液的培养包括:单一菌种的筛选、复壮和活化,并扩培得到种子液;根据碱性土壤的特点进行益生菌菌种搭配组合、固定菌种数量与搭配比例;复合益生菌三级培养罐扩繁培养得到生产用益生菌菌液。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菌种包括:固氮菌、光合菌、硝酸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汁水一次发酵的温度为32℃,发酵时间70小时,当ph值在3.5时停止发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所述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在薯类淀粉加工中的应用,所述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木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所述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制备的薯渣发酵草饲料。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所述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制备的土壤改良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采用特殊的发酵工艺和特殊的益生菌配合发酵,对薯渣进行发酵处理,彻底解决了薯类淀粉企业的薯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做成动物饲草料。2、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把薯渣做成可以喂动物的饲料,饲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对动物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动物长得快、更健康,有效提高动物肉、蛋、奶的品质。3、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投资少、设备相对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很好的饲用价值。4、本发明的方法把汁水做成可以改良碱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浇地后能使碱性土壤变中性、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性好、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彻底解决薯类淀粉厂汁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发明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目前并没有解决淀粉厂废物污染环境的有效方法,有的尝试进行蛋白提取、烘干等处理措施,但设备投资昂贵,一般需要一千多万,而且能耗高、需要大型锅炉,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对淀粉加工厂的废物回收利用,以及薯渣、汁水污染环境的问题亟需解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薯渣废物利用方法步骤如下:一、特定动物益生菌混合培养
1.单一菌种的筛选、复壮和活化,并扩培得到种子液;菌株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等益生菌,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2.根据动物的消化特点进行合理的益生菌菌种菌种数量与搭配比例。3.复合益生菌三级培养罐扩繁培养得到生产用益生菌菌液。二、特定工艺发酵生产动物饲草料1.玉米秸秆的收获、除尘、粉碎、揉丝等预先加工程序。2.对薯类淀粉厂车间排出来的薯渣按1%的比例添加混合益生菌菌液,装入发酵罐中进行36℃恒温发酵72小时,测量ph值,当ph值在2-3之间的时候停止发酵。3.把发酵处理后的薯渣与预先处理好的玉米秸秆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秸秆含水量的多少进行微调,使水分总含量在40-45%即可。),然后放入发酵车间进行二次发酵,当ph值达到3-4之间的时候停止发酵。4.对发酵成熟的饲草料进行分装打包、形成成品。5.养殖场用这种薯渣发酵饲草料与传统饲草料按比例混合饲喂即可。以一个年产一万吨淀粉的企业为例:每生产一万吨淀粉就有一万五千吨薯渣,利用这一万五千吨薯渣在配合一万五千吨玉米秸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生产出三万吨高质量的牛饲料。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采用特殊的发酵工艺和特殊的益生菌配合发酵,对薯渣进行发酵处理,彻底解决了薯类淀粉企业的薯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做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做成动物饲草料。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把薯渣做成可以喂动物的饲料,饲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对动物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动物长得快、更健康,有效提高动物肉、蛋、奶的品质。本发明的薯类淀粉厂废物利用方法,投资少、设备相对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很好的饲用价值。汁水废物利用方法步骤如下:一、特定土壤益生菌混合培养1.单一菌种的筛选、复壮和活化,并扩培得到种子液;菌株包括:固氮菌、光合菌、硝酸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2.根据碱性土壤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益生菌菌种搭配组合、固定菌种数量与搭配比例。3.复合益生菌三级培养罐扩繁培养得到生产用益生菌菌液。二、特定工艺发酵生产碱性土壤改良剂1.动物粪便、粉煤灰、腐殖酸、霉变作物秸秆等有机质的收集、去杂质、粉碎、混合等预先加工程序。2.对薯类淀粉厂车间排出来的汁水按比例添加混合土壤益生菌菌液,装入发酵罐中进行32
°
恒温发酵48-72小时,测量ph值,当ph值在3-4之间的时候停止发酵。3.把发酵处理后的汁水与预先处理好的有机质混合物按比例进行混合处理,然后
放入发酵车间进行二次发酵,当ph值达到4-5之间的时候停止发酵。4.对发酵成熟的碱性土壤改良剂进行分装打包、形成成品。5.改良碱性土壤,根据土壤的碱性程度,按每亩地施肥时混合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3-5吨,对碱性土壤有非常好的改良效果。以一个年产一万吨淀粉的企业为例:每生产一万吨淀粉就有十万吨汁水,利用这十万吨汁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生产出十万吨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良一万亩碱性土壤。本发明的方法把汁水做成可以改良碱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剂,浇地后能使碱性土壤变中性、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性好、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彻底解决薯类淀粉厂汁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