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及其抗炎应用

文档序号:33738169发布日期:2023-04-06 08:4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及其抗炎应用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及其抗炎应用。


背景技术:

1、“灵芝”是灵芝属ganoderma p.karst.真菌统称,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紫芝ganodermasinense j.d.zhao,l.w.hsu&x.q.zhang是中国药典中规定可作为药物服用的灵芝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目前,由于商品化品种少,菌种抗性低等条件的限制,国内人工栽培的紫芝产量远远低于赤芝。相较于子实体的栽培,紫芝的发酵具有生产周期短、条件可控、发酵产物独特的特性。此外,紫芝的发酵菌丝体中,富含三萜类活性化合物。

2、炎症是活体组织对病原体、受损细胞或刺激物等有害刺激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当机体受到炎症因子刺激后,会激活体内的巨噬细胞等合成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细胞趋化,从而诱导炎症的发生。

3、从紫芝的发酵产物中寻找抗炎药物或先导化合物,将是紫芝资源开发的一个具有前景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如下结构式1、3、4、7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晶体或水合物:

2、

3、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抗炎的制剂,其含有结构式1-8所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化合物或其药用盐以及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其中所述的结构式1-8的化合物为:

6、

7、

8、本发明还提供了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作为预防或治疗炎症的药物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为如下结构式1-8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9、其中所述的结构式1-8的化合物为:

10、

11、

12、上述结构式1-8的化合物其化学命名如下:

13、化合物1:(22s,24e)-3,7-dioxo-15α,22β-dihydroxylanosta-8,24-dien-26-oicacid

14、化合物2:(22s,24e)-3-oxo-15α,22β-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

15、化合物3:(22s,24e)-3β-acetoxy-15α,22β-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

16、化合物4:(22s,24e)-3,7,11-trioxo-15α-hydroxy-22β-acetoxylanosta-8,24-dien-26-oic

17、acid

18、化合物5:(22s,24e)-3-oxo-15α-hydroxy-22β-acet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

19、化合物6:(22s,24e)-3-oxo-15α,22β-diacet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

20、化合物7:(22s,24e)-15α-hydroxy-3β,22β-diacet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

21、化合物8:lanosta-7,9(11),24-trien-3β,15α,22β-triacetoxy-26-oic acid

22、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式1-8的化合物还可以作为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或在炎症治疗过程之中或之后起辅助作用的制剂或食品。

23、本发明提供的从紫芝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八个三萜类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特别是化合物2、7、8抗炎效果突出,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如下结构式1、3、4、7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晶体或水合物:

2.一种用于抗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结构式1-8所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化合物或其药用盐以及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3.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作为预防或治疗炎症的药物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为如下结构式1-8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该三萜化合物的结构式为结构式1、3、4、7。本发明还提供了紫芝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作为预防或治疗炎症的药物的应用;所述的紫芝菌丝体中三萜化合物为结构式1‑8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首次对紫芝菌丝体中分离纯化的三萜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发现结构式1‑8的化合物均能抑制TNF‑α和IL‑6释放,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娜,戴玉成,张劲松,滕李铭,汪旵,唐庆九,周帅,吴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