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2793发布日期:2022-08-03 00:5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浸麦槽筛板,尤其涉及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属于制麦浸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啤酒是以谷物、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或酒花制品经酵母发酵酿造而成,含有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发酵酒。作为啤酒主要原料的麦芽的品质至关重要,制作合格麦芽,需要专业制麦工艺和制麦设备;平底浸麦工艺因具有投料量大、通风均匀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平底浸麦槽是平底浸麦工艺的关键设备,而平浸筛板又是平底浸麦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筛板多为固定式,每次浸麦结束需要彻底清理设备卫生时,筛板下方死角不易清理,但清理不彻底会影响下批产品质量,给生产造成损失。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合理、易拆卸维修、便于清理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包括扇形主筛板以及间隔交替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设置于主筛板下方,用于支撑主筛板;所述主筛板包括第一筛板和两个第二筛板,所述第一筛板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上端,两个所述第二筛板对称翻折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两侧;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相邻两主筛板之间,用于支撑两主筛板拼接处;若干所述主筛板周向连续均布,形成圆形浸麦筛板,清洗浸麦槽筛板时,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筛板以第一筛板为轴向上翻折。
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板上旋转连接有吊环板和与吊环板相匹配的条形孔,当第二筛板向上翻折时,在吊绳的牵引下,位于第二筛板下方的吊环板穿过条形孔旋转至第二筛板上方,并带动第二筛板向上翻折。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板由若干板件拼接而成。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板与若干所述板件上均设置有气孔。
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一立柱,若干所述第一立柱呈轴向延伸,且上端与第一筛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一支座,若干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筛板固定连接,通过若干第一支座向上翻折带动第二筛板向上翻折。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二立柱,若干所述第二立柱呈轴向延伸,所述第二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若干所述第二支座支撑相邻两第二筛板的拼接处。
11.更进一步地,所述主筛板的数量为十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浸麦筛板由若干主筛板周向连续分布构成,主筛板由第一筛板和两个第二筛板组成,第二筛板由若干板件组成,浸麦筛板具有可拆卸性,便于拆卸,维修时仅需更换损坏的最小单元零部件,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同一主筛板的两个第二筛板可向上翻折,方便浸麦结束后彻底清理设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筛板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筛板侧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筛板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筛板b-b剖面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柱与第一支座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柱与第一支座侧视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柱与第二支座结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柱与第二支座侧视图。
23.在图中,1、主筛板;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吊环板;5、条形孔;6、气孔;7、第一筛板;8、第二筛板;9、第一立柱;10、第一支座;11、第二立柱;12、第二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包括扇形主筛板1以及间隔交替固定在浸麦槽底板上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2与第二支撑部3设置于主筛板1下方,用于支撑主筛板1;所述主筛板1包括第一筛板7和两个第二筛板8,所述第一筛板7固定在第一支撑部2上端,两个所述第二筛板8对称翻折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两侧;所述第二支撑部3设置于相邻两主筛板1之间,用于支撑两主筛板1拼接处;若干所述主筛板1周向连续均布,形成圆形浸麦筛板,清洗浸麦槽筛板时,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筛板8以第一筛板7为轴向上翻折。
26.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筛板8上旋转连接有吊环板4和与吊环板4相匹配的条形孔5,所述吊环板4旋转连接于第二筛板8下方,可沿转轴转动,当第二筛板8需要向上翻折时,在吊绳的牵引下,位于第二筛板8下方的吊环板4穿过条形孔5旋转至第二筛板8上方,并带动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
27.所述第二筛板8由若干板件拼接而成。
28.所述第一筛板7与若干所述板件上均设置有气孔6。
29.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2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一立柱9,若干所述第一立柱9呈轴向延伸,且上端与第一筛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9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一支座10,若干所述第一支座10与第二筛板8固定连接,通过若干第一支座10向上翻折带动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浸麦结束后,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方便清理,使清理更干净
彻底。
30.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支撑部3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二立柱11,若干所述第二立柱11呈轴向延伸,所述第二立柱1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12,若干所述第二支座12支撑相邻两第二筛板8的拼接处。
31.所述主筛板1的数量为十二,十二个所述主筛板1周向连续均布,形成圆形浸麦筛板。
32.工作原理:本装置将作为分界线,将平底浸麦槽分成上下两个圆柱形容器,筛板上装填物料,筛板下中空。当浸麦进入湿浸工段时,整个浸麦槽注水将物料浸泡,因筛板有缝隙,大麦不能通过,但水可通过,同时筛板下装有鼓风装置,鼓风装置使水上下翻动达到翻动物料均匀浸泡和通风目的;当浸麦进入干浸工段时,筛板上是大麦,筛板下中空,通过风机在筛板下吸风,使浸麦槽外新风穿过大麦带走浸麦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室外达到调整大麦发芽环境。当浸麦工序完成,将大麦用进出料组合机向浸麦槽中心输送,沿中心物料通道排出;然后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打开用高压水清洗筛板上下,彻底清洗后等待再次进料浸麦。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主筛板(1)以及间隔交替固定在浸麦槽底板上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2)与第二支撑部(3)设置于主筛板(1)下方,用于支撑主筛板(1);所述主筛板(1)包括第一筛板(7)和两个第二筛板(8),所述第一筛板(7)固定在第一支撑部(2)上端,两个所述第二筛板(8)对称翻折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两侧;所述第二支撑部(3)设置于相邻两主筛板(1)之间,用于支撑两主筛板(1)拼接处;若干所述主筛板(1)周向连续均布,形成圆形浸麦筛板,清洗浸麦槽筛板时,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筛板(8)以第一筛板(7)为轴向上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板(8)上旋转连接有吊环板(4)和与吊环板(4)相匹配的条形孔(5),当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时,在吊绳的牵引下,位于第二筛板(8)下方的吊环板(4)穿过条形孔(5)旋转至第二筛板(8)上方,并带动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板(8)由若干板件拼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板(7)与若干所述板件上均设置有气孔(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一立柱(9),若干所述第一立柱(9)呈轴向延伸,且上端与第一筛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9)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一支座(10),若干所述第一支座(10)与第二筛板(8)固定连接,通过若干第一支座(10)向上翻折带动第二筛板(8)向上翻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3)包括均匀间隔分布在底板上的若干第二立柱(11),若干所述第二立柱(11)呈轴向延伸,所述第二立柱(1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12),若干所述第二支座(12)支撑相邻两第二筛板(8)的拼接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筛板(1)的数量为十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麦平底浸麦槽筛板,属于制麦浸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扇形主筛板以及间隔交替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设置于主筛板下方,用于支撑主筛板;所述主筛板包括第一筛板和两个第二筛板,所述第一筛板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上端,两个所述第二筛板对称翻折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两侧;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相邻两主筛板之间,用于支撑两主筛板拼接处;若干所述主筛板周向连续均布,形成圆形浸麦筛板,清洗浸麦槽筛板时,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筛板以第一筛板为轴向上翻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清理、拆卸和维修。拆卸和维修。拆卸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孙煜承 王光辉 孙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银星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