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7063发布日期:2022-09-30 21:0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现有的微生物发酵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较难根据希求对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并且不方便为发酵装置内的好氧种群提供氧气,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使水箱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中,通过加热管内的多组加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中,通过螺旋导向板导向,使密封外壳内的水包裹发酵罐,同时通过搅拌装置对发酵罐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内的热水对发酵罐内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热,再通过循环管将密封外壳内的水排入至水箱中,并且通过搅拌装置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中,或将发酵罐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和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安装于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装置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环境,搅拌装置对发酵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5.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密封外壳、螺旋导向板、水箱、循环泵、加热管和循环管,发酵罐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阀和泄压阀,发酵罐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排料阀,发酵罐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密封外壳内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螺旋导向板螺旋安装于发酵罐的表面,水箱的顶端与密封外壳的底端相连接,并且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阀,循环泵的底端与水箱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的底端设置有吸水口,循环泵的顶端设置有排水管,加热管的顶端与循环泵的吸水口相连接,加热管的底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并且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循环泵的排水管与密封外壳的内部相通,循环管的右端与密封外壳的左端顶部相连接,循环管的底端由水箱的顶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6.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使水箱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中,通过加热管内的多组加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中,通过螺旋导向板导向,使密封外壳内的水包裹发酵罐,同时通过搅拌装置对发酵罐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内的热水对发酵罐内的微生物进行均
匀加热,再通过循环管将密封外壳内的水排入至水箱中,并且通过搅拌装置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中,或将发酵罐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7.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杀菌装置、驱动装置、排气装置,转轴、多组喷气管、多组搅拌叶片和第二单向阀,转轴的底端与发酵罐内的底端转动连接,转轴的顶端有发酵罐的顶端伸出,并且转轴的内部设置有风道,转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侧端与转轴的侧端相连接,并且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一单向阀的上方,多组喷气管的侧端分别与转轴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接,并且多组喷气管的顶端均设置有排气孔,多组搅拌叶片的顶端分别与多组喷气管的底端相连接,驱动装置安装于密封外壳的顶端,对转轴进行驱动,杀菌装置和排气装置均安装于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轴,使转轴带动多组喷气管旋转,通过多组搅拌叶片对发酵罐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之后通过杀菌装置对空气进行杀菌后,通过排气装置将杀菌后的空气排入至发酵罐中,或通过排气装置将发酵罐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8.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机架的底端与密封外壳的顶端相连接,驱动电机安装于机架上,第一齿轮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左端相连接,第二齿轮套装于转轴的顶部,并且第一齿轮的底端与第二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打开驱动电机,经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使转轴旋转,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多组挡板和多组杀菌灯,杀菌箱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杀菌箱的顶端设置有换气口,多组挡板的侧端和多组杀菌灯均安装于杀菌箱的内壁上;空气进入至杀菌箱的内部,通过多组挡板的阻挡,降低杀菌箱内空气的流速,同时通过打开多组杀菌灯对杀菌箱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减少进入至发酵罐内的有害菌,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0.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泵,排气泵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排气泵的右端设置有吸气口,排气泵的左端设置有排气管,排气泵的吸气口与杀菌箱的内部相通,排气泵的排气管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转动连接;通过打开排气泵,将杀菌箱内的杀菌后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排入至转轴中,之后通过多组喷气管上的排气孔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中,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加压,同时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或通过排气泵反向运行,使第二单向阀将发酵罐内的空气吸出,再排入至杀菌箱中,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减压,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1.优选的,还包括两组观察窗、显示屏和多组温度传感器,两组观察窗的后端均与发酵罐的前端相连接,显示屏的后端与密封外壳的前端相连接,多组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发酵罐的内壁上;通过两组观察窗,方便工作人员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观察,通过多组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屏对多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12.优选的,还包括方管和半导体制冷板,方管的底端与水箱内的底端相连接,方管的顶端与循环管的底端相连接,半导体制冷板安装于水箱的底部,并且半导体制冷板的顶端延伸至方管的内部;发酵罐内的温度过高时,关闭加热管,打开半导体制冷板,使半导体制冷板对方管内的水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将水箱内降温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中,使降温后的水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降温,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使水箱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中,通过加热管内的多组加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中,通过螺旋导向板导向,使密封外壳内的水包裹发酵罐,同时通过搅拌装置对发酵罐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内的热水对发酵罐内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热,再通过循环管将密封外壳内的水排入至水箱中,并且通过搅拌装置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中,或将发酵罐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酵罐和螺旋导向板的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1、发酵罐;2、密封外壳;3、螺旋导向板;4、水箱;5、循环泵;6、加热管;7、循环管;8、转轴;9、喷气管;10、搅拌叶片;11、第二单向阀;12、机架;13、驱动电机;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杀菌箱;17、挡板;18、杀菌灯;19、排气泵;20、观察窗;21、显示屏;22、温度传感器;23、方管;24、半导体制冷板;25、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9.实施例1
20.搅拌装置安装于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装置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环境,搅拌装置对发酵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21.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密封外壳2、螺旋导向板3、水箱4、循环泵5、加热管6和循环管7,发酵罐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阀和泄压阀25,发酵罐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排料阀,发酵罐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密封外壳2内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螺旋导向板3螺旋安装于发酵罐1的表面,水箱4的顶端与密封外壳2的底端相连接,并且水箱4的顶端设置有进水阀,循环泵5的底端与水箱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5的底端设置有吸水口,循环泵5的顶端设置有排水管,加热管6的顶端与循环泵5的吸水口相连接,加热管6的底端延伸至水箱4的内部,并且加热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循环泵5的排水管与密封外壳2的内部相通,循环管7的右端与密封外壳2的左端顶部相连接,循环管7的底端由水箱4的顶端延伸至水箱4的内部;
2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杀菌装置、驱动装置、排气装置,转轴8、多组喷气管9、多组搅拌叶片10和第二单向阀11,转轴8的底端与发酵罐1内的底端转动连接,转轴8的顶端有发酵罐1的顶端伸出,并且转轴8的内部设置有风道,转轴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11的侧端与转轴8的侧端相连接,并且第二单向阀11位于第一单向阀的上方,多组喷气管9的侧端分别与转轴8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接,并且多组喷气管9的顶端均设置有排气孔,多组
搅拌叶片10的顶端分别与多组喷气管9的底端相连接,驱动装置安装于密封外壳2的顶端,对转轴8进行驱动,杀菌装置和排气装置均安装于驱动装置上;
23.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1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1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5,使水箱4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6中,通过加热管6内的多组加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5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2中,通过螺旋导向板3导向,使密封外壳2内的水包裹发酵罐1,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轴8,使转轴8带动多组喷气管9旋转,通过多组搅拌叶片10对发酵罐1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1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2内的热水对发酵罐1内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热,再通过杀菌装置对空气进行杀菌后,通过排气装置将杀菌后的空气排入至发酵罐1中,或通过排气装置将发酵罐1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24.实施例2
25.搅拌装置安装于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装置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环境,搅拌装置对发酵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26.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密封外壳2、螺旋导向板3、水箱4、循环泵5、加热管6和循环管7,发酵罐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阀和泄压阀25,发酵罐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排料阀,发酵罐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密封外壳2内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螺旋导向板3螺旋安装于发酵罐1的表面,水箱4的顶端与密封外壳2的底端相连接,并且水箱4的顶端设置有进水阀,循环泵5的底端与水箱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5的底端设置有吸水口,循环泵5的顶端设置有排水管,加热管6的顶端与循环泵5的吸水口相连接,加热管6的底端延伸至水箱4的内部,并且加热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循环泵5的排水管与密封外壳2的内部相通,循环管7的右端与密封外壳2的左端顶部相连接,循环管7的底端由水箱4的顶端延伸至水箱4的内部;
27.还包括方管23和半导体制冷板24,方管23的底端与水箱4内的底端相连接,方管23的顶端与循环管7的底端相连接,半导体制冷板24安装于水箱4的底部,并且半导体制冷板24的顶端延伸至方管23的内部;
28.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1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1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5,使水箱4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6中,通过加热管6内的多组加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5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2中,通过螺旋导向板3导向,使密封外壳2内的水包裹发酵罐1,同时通过搅拌装置对发酵罐1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1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2内的热水对发酵罐1内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热,再通过循环管7将密封外壳2内的水排入至水箱4中,发酵罐1内的温度过高时,关闭加热管6,打开半导体制冷板24,使半导体制冷板24对方管23内的水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5将水箱4内降温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2中,使降温后的水对发酵罐1的内部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搅拌装置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1中,或将发酵罐1内的空气排出,对发酵罐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料阀将物料和微生物放入至发酵罐1的内部,对物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发酵罐1内的温度过低时,通过打开循环泵5,使水箱4内的水进入至加热管6中,通过加热管6内的多组加热元
件对水进行加热,之后循环泵5将加热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2中,通过螺旋导向板3导向,使密封外壳2内的水包裹发酵罐1,同时打开驱动电机13,经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啮合传动驱动转轴8,使转轴8带动多组喷气管9旋转,通过多组搅拌叶片10对发酵罐1内的物料和微生物进行搅拌,调整发酵罐1内物料和微生物的位置,使密封外壳2内的热水对发酵罐1内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热,在发酵罐1内的温度过高时,关闭加热管6,打开半导体制冷板24,使半导体制冷板24对方管23内的水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5将水箱4内降温后的水排入至密封外壳2中,使降温后的水对发酵罐1的内部进行降温,然后空气进入至杀菌箱16的内部,通过多组挡板17的阻挡,降低杀菌箱16内空气的流速,同时通过打开多组杀菌灯18对杀菌箱16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通过打开排气泵19,将杀菌箱16内的杀菌后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排入至转轴8中,之后通过多组喷气管9上的排气孔将空气排入至发酵罐1中,对发酵罐1的内部进行加压,同时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或通过排气泵19反向运行,使第二单向阀11将发酵罐1内的空气吸出,再排入至杀菌箱16中,对发酵罐1的内部进行减压即可。
30.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对微生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整,并且方便对微生物进行供氧,同时对排入至发酵罐1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降低有害菌对发酵罐1内微生物的影响。
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的循环泵5、加热管6、驱动电机13、杀菌灯18、温度传感器22和半导体制冷板24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32.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