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575发布日期:2023-01-20 15: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换炉开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生产醋酸时,采用两台绝热变换炉作为变换装置,而绝热变换炉在进行检修后,需要对两台变换炉进行开车,目前绝热变换炉在开车时,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内操人员和外操人员相互配合,外操人员因现场手阀调整气量波动大,不易调整进入变换炉的气量,频繁的气量波动不利于内操人员调整变换炉的工况,经常出现变换炉开车过程中波动大的问题,造成变换炉超温或垮温,导致变换炉开车过程用时较长且成功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绝热变换炉开车用时长且成功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采用该开车系统可以缩短开车时间、提高开车的成功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包括第一变换炉,所述第一变换炉入口端连接有第一变换管,所述第一变换炉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变换管,所述第二变换管连通至第二变换炉入口端,所述第二变换炉出口端连接有主干管路,所述第一变换管上连接有大幅管路,所述大幅管路末端与主干管路连通,所述大幅管路上设有大幅阀门,所述第二变换管上连接有大旁管路,所述大旁管路末端与主干管路连通,所述大旁管路上设有旁管阀门,所述大旁管路与主干管路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与主干管路连通处前侧,所述主干管路上连接有火炬管路,所述火炬管路与主干管路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与主干管路连通处后侧,所述火炬管路连通至火炬系统。整个开车过程只需内操人员进行远程操作,提高了变换炉开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超温情况使用大量的氮气,造成氮气的浪费,缩短了变换炉开车时间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换管连通有粗煤气产生机构。通过粗煤气产生机构产生粗煤气进行暖管和开车的粗煤气提供。
7.进一步地,所述火炬管路上设有火炬阀门。在暖管和开车过程中,打开火炬阀门使开车系统内气体送至火炬系统。
8.进一步地,所述主干管路上设有主干阀门,所述主干阀门位于火炬管路与主干管路连通处后侧。所述主干管路连通至下游反应系统。开车完成后,关闭火炬阀门,打开主干阀门使变换炉产生的气体通过主干管路进入下游反应系统。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内操人员根据第一变换炉内的温度,通过控制大幅管路上的大幅阀门,来调节进入第一变换炉的粗煤气气量,对第一变换炉进行开车,在第一变换炉开车完成后关闭大幅阀门,打开大旁管路上的旁管阀门,来调节进入第二变换炉的粗煤气气量,对第二变换炉进行开车,整个开车过程只需内操人员进行远程操作,提高了变换炉开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超温情况使用大量的氮气,造成氮气的浪费,缩短了变换炉开车时间。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中标号为:1为粗煤气产生机构、2为第一变换管、3为大幅管路、4为第一变换炉、5为第二变换管、6为大旁管路、7为旁管阀门、8为第二变换炉、9为主干管路、10为火炬管路、11为火炬阀门、12为大幅阀门、13为主干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如图1所示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包括第一变换炉4,所述第一变换炉4入口端连接有第一变换管2,所述第一变换炉4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变换管5,所述第二变换管5连通至第二变换炉8入口端,所述第二变换炉8出口端连接有主干管路9,所述第一变换管2上连接有大幅管路3,所述大幅管路3末端与主干管路9连通,所述大幅管路3上设有大幅阀门12,所述第二变换管5上连接有大旁管路6,所述大旁管路6末端与主干管路9连通,所述大旁管路6上设有旁管阀门7,所述大旁管路6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3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前侧,所述主干管路9上连接有火炬管路10,所述火炬管路10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3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后侧,所述火炬管路10连通至火炬系统。所述第一变换管2连通有粗煤气产生机构1。在开车前通过粗煤气产生机构1产生粗煤气对开车系统进行暖管,暖管完成后,通过火炬管路10将暖管所用的粗煤气送至火炬系统放空,首先对第一变换炉4进行开车,内操人员根据第一变换炉4内的温度,通过大幅管路3上的大幅阀门12来调节进入第一变换炉4内的粗煤气气量,大幅管路3中的粗煤气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第一变换炉4出口端产生的气体通过大旁管路6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第一变换炉4开车完成后对第二变换炉8进行开车,关闭大幅阀门12,内操人员根据第二变换炉8内的温度,通过大旁管路6上的旁管阀门7来调节进入第二变换炉8内的粗煤气气量,大旁管路6中的粗煤气和第二变换炉8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直至第二变换炉8开车完成,关闭旁管阀门7,将开车系统内粗煤气和变换炉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系统放空,完成两个绝热变换炉的开车。
15.所述火炬管路10上设有火炬阀门11。所述主干管路9上设有主干阀门13,所述主干阀门13位于火炬管路10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后侧。所述主干管路9连通至下游反应系统。在开车完成后,通过火炬阀门11关闭火炬管路10,使气体通过主干管路9流通至下游反应系统,实现绝热变换炉的正常使用。
16.使用时,在开车前通过粗煤气产生机构1产生粗煤气对开车系统进行暖管,暖管完成后,通过火炬管路10将暖管所用的粗煤气送至火炬系统放空,首先对第一变换炉4进行开车,内操人员根据第一变换炉4内的温度,通过大幅管路3上的大幅阀门12来调节进入第一变换炉4内的粗煤气气量,大幅管路3中的粗煤气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第一变换炉4出口端产生的气体通过大旁管路6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第一变换炉4开车完成后对第二变换炉8进行开车,关闭大幅阀门12,内操人员根据第二变换炉8内的温度,通过大旁管路6上的旁管阀门7来调节进入第二变换炉8内的粗煤气气量,大旁管路6中的粗煤气和第二变换炉8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系统放空,直至第二变换炉8开车完成,关闭旁管阀门7,将开车系统内粗煤气和变换炉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火炬管路10送至火炬
系统放空,完成两个绝热变换炉的开车,在开车完成后,通过火炬阀门11关闭火炬管路10,使气体通过主干管路9流通至下游反应系统,实现绝热变换炉的正常使用。
1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包括第一变换炉(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炉(4)入口端连接有第一变换管(2),所述第一变换炉(4)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变换管(5),所述第二变换管(5)连通至第二变换炉(8)入口端,所述第二变换炉(8)出口端连接有主干管路(9),所述第一变换管(2)上连接有大幅管路(3),所述大幅管路(3)末端与主干管路(9)连通,所述大幅管路(3)上设有大幅阀门(12),所述第二变换管(5)上连接有大旁管路(6),所述大旁管路(6)末端与主干管路(9)连通,所述大旁管路(6)上设有旁管阀门(7),所述大旁管路(6)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3)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前侧,所述主干管路(9)上连接有火炬管路(10),所述火炬管路(10)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位于大幅管路(3)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后侧,所述火炬管路(10)连通至火炬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管(2)连通有粗煤气产生机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管路(10)上设有火炬阀门(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管路(9)上设有主干阀门(13),所述主干阀门(13)位于火炬管路(10)与主干管路(9)连通处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管路(9)连通至下游反应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换炉开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热变换炉开车系统,包括第一变换炉,所述第一变换炉入口端连接有第一变换管,所述第一变换炉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变换管,所述第二变换管连通至第二变换炉,所述第二变换炉出口端连接有主干管路,所述第一变换管上连接有大幅管路,所述大幅管路末端与主干管路连通,所述大幅管路上设有大幅阀门,所述第二变换管上连接有大旁管路,所述大旁管路末端与主干管路连通,所述大旁管路上设有旁管阀门,所述主干管路上连接有火炬管路。本实用新型整个开车过程只需内操人员进行远程操作,提高了变换炉开车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超温情况使用大量的氮气,造成氮气的浪费,缩短了变换炉开车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杜孟洪 宋强 张家超 曹盟 万国鹏 杨国帅 冯海平 周涛 赵辉 张红强 程书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6
技术公布日:2023/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