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9066发布日期:2023-03-29 13: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反应摇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


背景技术:

2.生物反应摇床适合于各种微生物和基因工程的菌种筛选和培养,高通量生物反应摇床明显优于常规摇床和生物反应器,具有稳定的ph测量装置和精细的补料系统,实现对培养过程的进一步控制,同时设计用于摇瓶的微量补料技术,实现各种碳氮的增加、ph控制或微量元素控制等,对实现代谢为核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现有领域的生物反应摇床目前只能够实现同一温度同一转速下的培养,无法克服摇瓶内部温度和箱体内部温度存在的差异,而温度差异将会影响培养效果。此外,现有领域的生物反应摇床为单驱动机构,无法满足平行对比培养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温双驱动系统的生物反应摇床,消除摇瓶内部和箱体内部的温度差,并且同时培养多组实验样品,满足微生物和菌种的平行对比培养需求。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包括箱体、半导体温控器、箱体温控系统、摇瓶和振荡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所述振荡机构;所述摇瓶分别放置在多个所述振荡机构上;所述半导体温控器紧贴所述摇瓶;所述箱体温控系统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内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还包括一补料控制系统;所述补料控制系统通过补料瓶向所述摇瓶内部补充培养液。
7.进一步的,所述摇瓶的瓶塞内安装有一调节滑块杆,所述调节滑块杆上连接有ph电极,所述ph电极镶嵌在所述摇瓶的瓶塞内,并深入至所述摇瓶中培养液内。
8.进一步的,所述摇瓶上设有多个接口。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温控系统包括一风扇循环系统,所述风扇循环系统用于调节箱体内部温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温控器等距均匀分布在所述摇瓶底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还包括多个摇瓶夹具;所述摇瓶通过所述摇瓶夹具固定在所述振荡机构上;所述半导体温控器分布在所述摇瓶夹具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摇瓶夹具的材质为铝合金。
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一显示屏。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摇瓶夹具底部放置多个半导体温控器并在箱体一侧顶部设置箱体温控系统,构成双控温系统,同时监控箱内温度和摇瓶内温度,从而消除摇瓶内部和箱
体内部的温度差,提高样本培养的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底部设置多个振荡机构,实现不同摇瓶不同转速同时运转或是不同摇瓶的独立运转,从而满足对比培养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箱体1、半导体温控器2、箱体温控系统3、摇瓶4和振荡机构5。
21.具体的,所述箱体1内设有多个所述振荡机构5;所述摇瓶4放置在所述振荡机构5上;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紧贴所述摇瓶4;所述箱体温控系统3设置在所述箱体1一侧内顶部。
2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振荡机构5包括第一振荡机构6和第二振荡机构7,所述第一振荡机构6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7可以同时不同转速地运转,此外,所述第一振荡机构6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7还能独立运转,所述第一振荡机构6和所述第二振荡机构7上的不同摇瓶4能够以不同的振幅进行振荡,从而实现不同转速下的实验样品的培养,满足了平行对比的培养需求。
23.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可快速对所述摇瓶4进行升温,使得所述摇瓶4内部的温度迅速达到培养所需温度,并保证所述摇瓶4内部的温度均匀稳定,提升样品培养效率。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能独立控温,可对不同所述振荡机构5上的所述摇瓶4提供不同的温度,从而实现不同温区下样品的不同培养。
2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等距均匀分布在所述摇瓶4底部。
25.优选的,所述摇瓶4的瓶塞内安装有一调节滑块杆14,所述调节滑块杆14上连接有ph电极,所述ph电极镶嵌在所述摇瓶4的瓶塞内,并深入至所述摇瓶4内部的培养液中,用于实时检测和监测培养液的ph值,保证所述培养液的酸碱度平衡,以更好地提高样品的培养质量。
26.所述摇瓶4瓶塞固定所述ph电极,在保证所述ph电极不会随着所述摇瓶4的晃动而晃动的情况下,实时检测所述摇瓶4内部的培养情况。
27.进一步的,所述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还包括一补料控制系统8;所述补料控制系统8通过补料瓶9向所述摇瓶4内部补充培养液。
28.具体的,所述培养液包括酸溶液、碱溶液和营养液。
29.优选的,所述摇瓶4上设有不同接口,实现同时向所述摇瓶4内部补充酸溶液、碱溶液和营养液并检测所述摇瓶4内部的ph值的功能。
30.具体的,所述摇瓶4上设置的接口包括所述摇瓶4两侧的补料口和透气口以及摇瓶瓶口。所述补料口用于连接补料控制系统8中的补料瓶9,以实现酸溶液、碱溶液和培养液的补充;所述摇瓶瓶口上的摇瓶瓶塞与所述ph电极相连,所述ph电极深入所述摇瓶4内部的培养液中实时检测所述摇瓶4内的ph值。此外,设置所述透气口用于平衡所述摇瓶4内部和所述摇瓶4外部的气压。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温控驱动生物反应摇床系统还包括多个摇瓶夹具10;所述摇瓶4通过所述摇瓶夹具10固定在所述振荡机构5上;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分布在所述摇瓶夹具10内部。
32.具体的,所述摇瓶夹具10的材质为铝合金,此材质导热优良,使得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的传导温度能够快速传递至所述摇瓶4内,通过调控所述半导体温控器2的传导温度实现摇瓶4的内部温度的快速调节,保证培养过程的高效精准。
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述箱体温控系统3包括一风扇循环系统11,根据所述箱体1内部和所述摇瓶1内部的温度差调节所述风扇循环系统11的风速与吹风种类;所述箱体1内设置一出风口12,所述风扇调节系统将风通过所述出风口12输送至所述箱体1内部靠近摇瓶4部分。
34.通过在所述箱体1一侧内顶部设置所述箱体温控系统3,可保证所述箱体1内部的温度均匀稳定。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双温控系统,消除摇瓶内部和箱体内部的温度差,提高样本培养的质量。不仅如此,采用双温控系统可以避免因为一个温控系统出故障而影响整个周期培养过程的稳定。
36.优选的,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一显示屏13,所述显示屏13时时监控所述箱体1内部的培养情况,例如:所述摇瓶4内部的温度、ph值。
3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摇瓶夹具10底部放置多个半导体温控器2并在箱体1一侧顶部设置箱体温控系统3,构成双控温系统,同时监控箱内温度和摇瓶4内温度,从而消除摇瓶4内部和箱体1内部的温度差,提高样本培养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控制不同摇瓶4夹内的半导体温控器2的温度,实现不同温度下的样品培养;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1底部设置双振荡机构5,实现不同摇瓶4不同转速同时运转或是不同摇瓶4的独立运转,从而满足对比培养的需求。
3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