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4434发布日期:2023-04-19 09:4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采样,特别涉及一种采样管。


背景技术:

1、在目前的核酸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采样管来收集经折断后的拭子采样头,其中,当进行多人混样采样时,采样管的顶部敞口常处于打开状态以至采样完成,但是,空气中的杂物(如飞沫等)会通过上述敞口进入采样管,从而会污染采样管内的样品,影响后期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样管,能够提高后期检测的准确度。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采样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设有管腔,所述管腔具有朝上设置的敞口,所述管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置入孔,所述管腔的腔壁设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用于抵接在穿设于所述置入孔的拭子的采样头的上方,所述管盖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管体的顶部,以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敞口。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样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工作人员能够在敞口保持关闭的状态下,通过置入孔和第一抵接块将采样头折断并置入管腔,其中,空气中的杂物通过置入孔进入管腔的量较传统通过敞口进入管腔的量少,因此,能够提高后期检测的准确度。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置入孔,以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置入孔。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所述置入孔,所述封盖设有凸部,所述封盖嵌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凸部插设于所述置入孔。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提供空间以便于用户将所述封盖拆离。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管体的顶部,所述管盖套设于所述管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管体螺纹连接,所述管盖能够相对所述管体移动,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安装槽。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腔的腔壁设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用于抵接在所述采样头的一端,以使所述拭子的易折部分位于所述置入孔处。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抵接块和所述第一抵接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抵接块和所述第一抵接块呈“l”型状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管,其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设有管腔,管腔具有朝上设置的敞口,管体的侧壁设有与管腔连通的置入孔,管腔的腔壁设有第一抵接块,第一抵接块用于抵接在穿设于置入孔的拭子的采样头的上方,管盖可拆卸地设于管体的顶部,以能够打开或封闭敞口。通过上述结构,工作人员能够在敞口保持关闭的状态下,通过置入孔和第一抵接块将采样头折断并置入管腔,其中,空气中的杂物通过置入孔进入管腔的量较传统通过敞口进入管腔的量少,因此,能够提高后期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易欣荣,胡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