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2594发布日期:2023-04-20 03:4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复合芽孢菌培养,具体为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芽孢杆菌在工农业及医药生产中均有广泛应用,以培育100斤芽孢杆菌为例:往桶里加入98斤左右清洁水,然后将1袋鳝宝芽孢杆菌培养基用2斤左右温热水化开倒入,再从桶中取少量水将200克复合芽孢杆菌种溶化后加入,充分搅匀后开启充氧器,于光线较暗处敞口培育(为防蚊虫等飞入,可以用盖子适当盖住,只要不密封就可以),如果是温度低则可在室外阳光下培育,但应遮阳保持较暗的条件。培育过程中,细菌大量繁殖时会产生丰富的泡沫,培育的时间与温度高低相关,若培育温度为30-35℃时,只需30小时左右即可培育完成,若水温偏低则培育时间增长。培育合格的菌液呈黄褐色,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高密度的芽孢杆菌。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时投放营养物并搅拌溶液,将培养过程产生的气体排放掉,但时不时打开培养罐会影响芽孢杆菌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投放培养物和定期排气会影响芽孢杆菌培养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包括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放盖,所述投放盖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投放装置,旋转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盘、一号扭力弹簧、移动块、蜗杆、蜗轮、连接杆、遮挡板、连接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培养罐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旋转轴、搅拌叶和搅拌杆,所述培养罐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壶嘴,所述壶嘴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自动泄气机构,所述自动泄气机构包括二号扭力弹簧、密闭板和转动杆,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受外部plc编程程序控制。

6、更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与复位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左侧与移动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7、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内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与投放盘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投放盘内表面与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遮挡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扭力弹簧的内表面与连接杆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蜗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蜗杆的后端依次贯穿移动块和投放盘并延伸至投放盘的内部。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与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与搅拌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外表面开设有流通孔,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投放盖的内腔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与密闭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扭力弹簧的内表面与转动杆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与壶嘴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自动搅拌并排放发酵气体的设计,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进行移动,二号扭力弹簧通过转动杆带动密闭板进行复位,从而达到将培养溶液进行搅拌,搅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自动排放出去,无需人工定时搅拌排气的作用。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快速投放营养物的设计,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遮挡板打开,再通过移动块和投放盘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营养物分批投放培养罐中,实现了无需打开投放盖就能投放营养物的作用,减少外部空气进入培养罐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包括培养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放盖(2),所述投放盖(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投放装置(3),所述旋转投放装置(3)包括投放盘(31)、一号扭力弹簧(32)、移动块(33)、蜗杆(34)、蜗轮(35)、连接杆(36)、遮挡板(37)、连接板(38)和复位弹簧(39),所述培养罐(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电机(41)、旋转轴(42)、搅拌叶(43)和搅拌杆(44),所述培养罐(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壶嘴(5),所述壶嘴(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自动泄气机构(6),所述自动泄气机构(6)包括二号扭力弹簧(61)、密闭板(62)和转动杆(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4)的外表面与连接板(3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8)的左侧与复位弹簧(39)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9)的左侧与移动块(3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9)的内表面与蜗杆(34)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移动块(33)的外表面与投放盘(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投放盘(31)内表面与连接杆(3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6)的外表面与遮挡板(3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扭力弹簧(32)的内表面与连接杆(36)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连接杆(36)的外表面与蜗轮(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5)的外表面与蜗杆(34)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蜗杆(34)的后端依次贯穿移动块(33)和投放盘(31)并延伸至投放盘(3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旋转轴(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2)的外表面与搅拌杆(4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44)的外表面与搅拌叶(4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43)的外表面开设有流通孔(45),所述电机(41)的外表面与投放盖(2)的内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3)的外表面与密闭板(6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扭力弹簧(61)的内表面与转动杆(63)的外表面相套设,所述转动杆(63)的外表面与壶嘴(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复合芽孢菌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包括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放盖,所述投放盖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投放装置;该复合芽孢自培菌培养发酵装置,通过将培养罐中投放适当的复合芽孢菌种,按照比例投放水和营养液,盖上培养罐,复合芽孢菌培养过程中,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进行移动,搅拌叶缓慢的带动培养液进行搅拌,当发酵气体堆积一定程度后会推动壶嘴中的密闭板,使其排出,当培养罐中的压力变小时,二号扭力弹簧通过转动杆带动密闭板进行复位,将培养罐重新密闭。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松,吴平源,苏明才,苏雅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海市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