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7615发布日期:2023-08-14 21:1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副品红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副品红是一种早在19世纪就被发现与制备的染料,其制造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该制备方法的收率仅在30-40%,同时带来严重的三废污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该染料的市场需求增加,许多厂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新工艺,均不成熟,因此,厂家继续沿用老工艺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副品红的工艺缺陷,首次以四氯化碳为溶剂与原料,在无水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形成4,4',4"-苯胺基氯甲烷,并通过碱化的方式直接得到4,4',4"-苯胺基氯甲醇,即为碱性副品红。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苯胺加入至四氯化碳中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所述苯胺与四氯化碳的摩尔比为3:1,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温度为10-20℃;

5、步骤2,将氯化铝加入至混合液中低温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在保护气氛围下反应4-16h,调剂ph形成浆料,经过滤后得到滤液,所述氯化铝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0.3-0.5:100,低温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00-400r/min,温度为5-10℃;所述保护气氛围采用氮气氛围,反应温度为30-50℃;所述调节ph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4mol/l,调节ph后的ph为8-8.5,

6、步骤3,将滤液共沸蒸馏,得到粗品,然后将粗品依次放入乙醚中继续搅拌,过滤后采用乙醚多次洗涤得到纯化品,所述粗品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5-8,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min,所述乙醚的洗涤量是粗品质量的100-120%;

7、步骤4,将纯化品加入至蒸馏水升温搅拌,降温后过滤晾干得到滤渣,然后将滤渣加入乙醇中溶解,过滤后喷雾干燥得到产物副品红,所述纯化品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2-3,所述升温搅拌的温度为80-90℃;所述降温后的温度为5-10℃,所述滤渣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0-400g/l,喷雾干燥的喷雾速度为5-10ml/min,面积为80-100cm2,温度为80-90℃。

8、该工艺的反应机理如下:

9、

10、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1、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副品红的工艺缺陷,首次以四氯化碳为溶剂与原料,在无水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形成4,4',4"-苯胺基氯甲烷,并通过碱化的方式直接得到4,4',4"-苯胺基氯甲醇,即为碱性副品红。

12、2.本发明利用氯化铝在四氯化碳和苯胺中的可溶性,形成均相催化体系,同时利用氢氧化铝的不溶性,形成快速转化,而氯化钠在蒸馏水中的可溶性与乙醇中的不溶性,杜绝了产物中的氯化钠杂质。



技术特征:

1.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苯胺与四氯化碳的摩尔比为3:1,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温度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氯化铝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0.3-0.5:100,低温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00-400r/min,温度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保护气氛围采用氮气氛围,反应温度为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调节ph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4mol/l,调节ph后的ph为8-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粗品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5-8,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min,所述乙醚的洗涤量是粗品质量的10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纯化品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2-3,所述升温搅拌的温度为80-90℃;所述降温后的温度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滤渣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0-400g/l,喷雾干燥的喷雾速度为5-10ml/min,面积为80-100cm2,温度为80-9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副品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品红的催化制备方法,包括:将苯胺加入至四氯化碳中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将氯化铝加入至混合液中低温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在保护气氛围下反应4‑16h,调剂pH形成浆料,经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共沸蒸馏,得到粗品,然后将粗品依次放入乙醚中继续搅拌,过滤后采用乙醚多次洗涤得到纯化品;将纯化品加入至蒸馏水升温搅拌,降温后过滤晾干得到滤渣,然后将滤渣加入乙醇中溶解,过滤后喷雾干燥得到产物副品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副品红的工艺缺陷,首次以四氯化碳为溶剂与原料,在无水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形成4,4',4"‑苯胺基氯甲烷,并通过碱化的方式直接得到4,4',4"‑苯胺基氯甲醇,即为碱性副品红。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国,丁小永,张百万,孙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新利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