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04980发布日期:2023-10-12 04:5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的,尤其涉及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为抗组胺类药,本品通过对h1受体的拮抗起到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黏膜的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枯草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较新的抗组胺药物价格低廉,且抗组胺作用较强而中枢镇静作用较弱,用量少,不良反应较小,适用于儿童,因此在临床上仍然被广泛使用。

2、文献iosr-jac,10(7),21-26“confirm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genotoxicimpurity 2-dimethylaminoethyl chloride hydrochloride(dmc hcl)by gcms inchlorpheniramine/chlorphenamine maleate”描述了马来酸氯苯那敏常用的合成工艺路线:

3、

4、该路线中,中间体化合物v和iii’均为油状物,且纯度低,仅为70%,不易纯化和质控。

5、多篇文献报道化合物v需要柱层析纯化,生产上需要使用大量溶剂,成本高,效率低。专利us3225054a则采用高真空蒸馏方式进行纯化,条件苛刻,设备要求高,收率较低。专利cn112645869a采用成盐酸盐方式,使得纯度提高到95%,但使用氯化氢乙酸乙酯溶液会增加设备腐蚀风险及安全隐患,因此,探索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精制方法很有必要。

6、文献报道化合物iii’不经纯化,直接用于制备化合物ii,化合物ii生产上通常采用高真空蒸馏方式进行纯化。但化合物iii’不经纯化会导致过多的副产物生成,增加后续提纯难度,影响收率,且化合物iii’为油状物,难以纯化和质控,因此,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精制方法同样很有必要。

7、专利us2567245公开了一种氯苯那敏的合成方法,化合物ii(即氯苯那敏)需要在1~2mmhg高真空条件下收集139~142℃馏分获得,此方法也是该品种生产上通常采用的精制方法。该方法的不足在于:高真空蒸馏对设备要求较高,耗能耗时,目标产物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所得目标产物收率较高,能耗低且操作简单的马来酸氯苯那敏。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

4、步骤a)、将化合物vii和化合物vi在氨基钠的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5、步骤b)、将步骤a)所得反应物进行溶媒析晶得到固体形态的化合物v。

6、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所述氨基钠和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2~2.5:1。

7、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溶媒析晶用的不良溶剂为c6~c8。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地,在步骤a)中,将氨基钠加入甲苯中,控温5~15℃,分别滴加化合物vii的甲苯溶液和化合物vi,加毕后控温15~25℃反应,反应完成后加水淬灭反应,有机相用水洗涤,控温30~40℃减压蒸去2/3体积的甲苯,缓慢加入c6~c8烷烃,降温至0~10℃搅拌1h,离心干燥后得到棕红色粉末状化合物v。

9、其中,在步骤a)中,氨基钠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2~2.5:1,甲苯总用量与化合物vii的体积重量比为2.5~4.5:1,c6~c8烷烃与蒸余甲苯的体积比为2.5~4.5:1;所述c6~c8烷烃选己烷、庚烷和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正己烷和正庚烷。

10、进一步地,

11、

12、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3、步骤s1、化合物v与化合物iv在氨基钠作用下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萃取蒸馏后与有机酸成盐得到固体形态的化合物iii;

14、步骤s2、化合物iii解盐后在一定浓度的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脱羧反应,反应完成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液,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并脱色,使用酯类萃取、浓缩获得化合物ii;

15、步骤s3、化合物ii与马来酸在甲苯和醇类溶剂中成盐获得马来酸氯苯那敏i。

16、具体地,使化合物vii与化合物vi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v,化合物v与化合物iv亲核取代反应后与马来酸成盐制得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在70-80%的硫酸中发生水解、脱羧反应获得化合物ii(氯苯那敏),化合物ii与有机酸成盐获得化合物i(马来酸氯苯那敏)。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具体方法如下:将氨基钠加入甲苯中,控温10~20℃,滴加化合物v的甲苯溶液,滴加完毕,升温至20~30℃搅拌,加入化合物iv,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用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蒸干有机相后加入异丙醇,70~80℃加入有机酸,降温至20~30℃析晶,离心干燥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化合物iii。

18、因此,本发明能够获得高纯度的、固体形态的化合物v和化合物iii,有效地去除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杂质,便于质量控制。同时,使用活性炭对化合物ii制备过程中生成的杂质进行吸附,显著提高了化合物ii的质量。整个工艺过程省去了高真空蒸馏,可显著提高产品收率,生产过程简洁,成本低,可实现连续地工业化生产。

1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氨基钠与化合物v的摩尔比为2:1~3:1,化合物v与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1:1.0~1.3,化合物v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1.1~1.3。

20、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70℃~80℃;所述有机酸为1~3元酸;所述有机酸还选自乙酸、富马酸、马来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其中优选马来酸。

21、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硫酸的质量百分比为70~80%,化合物iii与硫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1.8~2.2。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按照如下方法实现:将化合物iii加入水中溶解,加入乙酸乙酯,用20%氢氧化钠中和,分液后,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蒸干有机相,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升温至130~140℃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用水稀释反应液,加入活性炭除杂脱色,缓慢滴加20%氢氧化钠至ph值为8~9,滤除活性炭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干有机相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化合物ii。

23、其中,步骤s2中,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70~80%,硫酸溶液用量为化合物iii重量的1.8~2.2倍,活性炭用量与化合物iii的质量比为0.02~0.2:1。

24、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或者异丙醇。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将化合物ii和马来酸溶于甲苯和醇类溶剂,升温至70~80℃,搅拌2h后降温至0~15℃析晶,离心干燥后得白色结晶性粉末马来酸氯苯那敏(化合物i)。

26、其中,所用醇类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化合物ii与马来酸摩尔比为1:1。

27、优选地,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130~140℃。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9、①、通过将反应物料溶于溶剂,再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到氨基钠溶液中,既便于控制反应温度,又显著降低了后加氨基钠带来的安全操作风险,同时通过控制氨基钠用量和反应温度,减少了副反应,产物质量显著提升(化合物v和化合物iii粗品的纯度由文献报道的70%提高到88%);

30、②、采用溶媒析晶的方式制备出固体形态的中间体化合物v(hplc纯度>98%),该方法避免使用高真空蒸馏,规避了长时间高温蒸馏造成的杂质增多以及碳化现象,同时规避了使用盐酸成盐(成盐前粗品纯度70%,成盐后hplc纯度95%)可能带来的设备腐蚀及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31、③、中间体iii与有机酸成盐得到固体,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hplc纯度>99%),为下一步(氯苯那敏制备)避免使用高真空蒸馏奠定了基础,同时,相对于油状物中间体,固体更易于贮存和质控;

32、④、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杂质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化合物ii(hplc纯度>99%,所有单杂<0.10%),相对于生产上常用的高真空蒸馏精制的方式,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