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σ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260417发布日期:2023-12-05 17:3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14-3-3

本发明涉及14-3-3σ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结肠癌(coloncancer,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前列。乏氧是肿瘤微环境的特征之一,乏氧微环境和乏氧诱导因子1α亚基蛋白(hif-1α)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乏氧微环境及hif信号通路的靶向疗法探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亟需寻找更多的分子治疗手段。14-3-3σ(又名stratifin)属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编码7种不同亚型的14-3-3家族,该家族以它们在高效液相色谱上的洗脱位置命名(β-beta,ε-epsilon,γ-gamma,η-eta,σ-sigma,τ-tau和ζ-zeta)。研究显示14-3-3σ是p53下游的直接靶点,可保护p53免受mdm2介导的泛素化降解。14-3-3σ也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其可抑制cdk2/cycline的活性导致细胞周期g1期阻滞,也可以将cdc2/cyclinb隔离到细胞质诱导g2阻滞。

2、目前结肠癌晚期转移依旧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而结肠癌相关死亡中90%是肿瘤转移的直接后果侵袭转移级联包括肿瘤及其微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它促进了侵袭和迁移、内渗、循环中免疫逃逸、外渗、形成无痛微转移,最后成功定植于转移区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是晚期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从基因水平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标记物并开展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从促进结肠癌转移与血管生成的乏氧肿瘤微环境入手,探究适应性蛋白14-3-3σ与结肠癌转移和预后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阐明14-3-3σ通过调控hif-1α来调节乏氧介导的结肠癌转移与血管生成并促进贝伐珠单抗的药物敏感性,机制研究证实14-3-3σ与e3泛素连接酶nedd4l结合形成蛋白复合体调控hif-1α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的信号转导,最后证实了14-3-3σ与hif-1α的联合表达在结肠癌预后方面的价值。本研究从“细胞-动物-临床”多层次阐明了14-3-3σ通过调控nedd4l-hif-1α轴来影响肿瘤乏氧微环境从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为结肠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14-3-3σ通过促进e3连接酶nedd4l和hif-1α结合来促进hif-1α的泛素化降解,进而抑制乏氧介导的结肠癌转移和血管生成并最终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技术特征:

1.结肠癌患者诊断和/或预后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该标志物为14-3-3σ。

2.检测14-3-3σ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结肠癌患者诊断和/或预后产品中的应用。

3.检测14-3-3σ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结肠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评估和/或复发风险评估产品中的应用。

4.促进14-3-3σ基因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结肠癌和/或抑制结肠癌肿瘤转移和/或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和/或抑制结直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5.14-3-3σ联合nedd4l在制备治疗结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6.14-3-3σ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制备治疗结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7.检测hif-1α和14-3-3σ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结肠癌患者预后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3‑3σ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促进结肠癌转移与血管生成的乏氧肿瘤微环境入手,探究适应性蛋白14‑3‑3σ与结肠癌转移和预后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阐明14‑3‑3σ通过调控HIF‑1α来调节乏氧介导的结肠癌转移与血管生成并促进贝伐珠单抗的药物敏感性,机制研究证实14‑3‑3σ与E3泛素连接酶NEDD4L结合形成蛋白复合体调控HIF‑1α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的信号转导,最后证实了14‑3‑3σ与HIF‑1α的联合表达在结肠癌预后方面的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鸿,杨润祥,刘思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