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176187发布日期:2023-11-28 22: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PeLAP1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南林895杨’是南京林业大学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国家级良种(国s-sc-pe-002-2002),具有速生、优质、高产、高抗等优点。南京林业大学杨树课题组长期从事黑杨派树种遗传改良与栽培推广工作,在黑杨选、引、育等方面卓有成效。以南林895杨、南林3804杨、南林3412杨、南林862杨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黑杨派良种,在我国黄淮、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和较高生产力,构成了江苏省森林资源的主体。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江苏省森林面积155.9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609.62万立方米,森林蓄积(乔木林蓄积)7044.48万立方木;其中,全省杨树林面积达53.90万公顷、占乔木林面积(126.77万公顷)的42.52%,杨树林蓄积4484.98万立方米、占乔木林蓄积的63.67%。

2、随着现代遗传学理论与生物技术工具的不断发展,甄别、创制及应用种质的方法与途径也不断涌现。作为林木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树种,近年来杨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突飞猛进,在杂种优势利用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全方位解析杨树生长发育及逆境适应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以黑杨良种为受体材料创建目标性状基因工程育种体系,将极大地推进杨树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育种效率。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杨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但其受体材料多局限于银腺杨84k、欧美山杨t89、银灰杨717、毛白杨741等少数基因型。毫不疑问,这些受体材料是林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较好模式系统,但其大田栽培表现差、适应性窄,不宜大面积造林推广。基于派内种间及派间远缘杂交策略选育出了的一系列速生优质黑杨新品种在我国杨树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高效改良这些良种的株型性状,既可加速创制株型理想的杨树新优种质,又能引领林木良种改良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用于遗传改良育种。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4、(1)构建pelap1基因的载体;

5、(2)将所构建的pelap1基因的载体转化到‘南林895杨’叶片中;

6、(3)培育筛选得到分枝增多的转基因‘南林895杨’植株。

7、所述的载体是植物表达载体。

8、所述的植物表达载体是35s::pelap1。

9、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生根时间提前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0、pelap1基因在提高‘南林895杨’生根数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1、pelap1基因在降低‘南林895杨’株高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2、pelap1基因在降低‘南林895杨’节间数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3、pelap1基因在提高‘南林895杨’体内分枝相关基因表达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4、所述的分枝相关基因为rax2、rax3。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以‘南林895杨’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克隆得到pelap1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35s::pelap1,转入‘南林895杨’叶片中,培育筛选得到分枝数量增多的‘南林895杨’pelap1突变体植株。转基因株系比ck生根时间提前了2-3天;生长30天的转基因株系生根数目显著多于ck,转基因植株高度显著低于ck;生长70天的转基因株系分枝数量显著多于ck,节间数量少于ck;转基因株系体内分枝相关基因rax2的表达量是ck的1.8、4.7、4.6倍,rax3基因的表达量为ck的3.2、4.0、3.8倍。



技术特征:

1.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是植物表达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表达载体是35s::pelap1。

5.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生根时间提前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pelap1基因在提高‘南林895杨’生根数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7.pelap1基因在降低‘南林895杨’株高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8.pelap1基因在降低‘南林895杨’节间数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9.pelap1基因在提高‘南林895杨’体内分枝相关基因表达量中的应用,所述pel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elap1基因在提高‘南林895杨’体内分枝相关基因表达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枝相关基因为rax2、rax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PeLAP1基因在促进‘南林895杨’分枝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南林895杨’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克隆得到PeLAP1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35S::PeLAP1,转入‘南林895杨’叶片中,培育筛选得到分枝数量增多的‘南林895杨’PeLAP1植株。转基因株系比CK生根时间提前了2‑3天;生长30天的转基因株系生根数目显著多于CK,转基因植株高度显著低于CK;生长70天的转基因株系分枝数量显著多于CK,节间数量少于CK;转基因株系体内分枝相关基因RAX2的表达量是CK的1.8、4.7、4.6倍,RAX3基因的表达量为CK的3.2、4.0、3.8倍。

技术研发人员:胥猛,冯一宁,冉娜,潘惠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