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70930发布日期:2023-10-07 18: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纳米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紫外线(uv)是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如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然而,长时间照射紫外线对人体也有一些潜在危害。阿伏苯宗(avobenzone)作为少有的可以吸收uv的有机防晒剂,而uva1是紫外线中跨度最大,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最大的。此外,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研究纳米功能型材料的热点话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碳量子点改性纳米纤维素,从而使其在紫外区域的透过为0。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柠檬酸,乙二胺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溶于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并超声,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反应,经离心,过滤得到产物a-cqd;

5、步骤2,将氧化纳米纤维素(tocnf)稀释在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分别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然后再加入a-cqd,在黑暗环境下常温搅拌过夜,过滤多余的a-cqd并抽滤形成薄膜,得到纤维素膜a-cqd-tocnf。

6、作为优选,步骤1中,柠檬酸(ca)的用量为1.5-2.5g,乙二胺(eda)的用量为2-3.5ml,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用量为1-1.8g。

7、作为优选,步骤1中,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4-6h。

8、作为优选,步骤2中,5-10g氧化纳米纤维素(tocnf)稀释在5-10ml的水溶液中,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用量为5-7.5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用量为2.5-4mg,a-cqd的用量为5-8mg。

9、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通过附加了阿伏苯宗的碳量子点改性氧化纳米纤维素来制备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通过引入碳量子点使其薄膜的透过率在近紫外区域为0;本发明采用碳量子点改性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不仅自然可再生,低能环保,而且其在紫外光下呈蓝色荧光,在3d屏幕显示、光电器件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柠檬酸的用量为1.5-2.5g,乙二胺的用量为2-3.5m l,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用量为1-1.8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4-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5-10g氧化纳米纤维素稀释在5-10m l的水溶液中,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用量为5-7.5mg,4-二甲氨基吡啶的用量为2.5-4mg,a-cqd的用量为5-8m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紫外碳量子点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柠檬酸、乙二胺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溶于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并超声,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反应,经离心、过滤操作,得到产物A‑CQD;将氧化纳米纤维素稀释在水溶液中,在搅拌过程中分别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然后再加入A‑CQD;在黑暗环境下常温搅拌过夜,过滤多余的A‑CQD并抽滤形成薄膜,得到纤维素膜A‑CQD‑TOCNF;本发明通过引入碳量子点使薄膜的透过率在近紫外区域为0,通过采用碳量子点改性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不仅自然可再生,低能环保,而且其在紫外光下呈蓝色荧光,在3D屏幕显示、光电器件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方丹,张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友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