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增韧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09538发布日期:2023-11-17 02:2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增韧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pc/abs合金具有abs树脂的成型加工性能,又具有pc树脂的机械性能、耐温性能和抗紫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零件、商务机器、通信器材、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上。因此,阻燃-增韧pc/abs合金是现有技术改性的趋势。

2、现有技术pc/abs合金中常用核壳结构的mbs增韧剂,通过核壳结构的增韧剂实现韧性,但是会导致氧指数降低,导致降低阻燃性。尤其是薄壁阻燃性很难达到v-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达到薄壁(1.5mm、1.0mm)v-0阻燃性、韧性好的pc/abs合金及制备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阻燃增韧pc/abs合金,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4、聚碳酸酯                     60-80份;

5、abs树脂                      10-20份;

6、复合增韧剂                   1-8份;

7、阻燃剂                       10-20份;

8、抗滴落剂                     0.1-2份;

9、所述的复合增韧剂为mbs增韧剂/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的复配,重量比范围是(1-5):(5-1)。

10、优选的,mbs增韧剂/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的重量比范围是(3.5-2.5):(1.5-2.5)。

11、所述的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选自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乙烯-丙烯酸乙酯嵌段增韧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以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的重量百分比计,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20%-40%,优选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27%-31%。

12、述的abs树脂中,san的重量含量为58%-82%,优选的san的重量含量为68%-77%。

13、所述的阻燃剂选自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磷酸三苯酯、间苯二酚四苯基二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4、所述的抗滴落剂选自聚四氟乙烯。

15、所述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数范围为5-25g/10min,测试条件为2.16kg、260℃。

16、按重量份计,还包括0-2份抗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17、阻燃增韧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螺杆温度范围是200度-280度,转速范围是200-800转/分钟,得到阻燃增韧pc/abs合金。

18、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主要是通过mbs增韧剂/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的复配,相比于mbs增韧剂单独添加或核壳结构的增韧剂,不仅韧性得到提高并且氧指数降低,能够达到稳定的薄壁阻燃性。

20、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2、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如下:

23、pc树脂:熔融指数为10,牌号为141,厂家为沙特基础。

24、abs树脂-1:san重量含量为80%,牌号为757,厂家为奇美;

25、abs树脂-2:san重量含量为60%,牌号为747,厂家为奇美;

26、abs树脂-3:san重量含量为70%,牌号为12a1,厂家为台化;

27、abs树脂-4:san重量含量为75%,牌号为15a1,厂家为台化;

28、mbs增韧剂:牌号为em500,厂家为lg化学;

29、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a: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24%,牌号24ma02t,厂家阿科玛;

30、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b: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29%,牌号29ma03t,厂家阿科玛;

31、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c: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35%,牌号35ba40,厂家阿科玛;

32、聚四氟乙烯:牌号为sn3300,厂家为熵能;

33、阻燃剂:bdp;

34、润滑剂:牌号为pets-ah,厂家为发基;

35、抗氧剂:牌号为1010,186,厂家为巴斯夫;

36、实施例和对比例阻燃增韧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螺杆温度的设置为180-260度,转速为400-550转/分钟,得到阻燃增韧pc/abs合金。各项测试方法:

37、(1)阻燃性:本发明采用gb/t 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测定,参照其中的垂直法,将试样垂直放置,以恒定大小的火焰对其进行灼烧,由试样燃烧情况(是否自熄滴落等)及对易燃物的引燃能力来确认其阻燃等级。根据其阻燃能力的大小,可具体分为v-0、v-1和v-2级和nr(不通过)。

38、(3)冲击强度:本发明所测的冲击强度是其悬臂梁的冲击强度,机器按照gb/t1843.1-2008标准执行将一个试样置于实验室冲击分析仪规定的位置上,用手使一个摆锤自由地落下,在试样在被冲击和外力破坏时,记录其单位的横截面积所产生和吸收的冲击能量,即测试实验材料的冲击强度。

39、表1:实施例1-8阻燃增韧pc/abs合金各组分含量(重量份)及测试结果

40、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pc树脂 64 60 80 64 64 64 64 64 abs树脂-1 15 20 10 15 15 15 15 15 mbs增韧剂 4 5 3 0.84 1 2.5 3.5 4.16 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a 1 3 5 4.16 4 2.5 1.5 0.84 阻燃剂 14 17 20 14 14 14 14 14 聚四氟乙烯 0.5 0.2 1 0.5 0.5 0.5 0.5 0.5 润滑剂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抗氧剂 1 1 1 1 1 1 1 1 阻燃性1.5mm v-0 v-0 v-0 v-1 v-0 v-0 v-0 v-1 阻燃性1.0mm v-1 v-0 v-0 v-1 v-1 v-0 v-0 v-1 <![cdata[冲击强度kj/m<sup>2</sup>]]> 70 50 52 66 66 66 65 70

41、由实施例1/4-8可知,优选的mbs增韧剂/乙烯基丙烯酸酯嵌段类增韧剂的重量比范围时阻燃性更好。

42、表2:实施例9-13阻燃增韧pc/abs合金各组分含量(重量份)及测试结果

43、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pc树脂 64 64 64 64 64 abs树脂-1 15 15 abs树脂-2 15 abs树脂-3 15 abs树脂-4 15 mbs增韧剂 4 4 4 4 4 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a 1 1 1 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b 1 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c 1 阻燃剂 14 14 14 14 14 聚四氟乙烯 0.5 0.5 0.5 0.5 0.5 润滑剂 0.5 0.5 0.5 0.5 0.5 抗氧剂 1 1 1 1 1 阻燃性1.5mm v-1 v-0 v-0 v-0 v-0 阻燃性1.0mm v-1 v-0 v-0 v-0 v-1 <![cdata[冲击强度kj/m<sup>2</sup>]]> 70 72 71 72 73

44、由实施例1/9-11可知,优选abs树脂中,san的重量含量为68%-77%,不仅冲击强度更高,而且阻燃性也更好。

45、由实施例1/12-13可知,优选的丙烯酸酯单元含量为27%-31%时阻燃性更好。

46、表3:对比例阻燃增韧pc/abs合金各组分含量(重量份)及测试结果

47、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pc树脂 64 64 64 64 abs树脂-1 15 15 15 15 mbs增韧剂 5 0.5 4.5 乙烯-丙烯酸甲酯嵌段增韧剂a 5 4.5 0.5 阻燃剂 14 14 14 14 聚四氟乙烯 0.5 0.5 0.5 0.5 润滑剂 0.5 0.5 0.5 0.5 抗氧剂 1 1 1 1 阻燃性1.5mm v-2 v-1 v-1 v-1 阻燃性1.0mm nr nr v-2 v-2 <![cdata[冲击强度kj/m<sup>2</sup>]]> 50 50 66 70

48、由对比例可知,如复配增韧剂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时,阻燃性差,并且冲击强度较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