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4883发布日期:2023-12-02 08:5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发泡体、及其用途。详细而言,涉及包含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的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发泡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1、在鞋类或鞋类用部件、例如运动鞋等的鞋底(主要是中底)中也使用了树脂的交联发泡体。这是因为,对于鞋类或鞋类用部件,要求质轻、具有能抑制由长期使用导致的变形并耐受严酷的使用条件的机械强度及回弹性的条件。

2、在鞋底用途中,以往广泛使用了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进行过氧化物交联而得到的交联发泡体。使用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成型的交联发泡体的比重较高,并且压缩永久变形大,因此,在例如用于鞋底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沉重,并且由于长期的使用而导致鞋底被压缩,逐渐丧失回弹性等机械强度。因此,出于进一步提高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的发泡体的压缩永久变形、机械强度的目的,尝试了交联效率比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更好的、乙烯·1-丁烯橡胶(ebr)、乙烯·辛烯橡胶(eor)等聚烯烃系橡胶的掺混。

3、另外,已知结晶性越低的材料回弹性越好,因此,尤其是在要求高回弹性的情况下,尝试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的掺混。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热收缩性、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有时进一步添加结晶性高的聚烯烃系橡胶来弥补机械强度。

4、另一方面,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一直以来被用于各种用途。例如,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交联发泡体的机械强度高,质轻且柔软,因此被用于建筑用外部装饰材料、内部装饰材料、门玻璃滑道等汽车部件、包装材料、日用品等。此处,不伴有交联的发泡体虽然可达成轻质化,但机械强度低,因此,在将发泡体用于如上所述的用途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树脂的交联反应而使发泡体内的分子链键合,实现了机械强度的提高。

5、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交联发泡体适合作为更轻质的鞋类用部件原材料,一直以来进行了各种研究。具体而言,发现了由包含乙烯系聚合物和epdm的组合物形成的发泡体(参见专利文献1)、由包含具有乙烯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组合物形成的发泡体(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为低比重,压缩永久变形小,适合于鞋类用部件。

6、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使用包含具有乙烯基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发泡性配合物得到的、具有高硬度及低压缩永久变形的交联发泡体对于鞋类用途等是有用的。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2007/132731号

10、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编号2015/129414号

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308619号公报

12、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15-521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制造适合于外底等鞋类用部件的用途、在轻质性、热收缩性、压缩永久变形、机械强度等特性方面均衡性良好且优异的交联发泡体的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发泡体、及使用其的鞋类用部件。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发明涉及例如以下的〔1〕~〔15〕。

5、〔1〕

6、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7、满足全部的下述(a-a)、(a-b)、(a-c)及(a-d)的要件的乙烯系共聚物(a),所述乙烯系共聚物(a)为仅将乙烯、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共聚而形成的共聚物;

8、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b);和

9、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

10、(a-a)利用1h-nmr求得的每1000碳原子数的乙烯基含量在0.025~0.3个的范围内。

11、(a-b)mfr10/mfr2.16在7~20的范围内。(其中,mfr10为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10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16为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

12、(a-c)密度在0.850~0.910g/cm3的范围内。

13、(a-d)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16)在0.01~200g/10分钟的范围内。

14、〔2〕

15、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16、满足全部的下述(a-a)、(a-b)、(a-c)及(a-d)的要件的乙烯系共聚物(a)5~30质量份,所述乙烯系共聚物(a)为仅将乙烯、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共聚而形成的共聚物;和

17、满足下述(b-a)及(b-b)中的至少1个要件的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b)95~70质量份(其中,将乙烯系共聚物(a)、与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b)的合计作为100质量份);

18、(a-a)利用1h-nmr求得的每1000碳原子数的乙烯基含量在0.025~0.3个的范围内。

19、(a-b)mfr10/mfr2.16在7~20的范围内。(其中,mfr10为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10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16为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

20、(a-c)密度在0.850~0.910g/cm3的范围内。

21、(a-d)利用astm d1238的方法、在19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16)在0.01~200g/10分钟的范围内。

22、(b-a)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60~95质量%的范围内。

23、(b-b)利用jis k6395的方法、于100℃测得的门尼粘度(ml1+4)在50~120的范围内。

24、〔3〕

25、如〔1〕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乙烯系共聚物(a)、与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b)的质量比[(a)/(b)]为5/95~80/20的范围。

26、〔4〕

27、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乙烯系共聚物(a)为乙烯·1-丁烯共聚物。

28、〔5〕

29、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

30、〔6〕

31、如〔1〕或〔5〕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乙烯系共聚物(a)、与上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的质量比[(a)/(c)]为1/99~39/61的范围。

32、〔7〕

33、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发泡剂(d)、交联剂(e)、或它们的组合。

34、〔8〕

35、发泡体,其特征在于,其是使〔7〕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进行交联发泡而得到的。

36、〔9〕

37、如〔8〕所述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利用jis k6255的方法测得的回弹弹性模量为55%以上。

38、〔10〕

39、如〔8〕或〔9〕所述的发泡体,其特征在于,将发泡体在70℃环境下进行60分钟热处理后、在23℃环境下经过30分钟后的热收缩率(sh)低于3.0%。

40、〔11〕

41、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由〔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体形成的层、和由选自由聚烯烃、聚氨酯、橡胶、皮革及人造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原材料形成的层。

42、〔12〕

43、鞋类,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体或〔11〕所述的层叠体形成的。

44、〔13〕

45、鞋类用部件,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体或〔11〕所述的层叠体形成的。

46、〔14〕

47、如〔13〕所述的鞋类用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鞋类用部件为中底、内底或外底。

48、〔15〕

49、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1〕~〔7〕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进行发泡的工序。

50、发明效果

51、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制造适合于外底等鞋类用部件的用途、在轻质性、热收缩性、压缩永久变形、机械强度等特性方面均衡性良好且优异的交联发泡体的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发泡体、层叠体、及使用它们的鞋类用部件、鞋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