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应用和就地热再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05930发布日期:2024-05-09 21:5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应用和就地热再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沥青路面再生,涉及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应用和就地热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1、就地热再生是采用专用的设备对沥青路面就地进行加热、翻松,掺人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沥青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不超过6cm)的旧沥青路面面层和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一种技术。

2、迄今,关于沥青再生机理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其一是:“相容性理论”。该理论从化学热力学出发,认为沥青产生老化的原因是沥青胶质物系中各组分相容性降低,导致组分间溶度参数差增大,如能掺入一定的再生剂使其溶度参数差减小,则旧沥青即能恢复到(甚至超过)原始(新)沥青的性能;其二是:“组分调节理论”。该理论是从化学组分移行出发,认为沥青的老化过程实质为沥青组分的移行过程,即沥青中某些组分偏多、而某些组分偏少,导致沥青中各组分间比例失调,造成沥青性能下降。因此,如能通过掺加再生剂,使沥青中各组分比例再度和谐,则可达沥青再生之目的。

3、目前对沥青再生剂的研究比较多,cn101255245a公开了一种道路沥青再生剂,以所用原料总重量计,其主要以50wt%~100wt%的脱硫橡胶粉、0wt%~50wt%的重质矿物油和0wt%~10wt%的橡胶硫化组分为原料,在30℃~200℃混合搅拌0.5~3.0小时制得。该道路沥青再生剂的成本低,但废旧道路沥青再生过程中道路沥青再生剂的用量大,为废旧道路沥青的10wt%-30wt%。

4、cn101307184a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剂,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石油重油45~60%,石油树脂4.5~10.0%,高沸点芳香族溶剂油30~50%,增塑剂0.5~1.0%。该沥青再生剂用量可以有效降低老化沥青粘度、软化点,提高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实现废旧沥青再生,但其沥青再生剂的用量仍然较大约为10%。

5、现有的沥青再生剂的用量大,且二次再生效果不佳,如何提供一种用量少,且可实现二次再生的沥青再生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应用和就地热再生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再生剂,所述沥青再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60-85份、增塑剂30-40份、重油10-15份、渗透剂3-8份和表面活性剂5-10份。

4、本发明中所述沥青改质剂为减四线抽出油;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所述重油为减压重油;所述渗透剂为石油醚;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醚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3-8;最优选为1:5。

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沥青再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65-80份、增塑剂31-38份、重油11-14份、渗透剂5-8份和表面活性剂6-9份。

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沥青再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75份、增塑剂35份、重油12份、渗透剂7份和表面活性剂7份。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配方量的沥青改质剂、增塑剂、重油、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沥青再生剂。

9、在第二方面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35-140℃。

10、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沥青再生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中的应用。

11、本发明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包括厂拌热再生工程和就地热再生工程;优选为就地热再生工程。

1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喷洒所述的沥青再生剂。

13、在第四方面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1)原路面加热;

15、(2)喷洒沥青再生剂;

16、(3)路面耙松、熨平;

17、(4)再生混合料再加热;

18、(5)新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经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和高温稳定性。

21、(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使沥青实现再生的沥青再生剂的用量更少。

22、(3)同时,通过沥青二次老化再生试验可知,本发明的沥青再生剂对再生后二次老化沥青仍然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60-85份、增塑剂30-40份、重油10-15份、渗透剂3-8份和表面活性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改质剂为减四线抽出油;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所述重油为减压重油;所述渗透剂为石油醚;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65-80份、增塑剂31-38份、重油11-14份、渗透剂5-8份和表面活性剂6-9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75份、增塑剂35份、重油12份、渗透剂7份和表面活性剂7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配方量的沥青改质剂、增塑剂、重油、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沥青再生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35-140℃。

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再生剂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沥青再生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包括厂拌热再生工程和就地热再生工程。

10.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喷洒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再生剂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沥青再生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应用和就地热再生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领域,所述沥青再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沥青改质剂60‑85份、增塑剂30‑40份、重油10‑15份、渗透剂3‑8份和表面活性剂5‑10份。所述应用为所述沥青再生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中的应用,所述就地热再生方法,包括喷洒前述沥青再生剂的步骤。本发明制备的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和高温稳定性。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使沥青实现再生的沥青再生剂的用量更少,同时,通过沥青二次老化再生试验可知,本发明的沥青再生剂对再生后二次老化沥青仍然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远新,张力文,高日文,张玉鹏,朱海江,黄鹏飞,李晓东,张洛川,林东伟,张晓明,张子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