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7084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肌醇和磷酸盐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1、肌醇(inositol)化学名:环己六醇,是高等动物体内所需的重要维生素。肌醇能促进脂肪的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也用作抗脂肪肝药物,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炎、胆固醇过高、脂肪过多及血管硬化症。肌醇除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外,如肌醇片、肝醇、舒肝片等,还作为医药中间体,制成许多药物,如烟酸肌醇脂、脉通、抗癌药紫杉醇等。

2、玉米浸泡水是湿法生产玉米淀粉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其中植酸含量1-2%。从玉米浸泡水中回收植酸,再经水解,可以生成肌醇及不同的磷酸盐类。以植酸钙为原料进行水解时,水解产物是肌醇和磷酸钙,由于磷酸钙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可以通过板框过滤去除,实现磷酸钙与肌醇的分离;而以植酸钾或植酸钠为原料进行水解,水解产物是肌醇与磷酸钠盐或磷酸钾盐,由于磷酸钠盐、钾盐与肌醇溶解度相近,无法通过溶解度差异与肌醇分离。模拟移动床色谱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纯化手段,近年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肌醇与可溶性磷酸盐已有报道,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树脂处理量低、流动相用量大、分离效果不理想、料液浓缩成本高等缺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该分离方法在保证分离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树脂处理量,降低了流动相用量,降低了料液浓缩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水解液经闪蒸、过滤,收集的滤液调ph、控温后再进入树脂柱,收集的流出液备用;

5、(2)取步骤(1)中所述流出液,经过脱气处理、过滤,收集的滤液备用;

6、(3)取步骤(2)中所述滤液,进入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进行中分离,控制色谱柱内的填料树脂粒径、以及色谱柱的高径比,控制进料顶盐及进水排肌醇的速度、循环分配速度、进水排磷酸盐速度,经过分离后分别收集磷酸盐相和肌醇相。

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闪蒸处理的水解液的进料温度为160-180℃,进料压力为0.6-0.8mpa,闪蒸处理后的水解液温度为80-90℃,固含量为18-25wt%。

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采用滤布孔径600-800目的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

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滤液调ph至3-4,控制温度在70-80℃,所述滤液按照1-2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中,所述树脂柱内填充有粒度8-20目、表观密度为0.65-0.75g/cm3的活性炭颗粒。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过滤时采用孔径1-5μm的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色谱柱的填料为均粒钾型阳离子树脂,且所述树脂的粒径500±50μm,均一系数<1.1;所述色谱柱的高径比为1-1.5:1。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进料量为单柱树脂体积的10-15%v/v。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控制进料顶盐及进水顶肌醇的速度为2-3bv/h,运行周期为3-5min。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控制循环分配速度为4-5bv/h,运行周期为5-7min;所述进水排盐速度为1-2bv/h,运行周期4-6min。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以植酸钾水解液为原料,经过闪蒸降温、过滤后收集的滤液再调ph,控温后再进入树脂柱内,经过树脂吸附脱色处理后,将流出液经过脱气、过滤处理,收集的滤液再进入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进行分离,控制色谱柱内的填料树脂粒径、以及色谱柱的高径比,控制进料顶盐及进水排肌醇的速度、循环分配速度、进水排磷酸盐速度,经过分离后分别收集磷酸盐相和肌醇相。该工艺方法,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树脂的处理量,降低了流动相用量,降低了浓缩成本,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闪蒸处理的水解液的进料温度为160-180℃,进料压力为0.6-0.8mpa,闪蒸处理后的水解液温度为80-90℃,固含量为18-2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滤布孔径600-800目的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滤液调ph至3-4,控制温度在70-80℃,所述滤液按照1-2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中,所述树脂柱内填充有粒度8-20目、表观密度为0.65-0.75g/cm3的活性炭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过滤时采用孔径1-5μm的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色谱柱的填料为均粒钾型阳离子树脂,且所述树脂的粒径500±50μm,均一系数<1.1;所述色谱柱的高径比为1-1.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料量为单柱树脂体积的10-15%v/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进料顶盐及进水顶肌醇的速度为2-3bv/h,运行周期为3-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循环分配速度为4-5bv/h,运行周期为5-7min;所述进水排盐速度为1-2bv/h,运行周期4-6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肌醇和磷酸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肌醇与磷酸二氢钾色谱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解液经闪蒸、过滤,收集的滤液调pH、控温后再进入树脂柱,收集的流出液备用;(2)取流出液,经过脱气处理、过滤,收集的滤液备用;(3)取滤液,进入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进行中分离,控制色谱柱内的填料树脂粒径、以及色谱柱的高径比,控制进料顶盐及进水排肌醇的速度、循环分配速度、进水排磷酸盐速度,经过分离后分别收集磷酸盐相和肌醇相。该工艺方法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树脂的处理量,降低了流动相用量,降低了浓缩成本,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朱理平,杜国营,崔鑫,何报春,曲松杰,张成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