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951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的精制提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水溶液中不是解离状态的表面活性剂称之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组成亲水基团(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亲油基团(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醇、烷基或芳基)、脂键、醚键。其毒性小、溶血作用较小,化学上不解离;不易受电解质,ph值得影响;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广泛应用于外用、口服制剂和注射剂。

2、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活性氢的醇、酚、酸、胺、酰胺、硫醇一类的疏水化合物与环氧乙烷发生开环逐级加成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市场上生产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剂主要采用的使常规的强碱催化剂如:koh,naoh、naoch3、ch3ch2ona,广泛用于脂肪醇、脂肪酸、脂肪酰胺、蓖麻油等原料的乙氧基化。聚氧乙烯蓖麻油主要作为紫杉醇注射液起到增溶剂,目前上紫杉醇注射液存在溶解度低、聚氧乙烯蓖麻油引起不良反应。在注射液前,常使用阳离子树脂对聚氧乙烯蓖麻油进行预处理,阳离子树脂主要起到离子交换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体系里的催化剂残留,增加注射液的稳定性。使用离子交换会产生大量固废,不够环保,树脂活化步骤繁琐,需要使用大量水和溶剂,增加溶剂回收处理。在用koh作为催化剂,有少量水存在下,蓖麻油在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发生烷氧基化反应生成酯,释放的蓖麻油酸破坏了官能团,多元醇中的游离酸在发泡过程中,使泡沫散发脂肪腐败的恶臭,对人体健康有害。

3、本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利用脂肪酸盐在特定溶剂中不溶解性质,去除体系的游离脂肪酸,精制后产品钾钠离子能有效降低。工艺简单,所得产品主要应用在紫杉醇等注射液中,增加注射液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利用脂肪酸盐在特定溶剂中不溶解的性质,去除体系里的游离脂肪酸。精制后的产品,可以降低催化剂引入的钾钠离子以及原料带来的游离脂肪酸。该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品主要应用在紫杉醇等注射液中,增加其稳定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以聚合后的粗制品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溶剂和硅藻土,保温搅拌吸附,所得滤液通过精密过滤,过滤完脱除溶剂得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35蓖麻油、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

6、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醇。

7、优选地,所述溶剂的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1~5倍。

8、优选地,所述硅藻土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1%~3%。

9、优选地,所述搅拌吸附温度为20~50℃,搅拌吸附时间为1~4小时。

10、优选地,所述精密过滤材质为0.45μm聚四氟乙烯。

11、优选地,所述脱除溶剂温度为30℃~60℃。

12、优选地,所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由初始1%降至未检出。

13、优选地,所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钾钠离子含量由初始180ppm降至100ppm以下。

1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方法在于通过脂肪酸盐在特定溶剂里不溶解的性质,从而利用溶剂和硅藻土去除粗制品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里的游离脂肪酸,得到精制后的产品,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催化剂引入的钾钠离子以及原料反应带来的游离脂肪酸。该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品纯度高,主要应用在紫杉醇注射液等中,增加其稳定性。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35蓖麻油、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吸附温度为20~50℃,搅拌吸附时间为1~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过滤材质为0.45μm聚四氟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除溶剂温度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由初始1%降至未检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钾钠离子含量由初始180ppm降至100ppm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聚合后的粗制品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溶剂和硅藻土,保温搅拌吸附,所得滤液通过精密过滤,过滤完脱除溶剂得到精制后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利用脂肪酸盐在特定溶剂中不溶解性质,去除体系的游离脂肪酸,精制后产品钾钠离子能有效降低。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所得产品主要应用在紫杉醇等注射液中,增加注射液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厚天,胡承,张轩,徐璠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