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黄铜表面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除油剂是以水基质的有机与无机化学品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是利用“乳化”“皂化”原理而研制的新型工业除油剂。在金属加工、食品、纺织、交通、船舶、建筑、电器、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虽然清洗的表面基质不尽相同,但清洗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恢复基质表面的洁净度及保持基质表面的完整性。中国专利CN102108321A公开了一种金属除油剂,该除油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和缓蚀剂,其中所述缓蚀剂包括重量比为10-1∶1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本发明还提供了将金属材料浸渍在除油剂中进行超声除油,时间为1-3min,除油剂温度为50-80℃,所述除油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剂。该专利的除油剂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的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对金属没有腐蚀性,同时除油剂的配方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中国专利CN1730729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加工业前处理除油脱脂的生物除油剂及其处理金属表面油污的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油污处理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将除油与分解油污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工艺作为一个工艺来研究的思想。本发明的工程师们经过长期的艰苦攻关,首次成功研制出了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嗜油微生物菌种的新型生物除油剂。含有嗜油微生物的生物除油剂不但能够将油污从金属表面剥落下来,而且同时还能将油污分解,从而实现了将除油与分解油污作为一个工艺来处理的目的。该专利的生物除油剂应用于重污染行业的油污处理,跟现有的化学除油剂、溶剂型除油剂相比,具有节能、降耗、减污、环保等显著优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除油剂除油时间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所述除油剂包括40-100重量份油酸、3-15重量份硼砂、100-300重量份元明粉、5-18重量份的硫脲、6-40重量份的缓蚀剂、2-10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3-12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8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300-10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油酸、5-10重量份硼砂、200-250重量份元明粉、6-10重量份的硫脲、7-20重量份的缓蚀剂、4-8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5-10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6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400-6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缓蚀剂为氨基磺酸缓蚀剂、柠檬酸缓蚀剂和Lan-826多用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黄铜防锈剂为磷酸三钠。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40-100重量份油酸、3-15重量份硼砂、100-300重量份元明粉、5-18重量份的硫脲、6-40重量份的缓蚀剂、2-10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3-12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8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300-10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油酸、5-10重量份硼砂、200-250重量份元明粉、6-10重量份的硫脲、7-20重量份的缓蚀剂、4-8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5-10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6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400-6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缓蚀剂为氨基磺酸缓蚀剂、柠檬酸缓蚀剂和Lan-826多用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黄铜防锈剂为磷酸三钠。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黄铜表面除油剂不仅除油时间短,对黄铜腐蚀小,而且气泡量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所述除油剂包括40-100重量份油酸、3-15重量份硼砂、100-300重量份元明粉、5-18重量份的硫脲、6-40重量份的缓蚀剂、2-10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3-12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8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300-10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油酸、5-10重量份硼砂、200-250重量份元明粉、6-10重量份的硫脲、7-20重量份的缓蚀剂、4-8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5-10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6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400-600重量份的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铜表面除油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40-100重量份油酸、3-15重量份硼砂、100-300重量份元明粉、5-18重量份的硫脲、6-40重量份的缓蚀剂、2-10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3-12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8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300-10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油酸、5-10重量份硼砂、200-250重量份元明粉、6-10重量份的硫脲、7-20重量份的缓蚀剂、4-8重量份的黄铜防锈剂、5-10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6重量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400-600重量份的水。缓蚀剂是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例如,缓蚀剂为氨基磺酸缓蚀剂、柠檬酸缓蚀剂和Lan-826多用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黄铜加工件在生产加工及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生锈,这就需要使用防锈油在黄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黄铜锈蚀的化学品。所谓锈是由于氧和水作用在黄铜表面生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混合物,铜锈是绿色的。机械在运行和贮存中很难不与空气中的氧、湿气或其它腐蚀性介质接触,这些物质在黄铜表面将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要防止锈蚀就得阻止以上物质与黄铜接触,所述黄铜防锈剂可以为磷酸三钠。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将50重量份油酸、12重量份硼砂、200重量份元明粉、10重量份的硫脲、20重量份的氨基磺酸缓蚀剂、6重量份的磷酸三钠、10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6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5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1。实施例2将100重量份油酸、15重量份硼砂、300重量份元明粉、18重量份的硫脲、40重量份的Lan-826多用缓蚀剂、10重量份的磷酸三钠、12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0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2。实施例3将40重量份油酸、3重量份硼砂、100重量份元明粉、5重量份的硫脲、6重量份的柠檬酸缓蚀剂、2重量份的磷酸三钠、3重量份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的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和3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3。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硼砂,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D1。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D2。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硫脲,得到黄铜表面除油剂D3。测试实施例将规格为100mm×50mm×0.5mm的黄铜片进入机油和黄油混合物中然后取出放入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45℃的除油剂中,以黄铜片表面光亮为标准,计算除油时间,具体数据见表1。除油剂的腐蚀率的测量采用失重法(GB10124-88,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将试片在使用前称重为A0,在除油液中浸泡2h,浸泡结束后,从溶液中取出试片,用自来水冲洗,再经丙酮漂洗后吹干,于干燥器中恒重后称重为A,腐蚀率的计算公式:X=A0-A/A0×100%,X为失重率(%),具体数据见表1。将黄铜片的表面滴一滴除油剂,放置12小时,观察有无锈斑形成,具体数据见表1。按照GB/T7462-94,Ross-Miles仪测试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待测表面活性剂浓度均为0.05%,记录5min后的泡沫量,具体数据见表1,泡沫越少代表性能越好,对洗涤干扰越小。表1黄铜表面除油剂123D1D2D3除油时间,分钟6104161125失重率,%0.30.50.10.51.10.4有无锈斑无无无无有无气泡量,毫升3337314513189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黄铜表面除油剂不仅除油时间短,对黄铜腐蚀小,而且气泡量少。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