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可膨胀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可剥离漆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96030发布日期:2024-04-30 17: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可膨胀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选自气密性单体丙烯腈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烯属可聚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单体的添加量占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发泡剂的质量和的20%-90%,优选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腈类单体包含α-氯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富马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巴豆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属可聚类单体包含卤代乙烯、偏二卤乙烯、二卤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含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包含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乙二醇酯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1-5%,优选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采用固体升华性发泡剂,优选碘、萘、钨、樟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量占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发泡剂的质量和的10%-30%,优选占15%-25%。

7.一种可剥离漆膜,包含如下成分:树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热可膨胀发泡微球、水、分散剂、消泡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玻璃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剥离漆膜包含以下组成:水性热塑性树脂25-30wt%,水性热固性树脂35-40wt,热可膨胀微球的含量为10-25wt%,分散剂1-10wt%、消泡剂1-10wt%,水5-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剥离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热塑性树脂包含脂肪族聚氨酯、线性热塑性聚氨酯、高弹性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丙烯酸树脂包含脂肪族丙烯酸树脂、芳香族类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剥离漆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可膨胀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可剥离漆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可膨胀微球包括聚合物树脂外壳以及包含在壳层里面的芯材组成,所述外壳包含丙烯腈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烯属可聚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备而成,本发明的芯材,低温时微球不膨胀,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微球迅速膨胀,当冷却后微球萎缩,加热又能重复利用,将该微球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漆膜中,可以实现漆膜的剥离可回收,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残次品漆膜的剥离,降低了成品,提高了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聪,秦佃斌,郑从光,纪学顺,鲁航,陈佳乐,刘广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