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2196发布日期:2023-12-21 19:2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菜籽榨油,特别的涉及一种新型光电炒锅。


背景技术:

1、菜籽油的炒制通过清洗、热榨炒料、榨油、粗滤、冷滤到成品等步骤,现有采用红外线加热管发出的远红外光波进行加热,快速对物料温度进行精准调节并提高出油率,红外线传递的热能形式是辐射传热,使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易挥发的物质和水分挥发掉,达到了加热、干燥的目的。但是在产品炒制时。由于产品不同位置(照射高度、照射角度的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均匀,加热效果不够充分。

2、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光电炒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光电炒锅,改善了产品不同位置(照射高度、照射角度的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均匀,加热效果不够充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端,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固定架的内侧;其中,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端的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内顶壁。

3、优选的,所述晃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的底盘,所述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倾斜齿环,所述倾斜齿环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盘上端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倾斜齿环啮合连接的环形齿,启动电机将会通过定位环带动转动柱沿着倾斜齿环的表面进行转动,同时在环形齿的作用下,将会配合倾斜齿环令转动柱进行自转,且将会使得转动柱带动搅拌组件围绕电机进行旋转,使得搅拌组件内部物料可以进行晃动,保障物料受热均匀。

4、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柱上端的圆形炒锅,所述圆形炒锅的表面连接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下端斜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圆形炒锅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红外锅盖,所述红外锅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内顶壁,通过转动柱的转动将会带动圆形炒锅进行转动,通过圆形炒锅的转动将会带动内部物料进行动作,同时由于圆形炒锅带动物料进行工作的时候,将会使得红外锅盖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转动盘转动于固定架的内顶壁,且转动盘的转动中心与电机的转动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5、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上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转动柱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与滚动槽的内壁接触,其中转动柱的表面下端与倾斜齿环的竖直表面接触,当转动柱进行动作时,将会通过滚珠在滚动槽的内部进行同步运动,同时滚珠将会对转动柱的下端进行托持与稳定状态的效果。

6、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开设有转动环槽,所述转动环槽的内壁与定位环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开设的转动环槽使得转动柱在进行转动的时候,将会令定位环的内壁将会在转动环槽的内壁进行转动。

7、优选的,所述红外锅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下端与圆形炒锅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红外锅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曲杆,红外锅盖的下端设置为红外线石英加热管,当圆形炒锅进行自传的时候,将会通过搅拌板对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搅拌效果。

8、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相邻所述固定曲杆并延伸至相邻所述固定曲杆外部,推力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圆形炒锅的表面,其中圆形炒锅的下端与螺纹套固定连接,通过螺纹杆另一端穿过固定曲杆并与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达到在红外锅盖通过固定曲杆在螺纹杆配合螺纹套使得推力轴承的下端将会进行转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混合机构,能够在混合机构的作用下,对需要进行加热的物料均匀搅拌操作,相对于传统装置产品不同位置(照射高度、照射角度的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均匀,加热效果不够充分,该装置达到了启动电机通过转动柱带动圆形炒锅进行转动,使得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晃动混合,且在搅拌组件进行动作的时候,将会对的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搅拌与混合,从而使物料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混合,进而避免了物料加热效果不充分的情况。

11、2、通过设置搅拌组件,能够在xxx的作用下,对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晃动的同时,辅助内部物料进行混合搅拌,该装置达到了通过搅拌板对内部物料进行辅助搅拌,同时在圆形炒锅进行晃动的同时将会使得红外锅盖将会较为紧密地贴合在圆形炒锅的断口处,配合圆形炒锅的运行保障内部物料不会出现泄露。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组件(31)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的底盘(311),所述底盘(3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倾斜齿环(312),所述倾斜齿环(31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盘(311)上端的电机(313),所述电机(31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环(314),所述定位环(31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15),所述转动柱(3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倾斜齿环(312)啮合连接的环形齿(3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柱(315)上端的圆形炒锅(321),所述圆形炒锅(321)的表面连接有推力轴承(326),所述推力轴承(326)下端斜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328),所述圆形炒锅(3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红外锅盖(324),所述红外锅盖(3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23),所述电动推杆(323)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盘(322),所述转动盘(322)转动连接于固定架(2)的内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11)的上端开设有滚动槽(318),所述转动柱(31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珠(317),所述滚珠(317)的表面与滚动槽(318)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15)的表面开设有转动环槽(319),所述转动环槽(319)的内壁与定位环(314)的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锅盖(3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25),所述搅拌板(325)的下端与圆形炒锅(321)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红外锅盖(3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曲杆(3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2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9),所述螺纹杆(329)的一端贯穿至相邻所述固定曲杆(327)并延伸至相邻所述固定曲杆(327)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菜籽榨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光电炒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端,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固定架的内侧;其中,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端的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内顶壁;通过设置混合机构,能够在混合机构的作用下,启动电机通过转动柱带动圆形炒锅进行转动,使得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晃动混合,且在搅拌组件进行动作的时候,将会对的圆形炒锅内部物料进行搅拌与混合,从而使物料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混合,进而避免了物料加热效果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石金梅,唐国永,翟辉智,何昊,马文林,何世祥,辛富元,吴杰,张海博,黄凤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