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采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6621发布日期:2024-04-25 10:0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螺旋藻采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旋藻生产,特别涉及螺旋藻采收系统。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螺旋藻在户外棚内养殖池养殖过程中、及采收输送过程中,螺旋藻液内难免会混入沙土、树叶、蚊虫等杂质;对养殖好的螺旋藻采收过程中,通常采用离心泵打到斜筛上,通过旋转喷淋头对斜筛上的螺旋藻进行冲洗,细沙等杂质穿过斜筛,而筛上的螺旋藻液流入斜筛下方的平筛内,进一步过滤掉螺旋藻液中携带的杂质;然后再经过滤水、输送、干燥、筛分和包装以制备螺旋藻粉。

2、由于螺旋藻液内混有不同大小颗粒的沙土,细沙由斜筛及平筛过滤掉,但是颗粒较大的沙土会随螺旋藻进入后续工序,不仅影响最终的螺旋藻产品质量,而且长期采收中,较大颗粒的沙土会对斜筛和平筛造成磨损,导致更换频繁,增加成本;生产中对真空带式过滤机滤水后的螺旋藻浆取样,并经显微镜观察发现,螺旋藻浆中仍混有白色小虫、杂草等微小杂质,如此会导致生产的螺旋藻粉产品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螺旋藻产品质量的螺旋藻采收系统。

2、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螺旋藻采收系统,其包括沉淀池、中间池、旋流器、斜筛、平筛、真空带式过滤机和置于所述真空带式过滤机的上料端上方的直排振动筛;所述沉淀池连通有藻液采收通道,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中间池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中间池的出液口通过采收泵与所述旋流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旋流器的出液口与出藻总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出藻总管上连通有若干个置于所述斜筛的最高位上方的出藻支管;所述斜筛的最低位置于所述平筛的上方,所述平筛的出液口置于缓冲槽的上方;所述缓冲槽的出液口与输送泵的进口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直排振动筛的进料口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直排振动筛的筛网下方的壳体内固定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托盘上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直排振动筛的筛网底部活动接触的弹力球。

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螺旋藻液经藻液采收通道流入沉淀池内,重量较重的大颗粒杂质沉淀在池底;通过采收泵使中间池内的螺旋藻液沿旋流器的切线方向送入旋流器内,通过旋流器将较大颗粒的沙石与螺旋藻液进行分离,其中较大颗粒的沙石从旋流器的底部排出,而螺旋藻液进入出藻总管内,经出藻支管流入斜筛上,以此分离出螺旋藻液内的较大颗粒沙石,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对斜筛和平筛造成磨损,减少更换频次。

5、通过直排振动筛将螺旋藻液中的小虫、杂草等杂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杂质从筛上的出口排出,获得的螺旋藻粉产品中没有白色小虫等杂质,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螺旋藻采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沉淀池、中间池、旋流器、斜筛、平筛、真空带式过滤机和置于所述真空带式过滤机的上料端上方的直排振动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采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排振动筛的筛网下方的壳体内固定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托盘上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直排振动筛的筛网底部活动接触的弹力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采收系统,其包括沉淀池;沉淀池连通有藻液采收通道,中间池的出液口通过采收泵与旋流器的进口连通,缓冲槽的出液口与输送泵的进口连通,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直排振动筛的进料口连通。优点:螺旋藻液经藻液采收通道流入沉淀池内,重量较重的大颗粒杂质沉淀在池底;通过旋流器将较大颗粒的沙石与螺旋藻液进行分离,以此分离出螺旋藻液内的较大颗粒沙石,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直排振动筛将螺旋藻液中的小虫、杂草等杂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杂质从筛上的出口排出,获得的螺旋藻粉产品中没有白色小虫等杂质,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彬,张琪,祁俊玲,白双双,王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尔多斯市正屹藻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