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液化降解优势菌组配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7906951发布日期:2024-05-09 21: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液化降解优势菌组配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液化降解优势菌组配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具有产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若未经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影响部分生物的正常生活。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存在缺陷,生物处理法成本低且效率高,但微生物往往无法直接利用餐厨垃圾中的大分子物质。因此,将餐厨垃圾液化后可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有利于后续的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开发能够快速降解液化餐厨垃圾的方法是餐厨垃圾高效处理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液化降解优势菌组配及其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势菌组配,所述组配菌包括不解糖假苍白杆菌、粪产碱杆菌、解淀粉类芽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水氏鞘氨醇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烟田土鞘氨醇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腐殖土鞘氨醇杆菌,拉丁文为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alcaligenes faecalis、paenibacillusamylolyticus、serratia marcescens、sphingobacterium mizutaii、bacillus subtilis、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bacillus cereus、sphingobacterium tabacisoli、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phingobacterium humi。

4、本发明中,组配菌中各类菌株可通过常规分离筛选手段获得。

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组配菌在降解液化餐厨垃圾中的应用。

6、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由11种细菌的单菌富集液混合而成。

7、所述单菌富集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牛肉膏3.0g/l,蛋白胨10.0g/l,nacl 5.0g/l,ph 7.2~7.4。

8、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种11种细菌的初始生物量均为0.01~0.03g/l,混合后总初始生物量为0.11~0.33g/l。

9、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在降解餐厨垃圾时,餐厨垃圾一体化液化装置的自来水喷淋时间为120s,间隔时间为10min

10、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在降解餐厨垃圾时,餐厨垃圾一体化液化装置的菌液加药时间为20s,间隔时间为3h

11、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在降解餐厨垃圾时,餐厨垃圾一体化液化装置的垃圾搅拌时间为5min,间隔时间为5min

12、作为优选,所述组配菌在降解餐厨垃圾时,餐厨垃圾一体化液化装置的处理温度为30~45℃。

13、保藏说明

14、生物材料1

15、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不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asaccharolyticum)。

16、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1。

1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18、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1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20、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21、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2。

22、生物材料2

23、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

24、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2。

25、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26、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2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28、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29、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3。

30、生物材料3

31、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xylosoxidans)。

32、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3。

33、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34、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35、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36、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37、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4。

38、生物材料4

39、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解淀粉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amylolyticus)。

40、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4。

41、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42、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43、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44、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45、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5。

46、生物材料5

47、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48、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14。

4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50、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51、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52、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53、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6。

54、生物材料6

55、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烟田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tabacisoli)。

56、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15。

5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58、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5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60、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61、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7。

62、生物材料7

63、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64、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18。

65、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66、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6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68、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69、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8。

70、生物材料8

71、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

72、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20。

73、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74、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75、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76、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77、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49。

78、生物材料9

79、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腐殖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humi)。

80、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25。

81、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82、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83、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84、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85、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50。

86、生物材料10

87、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水氏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izutaii)。

88、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26。

8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90、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91、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92、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93、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51。

94、生物材料11

95、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96、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hl-27。

9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98、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9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100、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3年05月23日。

101、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7452。

10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液化餐厨垃圾的复合菌及其应用,所述复合菌包括11种细菌,分别为不解糖假苍白杆菌、粪产碱杆菌、解淀粉类芽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水氏鞘氨醇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烟田土鞘氨醇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腐殖土鞘氨醇杆菌,拉丁文为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alcaligenesfaecalis、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serratia marcescens、sphingobacterium mizutaii、bacillus subtilis、achromobacterxylosoxidans、bacillus cereus、sphingobacterium tabacisoli、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phingobacterium humi。保种号分别为cgmccno.27442、cgmccno.27443、cgmccno.27445、cgmccno.27448、cgmccno.27451、cgmccno.27452、cgmccno.27444、cgmccno.27446、cgmccno.27447、cgmccno.27449、cgmccno.27450。利用本发明的复合菌处理餐厨垃圾,在实际中试应用中,复合菌对餐厨垃圾仍可实现较好的持续的降解效果,一周内垃圾减量率可达到99.78%。该复合菌培养条件易于实现和控制,能够有效降解并液化餐厨垃圾,对于餐厨垃圾的高效处理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