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上光蜡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78783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材上光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是用于对各种石材进行防护上光的石材上光腊。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中花岗岩、大理石等各种石材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物的内外墙壁以及地面的装修领域之中。所以,石材上光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多孔性物质——石材,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用途是多方面的。比如墙面、地坪、柜台、家具。所以,石材经常会受到外力的影响。上光腊是其保护品,自然免不了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保护石材免受或者少受影响,作为石材上光腊必须具备较好的抗外力作用。
天然石材的材质结构存在着细小的裂纹和微孔(用放大镜看的比较清楚)。在进行镜面抛光后,由于细小裂纹和微孔的光反射方向跟平面的光反射方向不一致,从而导致石材表面磨光的部位光度不佳。细小裂纹和微孔的存在又容易受到有害气体或液体的侵害而导致石材表面过早老化或者被污染而失去原有光度和色彩,进而失去石材物品的高档装饰效果。
以前的上光腊不是专一针对石材的特征而设计的。用于木地板、家具的软质、渗透力小的普通上光腊移用于石材时,它只附着在石材表面而不能与石材表面的微孔相结合,以至于在石材表面表现出不够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石材表面的微孔里含有少量水分从而造成腊膜在石材表面容易脱落或者渗透不进去从而与石材面层结合不在一起。以前的这种上光腊涂于石面前,石面必须无水分或者完全干燥后才能粘附于石面,在用绒布反复擦拭后才能表现出光度。
以前的配方中采用了低熔点和低硬度的软质光亮组分,所以容易受气温(30℃-38℃的气温)的影响,从而不容易显示出光亮效果(即擦拭后不易亮);耐磨性能也比较差,容易受灰尘影响而失去应有的光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渗入多孔性石材的表层,待其挥发组分挥发完之后,光亮组分牢固地结合在多孔性石材的微孔内和表层,通过打磨或专用的金属棉磨擦后可以显现出耐磨、抗污、抗酸碱之光亮的石材上光腊。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材上光腊,包括光亮组分和挥发组分,其特征在于a)光亮组分由微晶腊、聚乙烯腊、褐煤腊和硬脂酸组成;光亮组分占总重量的15%~32%;b)挥发组分由四氯乙烯和脂肪烃类化合物组成;挥发组分占总重量的68%~85%。
所述的石材上光腊,可以加入适量的染料。加入染料的种类和多少要根据所需的颜色种类和颜色深浅而定。关于如何把握“适量”的程度,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纯黑色石材,本发明给出一种具有较高着色力的色素颜料——高色素碳黑微粉。高色素碳黑微粉添加入石材上光腊中具有很好的着色性和增加上光腊的光泽效果。即便是光泽不太好的高硬度上光腊,一旦加入了占光亮组分8%-20%的高色素碳黑微粉,原有光度可以大大的提高。高色素碳黑微粉对加入的黑色染料具有较高的吸附性,故本发明中的黑色上光腊为纯黑色膏状物。
微晶腊应该是高熔点微晶腊,熔点一般在70℃以上,80℃以上更优。
硬脂酸可以使用SA1801#,也可以使用其它等效的品种。
脂肪烃类化合物可以是120号溶剂油,也可以是其它等效的品种。
四氯乙烯也称作全氯乙烯。特别指出,四氯乙烯不等同于三氯乙烯、二氯乙烷或三氯甲烷。
使用四氯乙烯的优点在于①四氯乙烯本身具有对于配方光亮组分溶解度高,挥发速度合乎于涂腊后快速干燥,利于提高施工速度;②四氯乙烯具有密度大(20℃/4℃)1.6226g/ml,是水的密度的1.6倍。溶解了光亮组分后,由于整体上光腊密度较大,即便是在石材微孔内部残余有少量的水分,也不会影响上光腊的进入以及与材质的结合;③四氯乙烯具有不溶于水、耐水解、不燃烧以及性质稳定的特点。所以,四氯乙烯的加入,对于上光腊的储存、运输和施工较为安全;④由于四氯乙烯对各种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所以,四氯乙烯对于已用普通地板上光腊处理过的石材表面的不理想旧腊层有脱起作用。这易于上光腊与材质的重新结合,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护理和上光效果;⑤四氯乙烯对染料具有较高的溶解度。用四氯乙烯溶解各色染料以用于针对不同色彩的大理石而使用对应的颜料,从而起到增强原有石材的色彩,进而提高装饰效果。
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4%~84%,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84%,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3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6%~27%。
在上述光亮组分的基础上,还可以给出一个较小范围的取值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43%~56%,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7%~50%,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3%~1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2%~25%。
我们下面列举几个配方的事例实例一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43%,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7%,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2%。总和是100%。
实例二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56%,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4%,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3%,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7%。总和是100%。
实例三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84%,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6%。总和是100%。
实例四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5%,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50%,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5%。总和是100%。
实例五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4%,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3%,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3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5%。总和是100%。
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10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0%~70%。
在上述挥发组分的基础上,还可以给出一个较小范围的取值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9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10%~50%。
我们下面列举几个配方的事例实例一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总和是100%。
实例二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7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30%。总和是100%。
实例三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9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10%。总和是100%。
实例四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75%,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25%。总和是100%。
实例五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10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0%。总和是100%。
微晶腊应该是高熔点、高硬度、高光泽的微晶腊,比如80#、85#或90#微晶腊。80以上牌号(微晶腊的牌号也是微晶腊的熔点)的微晶腊熔点高、硬度好、光泽较好。
聚乙烯腊硬度大、熔点高(110℃)、抗污力强,光泽性好,气温在50℃-60℃下,光泽性能也不受损。黑色石材在夏季的太阳照耀下可以达到50℃-60℃。
褐煤腊附着力特别强,表面极强,硬度大于80#微晶腊和聚乙烯腊的硬度,与聚乙烯腊和80#微晶腊一起光泽较好,是价格昂贵的巴西棕榈的光泽代用品。
硬脂酸是上光腊光亮组分中的光亮助剂。
120号溶剂油在本产品中起到调节挥发组分重量的挥发速度,同时也起到一些溶解光亮组分重量的作用。
以上给出的实例充分说明本发明的石材上光腊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石材的不同要求进行对光亮组分中的每种原材料进行调配以达到理想的性能。通过对挥发组分重量的数据调整以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和制造出优质价廉的产品,从而保障市场的需求。
生产方法在本领域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浅色石材使用的石材上光腊,将光亮组分加热至1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其加入四氯乙烯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60℃-80℃时,加入脂肪烃类化合物,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时分装;针对黄色、红色或绿色石材上光腊,可以把染料随四氯乙烯一起加入;针对深黑色石材,染料和高色素碳黑微份应该与四氯乙烯一起加入,搅拌均匀后降温到38℃-45℃时再搅拌10分钟后分装。
本申请文件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作出了清楚、可行和完整的描述。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文件的技术教导,并且运用处理本技术领域常用技术问题的已有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够实现本发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体现出下述技术效果①本发明用于石材具有渗透性能好;挥发组分挥发之后,光亮组分与结合较好,不会造成脱落;②可以提高石材光度色泽,使其达到理想效果;③抗水性能、抗灰尘性能、抗有害气体和液体性能以及抗磨损性能均是现有上光腊所无法比拟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取80#微晶腊12.9公斤、聚乙烯腊5.1公斤、褐煤腊5.4公斤、SA1801#硬脂酸6.6公斤、四氯乙烯49公斤和120号溶剂油21公斤,另取黑色染料0.04公斤和高色素碳黑微粉2.4公斤;
生产方法在本领域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将光亮组分加热至1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其加入已经加好染料和高色素碳黑微粉的四氯乙烯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60℃-80℃时,加入脂肪烃类化合物120号溶剂油,搅拌均匀,降温到38℃-45℃时再搅拌10分钟后即制得用于黑色石材的黑色上光腊,随后进行分装。
实施例二取90#微晶腊16.8公斤、聚乙烯腊4.2公斤、褐煤腊0.9公斤、SA1801#硬脂酸8.1公斤、四氯乙烯63公斤和120号溶剂油10公斤,另取绿色染料0.04公斤;生产方法在本领域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将光亮组分加热至1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其加入已经加入绿色染料的四氯乙烯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60℃-80℃时,加入脂肪烃类化合物120号溶剂油,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时分装即可制得绿色石材专用的绿色石材上光腊。
注在40℃-50℃时,合成好的石材上光腊为液体,适宜灌装,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变为膏状半固体物。
实施例三取85#微晶腊6公斤、聚乙烯腊3.25公斤、褐煤腊9.5公斤、SA1801#硬脂酸6.25公斤、四氯乙烯45公斤和120号溶剂油30公斤,另取红色染料0.06公斤;生产方法在本领域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将光亮组分加热至1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其加入四氯乙烯中搅拌均匀,把红色染料随四氯乙烯一起加入,待温度降至60℃-80℃时,加入脂肪烃类化合物120号溶剂油,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时即得红色石材上光腊,然后分装。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下,并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多种改变、修改或者替换。然而,这些改变、修改或者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石材上光腊,包括光亮组分和挥发组分,其特征在于a)光亮组分由微晶腊、聚乙烯腊、褐煤腊和硬脂酸组成;光亮组分占总重量的15%~32%;b)挥发组分由四氯乙烯和脂肪烃类化合物组成;挥发组分占总重量的68%~85%;c)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4%~84%,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84%,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0%~3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6%~27%;d)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10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上光腊,其特征在于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43%~56%,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7%~50%,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3%~1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2%~25%;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50%~9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上光腊,其特征在于在光亮组分中,微晶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43%,聚乙烯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7%,褐煤腊占光亮组分重量的18%,硬脂酸占光亮组分重量的22%;在挥发组分中,四氯乙烯占挥发组分重量的70%,脂肪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组分重量的30%。总和是10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石材上光腊,其特征在于可以加入适量的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材上光腊,其特征在于可以加入占光亮组分8%-20%的高色素碳黑微粉。
6.一种石材上光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本领域常规生产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浅色石材使用的石材上光腊,将光亮组分加热至1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其加入四氯乙烯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60℃-80℃时,加入脂肪烃类化合物,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时分装;针对黄色、红色或绿色石材上光腊,可以把染料随四氯乙烯一起加入;针对深黑色石材,染料和高色素碳黑微份应该与四氯乙烯一起加入,搅拌均匀后降温到38℃-45℃时再搅拌10分钟后分装。
全文摘要
一种石材上光蜡及其生产方法。所属的技术领域是用于对各种石材进行防护上光的上光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渗入多孔性石材的表层,待其挥发组分挥发完之后,光亮组分牢固地结合在多孔性石材的微孔内和表层,通过打磨或专用的金属棉磨擦后可以显现出耐磨、抗污、抗酸碱之光亮的石材上光腊。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要点是挥发组分包括四氯乙烯。主要用途和技术效果是可以提高石材光度色泽,不会造成脱落,抗水性能、抗灰尘性能、抗有害气体和液体性能以及抗磨损性能均是现有上光蜡所无法比拟的。
文档编号C09G1/08GK1467257SQ03137299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4日
发明者王兴玺 申请人:王兴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