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层压玻璃的数字颜色-设计复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52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层压玻璃的数字颜色-设计复合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商业上明显需要制造用于建筑和汽车的包封了具有振动颜色的数字印刷图像的定制玻璃层压品。对于目前生产有限量的具有定制图形的玻璃层压品的方法,因为项目传送时间非常长并伴随高成本,市场上非常需要能够在合理成本下迅速周转的方法。
迄今产生这些层压品的可选方案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丝网印刷方法,包括溶剂基着色油墨在塑料基材上沉积和随后使用多层粘合剂将印刷膜包封在玻璃中。该丝网印刷工艺费时且昂贵地制备多个丝网-每个分色一个。必须设法处理使用溶剂所带来的后果以防环境问题。另外,所需安装和清洁时间导致该工艺在用于有限量的印刷膜时并不成本有效。
数字印刷方法如喷墨和热转移印刷似乎本身适用于生产具有定制图形的玻璃层压品,但每项技术具有其自身的明显优点。尽管大多数商业用途的喷墨印刷为了最佳的外观而采用不透明基材如白色聚酯,纸或白色聚氯乙烯膜(白色乙烯基膜),但也可使用透明膜。热转移印刷技术还能够在许多透明膜上印刷,这样通过将这些印刷彩色图像包封在用于定制场合的玻璃层压品中,有可能提供在许多玻璃场合中理想的透明层压品外观。
热转移颜色印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出现并首先用于企业复印的商业彩色打印机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喷墨印刷技术由于其明显较低的成本而占优势。热转移印刷目前仍广泛用于多种场合如将条形码印刷到标签和标记上。喷墨在包括台式印刷桌面出版和数字照相处理的许多市场中是占优势的印刷技术。它继续扩大到其它领域如纺织品和织物印刷。
热转移印刷是一种干法成像工艺,其中使用包含许多电阻加热元件的印刷头以将固体油墨从涂覆带有选择地转移至基材。随着涂覆带通过印刷头传输,油墨层的目标区域被加热,软化和转移至基材。耗尽的带通常被重卷和处理掉。
典型的热转移打印机的分辨率在软件能够利用可变墨点形状和屏幕角度时通常是约200-400dpi,这样输出质量可以是非常高的质量,这取决于所用的介质。因为油墨无需通过印刷头中的小喷嘴,较大颜料颗粒和较大颜料加载量可用于实现颜色的耐久性和振动性。但在透明介质比在不透明介质上获得可接受的质量更具挑战性,而且因为在该领域中存在较少的商业活动,也可影响质量的对印刷介质的选择受到限制。
喷墨印刷通常是一种湿法成像和非接触工艺,其中连接料或载体流体被激发以使印刷头的油墨组分在短距离内“喷射”到基材上。连接料可以是溶剂或水基的和可包含染料或颜料。除了发色团,喷墨油墨配方可包含润湿剂,表面活性剂,杀虫剂和渗透剂以及其它成分。喷墨技术包括连续和按需着墨类型,其中按需着墨印刷是最常见的。尽管印刷头或其阵列横穿幅料,但有两种主要类型。热印刷头使用含水油墨以及压电型使用溶剂。印刷头,油墨配方和基材方面的认识对于产生良好的图像是关键的。打印机分辨率在照相和连续色调能力下现可超过1440dpi。
数字印刷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与传统丝网印刷操作相比产生图像所需的准备时间极少,这降低了成本和和小批量时的周转时间。
有多种类型的用于热转移印刷带的油墨配方,包括主要蜡,蜡/树脂或树脂基配方。树脂基带通常更昂贵且主要用于生产更耐久的能够经受户外暴露最高3-5年的图像而无需层压。蜡基带通常不太昂贵且用于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热转移印刷多年来已经用于在标签,标记,和票上印刷条形码且用于生产这些带的技术已变得非常专业化。
典型的色带是一种已被开发用于在热转移印刷工艺中提供最佳性能的相对复杂的复合体结构。典型的高性能热转移色带由通常具有厚度约3-6微米的用作油墨层的载体或载有层的甚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基材组成。PET膜由于其物理性能和经受最高120℃的印刷头温度的能力而被选为优选的基材。该PET基材在一面上涂有至少一薄层的着色树脂。对于许多树脂基色带,在PET基材和着色油墨层之间还有一个释放层以有助于油墨层转移至印刷介质。这种释放层位于图像之上,这在许多场合中可向印刷图像提供附加保护。在薄基材的另一面通常是“背涂层”以提供印刷头和带之间的合适摩擦性能。
U.S.5,939,2079(其内容在此引以参考)描述了用于印刷黑色条形码的四层热转移带结构的组成。通过较小改变,该结构被认为代表了用于本发明的典型色带配方。描述于′207专利的该结构包括粘接至热和尺寸稳定的基材,如PET膜的一面上的耐热性背涂层。在基材的另一面上提供超薄释放层,随后将着色层提供在该释放层上。
着色层包含炭黑和树脂粘结剂,后者包括具有各种官能团如甲基丙烯酸的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酯树脂以促进粘附至各种印刷基材。在印刷过程中,着色层被转移至印刷介质。在需要外耐久性的场合中所用色带的配方往往采用包含仅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树脂粘结剂和具有优异的UV光稳定性的着色颜料。着色层的配方也可包含各种蜡和其它添加剂以实现用于最佳印刷和涂布性能的目标粘度和物理性能。
在其最终印刷形式中,释放层(如果存在)用作印刷图像的上表面。如′207专利所述,该层的配方包含使得着色层容易从基材上脱离的组分和可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之类的组分和各种蜡如巴西棕榈蜡。
热转移印刷提供各种颜色选择,包括标准青色,品色,黄色和黑色(C-M-Y-K)工艺颜色以及宽范围墨点颜色,包括白色,金属,荧光和定制颜色。在透明基材上或在白色印刷背景上印刷工艺颜色的能力提供了振动颜色和透明层压品外观的独特组合。
热转移印刷可用于将图像印刷在各种各样的基材上,包括PET、纸、乙烯基基材等。在印刷过程中的精确颜色转移,油墨/基材粘附性和总体视觉外观通常取决于印刷介质的表面特性,如表面光滑性。包括Dunmore公司(Bristol,PA)在内的许多公司提供用于热转移印刷的印刷介质。色带供应商如IIMAK/T2 Solutions(Amherst,NY)通常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合格介质。在许多情况下,基材的印刷表面上有一种专用或专利涂层以提供改进的油墨转移特性。色带供应商通常依赖于合格介质的使用而保证印刷图像的户外颜色耐久性。
热印刷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引入较低成本和更高性能的具有优异的户外耐久性的色带。IIMAK(Amherst,NY)制造出一系列称作DuraCoat的高性能树脂基色带(DC-300系列)。
为了提高生产率,热转移印刷设备,如由Matan,Ltd./Israel制造的Sprinter B打印机被设计具有多个印刷头和色带。多个印刷头和相应色带的使用需要使用具有足够高模量的基材,这样颜色对齐或未对准的颜色定位不再成为问题。例如,合格的热转移印刷介质如白色乙烯基介质需要用“衬背”增强以尽量减少该问题。商业打印机可达到最高l32cm的宽度能力。
不同于用于产生振动着色图像的传统丝网印刷方案,数字印刷的使用提供一种非常迅速得到成品印刷图像的方式。数字图像操作软件如Adobe′s Photoshop和/或Illustrator与光栅图像处理(RIP)软件的结合使用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从设计到成品试印的整个项目,不同于丝网印刷工艺时的数天或更长时间。热转移印刷和市售图形软件的组合非常有可能提供用于层压玻璃的宽范围定制美学。
在包括玻璃/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增塑PVB)/玻璃组合的玻璃层压品场合中,热转移已经表现出非常难以在增塑PVB表面上的直接印刷。增塑PVB的不好的尺寸稳定性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颜色记录和不好的外观。通常存在于市售增塑PVB中间层上用于促进有效的玻璃层压品处理的表面纹理还在获得印刷图像的可接受的外观时带来明显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一般无法使用热转移技术将多种颜色精确地转移至增塑PVB基材上。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层压品复合体,其中数字彩色图像被印刷到足够刚性和光滑的基材上,随后引入到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中。
Dunmore公司生产一种称作Dun-KoteDP38膜涂有被特定地设计用于热转移印刷的其自有专用涂层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已经发现,通过直接印刷到该基材上和随后与两层增塑PVB一起通过包封将该印刷膜引入到玻璃层压品中,所得层压品具有不足的结构完整性和具有常变的印刷图像质量。这些问题已被发现是由于增塑PVB和印刷膜组分(都在印刷和未印刷表面上)之间的粘附性不好以及PVB增塑剂和PET膜的印刷面之间不可接受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层压品复合体以提供将数字印刷彩色图像引入用于定制场合的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中的方式。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包封有数字印刷图像的玻璃层压品,它具有相当于常规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的总体性能特性,包括耐渗透性,光学质量和耐久性。由于充分认识到PET膜的隔绝特性,使用被层压到印刷PET膜上的第二PET膜组分避免了PVB增塑剂和印刷介质涂层或油墨层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用于层压玻璃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粘接至聚合物膜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塑料复合体,包括使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的彩色图像。PET层随后使用热活化粘合剂,优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接至第二PET层上。粘接的PET层随后被放在两层增塑PVB之间,形成塑料复合体。塑料复合体可随后被放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形成最终层压玻璃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涉及包括位于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中间层的层压玻璃复合体,所述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粘接至聚合物膜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涉及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其中所述中间层用于玻璃层压品。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给出了本发明层压品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是用于形成增塑PVB-PET-PET-增塑PVB层压品的压料辊压机。
图3是用于压缩剪切测量的试验夹具的横截面视图。
图示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在此公开的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玻璃层压品的中间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示于图1。中间层(2)包括印刷复合体结构(18),后者自身包括用粘合剂(12)粘接至保护聚合物膜(14)上的其上印刷有图像(13)的聚合物载体膜(16)。该印刷复合体结构(18)位于两个粘合剂层(8,10)之间以形成所得中间层(2)。该中间层可因此位于两个玻璃片材(4,6)之间,这样形成最终玻璃层压品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图像被印刷到聚合物载体膜上和涂有聚合物膜以提高其油墨转移特性。另外,图像可被印刷到由聚合物载体膜所承载的图像层上。图像可以是标识、符号、几何图案、照片、字母数字或其组合。术语“颜色”包括所有的颜色以及黑色和白色。
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优选为25至250微米。本发明的聚合物载体膜应该能够在使用和图像沉积到其表面上的过程中,以及在随后粘结和层压步骤过程中保持其整体性。另外,聚合物载体膜应该能够足以成为最终安全玻璃窗产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满足这些性能要求,聚合物载体膜应该是光学透明的(即邻近该层一面的物体可由特定观察者的眼睛穿过该层从另一面舒适地看见)。聚合物载体膜优选具有至少等于或大于,优选明显大于外部粘合剂层的拉伸模量。
具有用作聚合物载体膜所需的物理性能的热塑性材料是尼龙、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碳酸酯、乙酸纤雏素和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和共聚物和类似物。最优选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优选,PET被双轴拉伸以提高强度以及被热稳定化以提供在经受升高的温度时的低收缩特性(即在150℃下暴露30分钟之后,在两个方向上低于2%的收缩率)。PET的拉伸模量(在21-25℃)是约1010Pa,不同于用于安全玻璃窗的那种增塑PVB的约107Pa。
其上将印刷图像的另一图像层是具有非临界厚度,优选0.1mm至约1.5mm的聚合物膜。该图像层应该能够在使用和图像沉积到其表面上的过程中,以及在随后粘结和层压步骤过程中保持其整体性。另外,该图像层应该能够足以成为最终安全玻璃窗产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满足这些性能要求,图像层应该是光学透明的(即邻近该层一面的物体可由特定观察者的眼睛穿过该层从另一面舒适地看见)。
具有用作图像层所需的物理性能的热塑性材料是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和三乙酸纤雏素、氯乙烯聚合物和共聚物和类似物。最优选的是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按照玻璃层压品工业的常规实践,仅将印刷聚合物载体膜粘附至两个粘合剂层,如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上,这似乎不能提供稳定的层压品复合体结构。常用于热转移色带的油墨层的聚丙烯酸酯树脂粘结剂似乎与常用于市售增塑PVB中间层的增塑剂(二醇酯、己二酸酯等)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可导致层压品外观和层间粘附性的明显变化以及长期层压品耐久性的损失。
通过引入不受这些常用增塑剂的影响的聚合物膜以覆盖聚合物载体膜的印刷表面,基本上消除了增塑PVB和聚丙烯酸酯树脂或任何专用热转移涂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聚合物膜优选具有厚度约10至125微米。如果不使用这种聚合物膜,在热转移印刷介质上使用的专用涂层和粘合剂层之间也有可能存在明显相互作用。描述于前述章节的类似后果是可能的和不理想的。对于喷墨配方,聚合物膜有助于将印刷载体膜粘接至粘合剂层上以及用作隔绝层以防印刷油墨组分(如载体溶剂等)迁移到粘合剂层,否则可明显影响玻璃层压品的整体性。它还通过保护印刷品不与粘合剂层组分相互作用,如上述的增塑剂接触而用作双向隔绝层。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因此是实现聚合物膜和聚合物载体膜之间的合适粘附性以获得可接受的长期层压品整体性。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覆盖印刷表面的聚合物膜是第二聚合物载体膜,如第二PET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包含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被涂有反应性混合物,后者通过紫外光或热而固化以形成用作保护层的聚合物膜。可能的涂层可包括环氧化物、聚酯、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组合物。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聚合物膜被涂有水乳液或溶剂基聚合物,其中水或溶剂被去除以形成聚合物膜。可能的涂层可包括环氧化物、聚酯、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组合物。
在图形工业中,使用“覆盖”膜以提供对印刷图像的保护是熟知的和宽采用的。该技术通常包括使用涂有压力活化丙烯酸粘合剂或热活化粘合剂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透明塑料膜如PET膜。在具有压力活化粘合剂的PET覆盖膜的情况下,通常有一个与粘合剂表面相配的硅氧烷释放衬里,它用于防止膜以卷的形式粘连而且必须在使用之前被去除。
利用合适的选择化学性质,热活化粘合剂的使用通常带来PET层之间的强粘附性。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的使用提供可导致优异的层压品整体性的可接受的剥离和压缩剪切粘附性能。EVA共聚物粘合剂的使用带来相当于或优于标准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的耐渗透性和其它层压品使用性能。另外,热活化粘合剂体系用于结合PET-PET元件的用途往往相对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提供显著的处理优点,例如,在增塑PVB/PET-PET/增塑PVB复合体结构的制造工艺过程中。通过使用包含涂有热活化粘合剂的PET覆盖膜的聚合物膜,通常无需提供单独的释放衬里,只要选择具有合适的立构规整度的粘合剂。也可使用其它热活化粘合剂如聚氨酯热塑性粘合剂。
尽管EVA共聚物/PET复合体已广泛用作使用热/压力层压结合的印刷材料的保护覆盖物,它通常不用于制造需要明显较长(45-60分钟对10-20秒)和更高温度(135℃对65-95℃)处理条件的玻璃层压品。对于成功的玻璃层压,必须小心选择EVA共聚物粘合剂组合物(即%乙酸乙烯酯含量)和厚度以尽量减少由结晶造成的雾度形成和低于最佳粘附性。较高乙酸乙烯酯含量使得层间粘附性较大和降低雾度水平。如果乙酸乙烯酯含量高于28%,EVA/PET复合体的辊粘连问题会在覆盖层压步骤过程中造成处理困难。EVA和/或多层共挤EVA结构的内层可用于实现可接受的粘附性和雾度结果。
例如由General Binding公司之类的公司制造的典型热/压力层压设备可用于本发明。这种设备通常采用覆盖膜(热活化粘合剂+透明聚合物膜)的供应卷,可在使用压料辊压力层压与印刷膜结合之前使用加热辊或红外加热元件预热。这些工艺设备通常被设置成一定的线速度,加热和压料辊压力控制以提供具有优异透明度(表示层间没有滞留空气且粘合剂流动合适)的所得双层层压品。
对于该层压技术在图形领域工业中的常规使用,重要的是在清洁环境中操作以尽量减少可能被滞留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的任何污染物和造成明显的光学缺陷。具有抗静电涂层的PET膜的使用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且其价值来源于气载污染物的减少和光学性能的相应提高。
在印刷聚合物载体膜粘附至第二聚合物膜上之后,该组合的结构随后被放在两个粘合剂层之间。可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包括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增塑聚氯乙烯以及具有能量吸收性能和表面化学以提供与玻璃和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层的合适粘附性的其它弹性体聚合物。本发明优选的粘合剂层是增塑PVB。
与粘合剂层接触的组合聚合物载体和聚合物膜的外表面层必须被适当涂覆和/或处理以实现适当的粘附性和层压品整体性。优选的技术是通过火焰处理、化学氧化、电晕放电、碳溅射、在真空或在空气中的等离子体处理,施加粘合剂,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处理对外聚合物载体和聚合物膜进行的化学改性。
PVB树脂通过已知的含水或溶剂缩醛化工艺而制成,其中将PVOH与缩丁醛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随后中和催化剂,分离,稳定和干燥树脂。它可作为Butvar树脂购自Solutia,Inc.。PVB树脂通常具有大于70,000,优选约100,000至250,000的重均分子量,例如通过尺寸排阻色谱使用低角激光散射而测定。在重量基上,PVB树脂通常包含低于22%,优选约17至19%的羟基基团(以聚乙烯醇(PVOH)计算);最高10%,优选0至3%的以聚乙烯基酯计算的残余酯基团,如乙酸酯,余量是缩醛,优选缩丁醛缩醛,但视需要包括少量的除缩丁醛之外的缩醛基团,例如2-乙基己醛,例如公开于U.S.5,137,954。
片材的PVB树脂通常用每100份树脂约15至50和更通常25至45份的增塑剂增塑。常用的增塑剂是多元酸或多元醇的酯。合适的增塑剂是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甘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基酯、己二酸二辛基酯、己二酸庚基酯和己二酸壬基酯的混合物、癸二酸二丁基酯,聚合物增塑剂如油改性的癸二酸醇酸,以及这些例如公开于U.S.3,841,890的磷酸酯和己二酸酯的混合物和例如公开于U.S.4,144,217的己二酸酯和邻苯二甲酸烷基苄基酯的混合物。也可使用例如公开于U.S.5,013的由C4至C9烷基醇和环C4至C10醇制成的混合己二酸酯。C6至C8己二酸酯如己二酸己基酯是优选的增塑剂。更优选的增塑剂是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也可理想地将UV吸收剂引入到增塑PVB层中。一种这样的UV吸收剂公开于U.S.5,618,863,其内容在此通过参考引入。UV吸收剂在增塑PVB中的加入量可变化和一般是0.1至1.0份/100份PVB聚合物。通过将印刷层压品复合体夹在两个包含UV吸收剂的增塑PVB粘合剂层之间,消除了对在PET印刷介质或PET覆盖膜中包括这些昂贵组分的需求。因为几乎所有的市售PET膜不含UV吸收剂,它们发生明显的UV降解,导致膜变脆,除非适当保护。在优选情况下,如果PET膜用于印刷介质或覆盖膜,必须向增塑PVB层中加入UV吸收剂,这样PET聚合物不会降解。另外,加入增塑PVB层中的UV吸收剂提供了印刷层中的着色剂的光稳定性。另外,UV吸收剂可被加入PET或其它所选聚合物载体膜。
除了增塑剂,UV吸收剂和粘附性控制剂,增塑PVB层可包含其它性能增加添加剂如用于着色所有的或部分的片材的颜料或染料,抗氧化剂和类似物。例如,PVB层之一可是白色的低可见光透光度PVB层,可增加颜色在印刷PET层上的振动性。
具有非临界厚度约0.38至1.5mm的增塑PVB片材通过将树脂和增塑剂加上添加剂进行混合和优选(在商业体系中)将混合配方挤过片材模头,即,使熔融,增塑PVB挤出通过一个在尺寸上与正在形成的片材基本上一致且水平长垂直窄的模头开口而形成。片材表面的粗糙度通常通过一种被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称作熔体断裂的现象而产生且这些所需特性可通过设计例如在U.S.4,281,980的图4中所示的挤出物模头开口而得到。用于在挤出片材的一个或多个面上产生粗糙表面的其它的已知技术包括规定或控制以下内容之一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水含量和熔体温度。这些技术公开于U.S.2,904,844;2,909,810;3,994,654;4,575,540和欧洲专利0185,863。在模头下游的片材的压花也可用于产生所需表面粗糙度。具有规则图案化表面的压花增塑PVB片材的例子描述于U.S.5,425,977和5,455,103。该增塑PVB表面粗糙度对于促进玻璃/增塑PVB界面的脱气是必要的和在随后压热层压过程中被完全消除。本发明的最终层压品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工艺而形成。
参照图2,描述一种形成用于安全玻璃窗如载体或建筑窗户,天窗,天顶或类似物的全印刷层压品复合体2的工艺。图2说明一种压料辊压粘体系,用于将印刷层压品层18包封在增塑PVB层8和10内。来自辊62的印刷层压品层18经过张力辊64之上和在工段66经受中度表面加热,所述工段定位成轻微加热印刷层压品层18,增塑PVB片材8和10,或两者。加热至足以促进暂时熔融粘结的温度,这样层8和10的热软化表面变得粘性。如果印刷层压品层18的聚合物载体层是优选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适的温度是约30℃至约120℃,其中优选的表面温度达到约50℃。
分别具有糙化脱气表面的印刷层压品层18和增塑PVB层8和10被导向相反旋转的压辊68a,68b之间的层压压料,其中三层被组合在一起。这样排出了层间的空气,而且该工艺步骤是必要的,因为必须尽可能多地去除层间的空气。该组合导致印刷层压品层18被包封在增塑PVB层8和10内以形成图1的光粘接层压品2,而没有使层8和10的外未粘接脱气表面变平。层8和10由辊72a,72b供给且张力辊73可被包括在增塑PVB层供给线中。如果需要,压辊68a,68b可被视需要加热以促进粘结。压辊68a,68b所产生的粘结压力可根据所选的载体膜材料和所用的粘结温度而变化,但一般是约0.7至5kg/cm2,优选约1.8至2.1kg/cm2。层压品2的张力通过经过无载托辊74而控制。通过图2组件的典型线速度是1.5至10m/min。
本发明层压品最常见被放在玻璃片材,优选一对相配的浮法玻璃片材之间。玻璃片材可以是任何种类玻璃的任何组合,包括透明玻璃和着色玻璃,和包括退火,热增强或回火玻璃。本发明复合体层压品的优点在于它可按照用于形成常规安全玻璃层压品的相同的方式使用和采用相同的设备层压,例如,形成包含单层增塑PVB安全膜的安全玻璃层压品的工艺。典型的商业安全玻璃层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手工组装两片玻璃和复合体层压品;(2)使该组件在室温下经过压力压料辊以排出夹带的空气;(3)通过IR辐射或对流方式短时间加热该组件,通常直至玻璃表面温度达到约100℃;(4)使热组件经过第二对压料辊以使组件产生足够的暂时粘附性以密封层压品的边缘和允许进一步使用和(5)通常在温度130至150℃和压力1050至1275kN/m2下压热处理该组件约30至90分钟。
本领域已知的和商业上实施的用于脱气增塑PVB/玻璃界面(步骤2-4)的其它方式包括真空袋和真空环工艺,其中采用真空用于去除空气。
对玻璃层压品的可接受的最终用途性能要求包括在经受如风、温度等所施加的外部力时保持结构整体性(即没有界面分离)。另外,热增强或回火玻璃在用于制造玻璃层压品时的非平面性可导致一种使一层或多层分离的力。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与标准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相比,有至少六个其它的界面(如增塑PVB/PET、PET/热转移涂层、热转移涂层/油墨层、油墨层/EVA粘合剂、EVA粘合剂/PET、PET/增塑PVB)需要考虑。为了避免层压品整体性问题,玻璃层压品内的所有的表面界面粘附性必须满足最低要求。对层压品压缩剪切强度的测量提供了最弱界面的粘附性测量值。这可用作确定层压品整体性和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界面脱层可能性的方法。
层压品的压缩剪切强度使用以下概述和图3所示的试验方法测定。用于评估的玻璃层压品使用已在以上部分中描述的常规层压方法制备。用于层压品的玻璃层的厚度选择使得在测试过程中,塑料/玻璃界面能够自由地在如图3所示的试验夹具内移动。对于受评估的每种层压品,一系列至少6个具有直径30mm的圆形试验试样使用具有水冷却的旋转金刚石核钻从较大玻璃层压品片上切割。调节水冷却以避免层压品被过度加热并小心地尽量减少玻璃断裂。在切割试验试样之后,将它们在测试之前在21至23℃下调控过夜。
开始测试时,将圆形试验试样放入试验夹具的静止下半部的凹陷圆形区域中,然后将试验夹具的上半部与下半部配合。将加载有试验试样的组装试验夹具随后插入测试装置如Alpha Technologies T20张力计中,其中十字头可向试验夹具的可移动的上表面施加测量力。一旦十字头与试验夹具的上表面接触,十字头就以恒定速率3.2mm/min移动并测定剪切样品所需的最大力。发生失败的界面应该被确认为最弱的界面。测量力随后通过将它除以试验试样的横截面面积而转化成压缩剪切强度。具有适当的整体性的层压品的最低压缩剪切强度被估计为约8MPa。
90度剥离粘附性试验方法测定增塑PVB和PET膜之间的粘合剂粘结强度。包含所要测试的PET膜和SaflexRB41(一种来自Solutia Inc.的市售增塑PVB片材)的特殊试验层压品(6.4cm宽度×17.1cm长度)使用以上描述的改性的层压技术而制备,只是用PET试验膜替代标准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的一个玻璃片。增塑PVB层的厚度是0.76mm。尽管不是重要的因素,玻璃厚度通常是2.0至3.0mm。所要测试的PET的厚度是50-175微米。为了确保玻璃和增塑PVB层之间的粘附性大于PET和增塑PVB层之间的粘附性,在组装之前将增塑PVB膜在70℃下干燥1小时。
玻璃/增塑PVB/PET层压品通过手工组装各个元件而制成。也可有益地将具有非常低的增塑PVB粘附性的薄片(约12微米)PET膜的小(2.5cm×6.4cm)片在剥离试验试样被刻痕和破坏的位置(参见以下)上插入增塑PVB和PET层之间以有助于起始剥离过程,否则难以引起增塑PVB和PET层的分离。
将两个这样组装的层压品随后放置使得PET表面相互接触并经过脱气辊,后者的间隙被调节以施加所需量的压力和有效地排出位于各层之间过量空气。层压品随后各个被放入105℃的对流空气炉中10分钟。热层压品再次配合成对(如果需要使用纸隔离物以避免PET层之间的粘附)并如前经过压料辊。这些层压品随后在压力1275kN/m2下压热处理,其中使用具有在143℃下20分钟保持时间的压热周期。
在压热处理完成之后,仅使用剃刀叶片或其它类似仪器切穿PET层,得到相距4cm的平行于层压品长度方向的两个切面。该表面随后在玻璃侧平行于层压品的宽度方向在距离层压品末端约4cm的位置上被刻划并断裂。从层压品的玻璃侧在玻璃断裂处切穿增塑PVB层以使PET膜从增塑PVB层上剥离。在4cm宽度条每面上的PET膜的外边缘在玻璃断裂处切割。每个记录值测试每种PET膜的至少三个样品。
在进行实际的剥离试验之前,样品在21℃下调控过夜。在剥离测试过程中,玻璃/增塑PVB/PET试验试样被放在剥离测试仪(十字头速度12.7cm/min)的柄中,该测试仪被装配成以90度角从增塑PVB表面上剥离PET膜。测定从增塑PVB表面上分离PET膜所需的力并确定各个记录峰的平均值。剥离粘附性随后通过将该测量力除以试验条的4cm宽度而计算。具有适当的整体性的层压品的最低剥离粘附性用于层压品被估计为约4N/cm,其中优选的实施方案具有剥离粘附性约8N/cm。
在进行五磅(2.27kg)球滴试验时,使用以上描述的标准压热层压技术制备一系列具有尺寸30.5cm×30.5cm的玻璃层压品。测定耐渗透性需要至少6个玻璃层压品,优选12个玻璃层压品。将所制的玻璃层压品分别放在支架中,如ANSI/SAE Z26.1汽车试验法规所述。在恒定温度21℃±2℃的同时,将5磅(2.27kg)球形钢球从导致穿透层压品的特定高度投到层压品的中心处。两个相配的和位于试验层压品下方的分隔磁力线圈测定钢球穿过线圈之间距离所需的时间。该测得的时间随后被转化成在层压穿透之后的球速度。还计算出球在撞击玻璃表面时的速度。球在穿透层压品时的动力学能量损失随后被转化成破裂高度。测得的平均破裂高度是至少6次其中同时发生玻璃层压品失败和球穿透的投球的平均破裂高度(米)。
最后,层压品雾度按照ASTMD 1003-00(用于雾度和发光透光度/步骤B的试验方法)使用Byk-Gardner TCS分光光度计测定。
0度击打粘附性试验在30多年来一直是标准的Solutia方法。它测定在层压品结构中玻璃与PVB粘合剂层的粘附性水平。PVB层与玻璃的粘附性对玻璃/PVB结构的耐冲击性和长期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
层压品被调控至0华氏度并用11b.锤击打。将留在PVB粘合剂层上的玻璃的量与标准进行比较并给出等级1至10。
最常用的方法如下1)将玻璃切成15cm×15cm片。随后将试样在0华氏度的冷却空气柜中放置至少1小时。柜中的空气速度应该是最低100fpm。试样应该被分开以确保空气循环至所有表面。使用重棉手套一次取出一个样品,并使用1磅锤和Solutia击打箱击打试样。试样应该在从调控柜中取出之后立即击打以得到精确结果。试样以与击打板的平面成5度角固定使得仅破裂玻璃的边缘接触板。试样随后沿着3/4英寸的其底部以在1/2英寸增量渐进地击打。当该底排已被完全粉碎时,将下一3/4英寸粉碎,如此直至留下约1/2英寸。试样随后被翻转并重复击打。
使被击打的样品达到室温并使冷凝的水分蒸发直至开始分级。随后将样品与标准物比较。标准物都具有不同水平的粘附至正被评估的PVB粘合剂层上的玻璃。试验样品和标准物之一都共同倾斜以捕获位于顶上和鉴别器前方的光源反射。重复与所有的标准物比较直至相配。记录击打数,然后将样品翻转,另外针对现有的标准物给相对面定级。
就击打值集中并针对类似试样取平均。所给出的值表示该组的平均击打值,该组中的样品数和各个表面的击打粘附性等级的最大范围。
实施例实施例1就具有用于提高热转移印刷性能的专利涂层的Dun-KoteDP38-3mil高透明性PET膜(由Dunmore公司,Bristol,Pennsylvania制造)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而促进在未涂覆面上的粘附性。在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条件使得该处理表面与可购自Solutia Inc.的Saflext增塑PVB中间层(RB41)在压热层压之后所得的90度剥离粘附性被发现是8N/cm。
实施例2就由1mil包含28%乙酸乙烯酯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的组成的PET覆盖膜涂覆到2.65mil Hostaphan4707 PET膜(可购自Mitsubishi Films,Greer,SC)上。涂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PET覆盖膜的表面在使用之前不是粘性的。该PET/EVA覆盖膜的未涂覆PET表面在涂覆之前被等离子体处理。测试未涂覆PET表面与标准物Saflex增塑PVB(RB41)中间层在压热层压之后的90度剥离粘附性,结果是12N/cm。
实施例3使用Matan SPRINTER B打印机和DuracoatDC300系列C-M-Y-K带(由T2 Solutions,Amherst,NY供应)将数字试验图像印刷到实施例1的涂覆表面膜上。所得试验图像表现出优异的颜色和图像细节。
实施例4使用常规加热辊/压力压料工艺配置将实施例2的EVA/PET覆盖膜热层压到实施例3的印刷PET膜上。选择工艺条件以实现具有高透明度和没有可见空气夹带的最终复合体外观。
实施例5使用如前所述的常规压料辊脱气/热粘和压热处理,将实施例3的印刷试验图像用两层0.38mm标准物SaflexRB-11增塑PVB中间层(可购自Solutia)“手工”包封并随后用两片2.3mm退火玻璃层压以形成成品玻璃层压品。测定压缩剪切粘附性,结果较低(7MPa),且失败在油墨/增塑PVB界面上观察到。这种低压缩剪切粘附性被认为总体玻璃层压品整体性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另外在层压之后观察到印刷图像的视觉外观的明显变化,这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实施例6
使用常规压料辊脱气/热粘和压热处理,将实施例4的PET-PET复合体用两层0.38mm标准物Saflex增塑PVB中间层(RB11)包封并随后用两片2.3mm退火玻璃层压以形成成品玻璃层压品。测定雾度和压缩剪切粘附性,结果在以下所示的可按受的限度内。在层压之后没有现察到印刷图像的视觉外观或颜色的变化。
雾度1.4%压缩剪切12.3Mpa平均破裂高度(MBH)使用51b。球滴试验方法测试,结果大于7.6m,这至少相当于同等的玻璃/增塑PVB/玻璃层压品。
实施例7使用HP Designjet喷墨打印机将数字试验图像印刷到SentinelImaging,Graphix牌透明聚酯膜的涂覆面上。将粘合剂涂层施用到该膜的反面上。所得图像表现出良好的外观和振动性。
实施例8使用HP Designjet喷墨打印机将数字试验图像印刷到SentinelImaging,Graphix牌透明聚酯膜的涂覆面上。将粘合剂涂层施用到该膜的反面上。使用如前所述的常规压料辊脱气/热粘和压热处理,将所得图像用两层0.38mm标准物SaflexRB-11增塑PVB中间层(可购自Solutia)“手工”包封并随后用两片2.3mm退火玻璃层压以形成成品玻璃层压品。测定压缩剪切粘附性,结果较低(5MPa),且失败在油墨/增塑PVB界面上观察到。
实施例9使用常规加热辊/压力压料工艺配置将实施例7的EVA/PET覆盖膜热层压到实施例3的印刷PET膜上。选择工艺条件以实现具有高透明度和没有可见空气夹带的最终复合体外观。
实施例10使用常规压料辊脱气/热粘和压热处理,将实施例9的PET-PET复合体用两层0.38mm标准物Saflex增塑PVB中间层(RB11)包封并随后用两片2.3mm退火玻璃层压以形成成品玻璃层压品。测定雾度和压缩剪切粘附性;雾度值在可接受的限度内和压缩剪切测量值是11.2MPa。在层压之后没有观察到印刷图像的视觉外观或颜色的变化。
实施例11使用称作Purgatory的喷墨打印机印刷到不透明白色聚酯背光膜(来自Circle Graphics Co.)上的数字试验图像在窗户型装置中产生双向指示作用。该印刷载体膜随后在上述的相同工艺中粘结至聚合物膜上并具有压缩剪切值9.9MPa。如果聚合物膜没有如实施例8所述重叠到印刷品上,压缩剪切测量值是5.2MPa。
实施例12使用Vutek UltraVu 3360喷墨打印机和Inkware油墨配方将数字试验图像印刷到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上。使用如前所述的常规压料辊脱气/热粘和压热处理,将该印刷试验图像用两层0.38mm标准物SaflexRB-11增塑PVB中间层(可购自Solutia)“手工”包封并随后用两片2.3mm退火玻璃层压以形成成品玻璃层压品。印刷PVB/PVB界面上的剥离粘附性值是1至6N/cm,这取决于图像的主色和颜色覆盖率百分数。玻璃与粘合剂层PVB的粘附性水平在0至6个击打单位之间变化,这取决于印刷品的颜色。这强烈暗示,彩色喷墨油墨配方的成分通过该结构迁移至最外(玻璃/粘合剂PVB)界面。结果还表明,所得层压品不能完整地用于其中使用传统安全玻璃的许多场合。
实施例13实施例12使用Mitsubishi 4707 PET聚合物膜作为聚合物覆盖膜以及聚合物载体膜而重复。玻璃与粘合剂PVB层的粘附性测定为5.0个击打单位,不会偏离5.0+/-1.0个击打单位的目标水平。该结果使得层压品性能能够被预测和用于安全玻璃场合。
前面的叙述仅为了说明而给出,而且不能被以受限制的含义理解。各种改型和改变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完全显然的。因此,上文被认为仅是示例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确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层压玻璃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粘接至聚合物膜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2.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各自选自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
3.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是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4.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反应性混合物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使用紫外光或热固化反应性混合物而提供。
5.权利要求4的中间层,其中反应性混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6.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含水乳液或溶剂基聚合物溶液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通过蒸发去除水或溶剂组分而提供。
7.权利要求6的中间层,其中与含水乳液或溶剂基溶液一起使用的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8.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9.权利要求8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热转移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10.权利要求8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喷墨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11.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使用热活化粘合剂粘接至聚合物膜上。
12.权利要求11的中间层,其中热活化粘合剂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3.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4N/cm的最低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14.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至少8N/cm的优选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15.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25至250微米和聚合物膜是约10至125微米。
16.权利要求15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17.权利要求15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18.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粘合剂层选自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增塑聚氯乙烯和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
19.权利要求18的中间层,其中粘合剂层是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
20.权利要求19的中间层,其中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用增塑剂增塑,所述增塑剂选自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甘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基酯、己二酸二辛基酯、己二酸庚基酯和己二酸壬基酯的混合物、癸二酸二丁基酯、聚合物增塑剂以及磷酸酯和己二酸酯的混合物、己二酸酯和邻苯二甲酸烷基苄基酯的混合物、由C4至C9烷基醇和环C4至C10醇制成的混合己二酸酯、C6至C8己二酸酯和其混合物。
21.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粘合剂层之一或两者包含紫外光吸收剂。
22.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或聚合物膜之一或两者包含紫外光吸收剂。
23.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粘合剂层之一或两者被着色。
24.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具有厚度约0.38至1.5mm。
25.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聚合物膜的表面是使用选自火焰处理、化学氧化、电晕放电、碳溅射、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和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进行化学改性的。
26.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粘合剂被施用到聚合物载体膜和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聚合物膜的表面上。
27.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选自徽标、符号、几何图案、照片、字母字符和其组合。
28.权利要求1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印刷在图像层上,该层包含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的聚合物膜。
29.权利要求28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印刷在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30.权利要求29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通过喷墨技术印刷在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31.一种层压玻璃复合体,包括位于两个玻璃片材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粘接至聚合物膜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32.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两个玻璃片材是一对相配的浮法玻璃片材。
33.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两个玻璃片材各自选自透明玻璃、着色玻璃、退火玻璃、热增强玻璃和回火玻璃。
34.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各自选自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
35.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都是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6.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反应性混合物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使用紫外光或热固化反应性混合物而提供。
37.权利要求36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反应性混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38.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含水乳液或溶剂基聚合物溶液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通过蒸发去除水或溶剂组分而提供。
39.权利要求38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与含水乳液或溶剂基溶液一起使用的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40.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使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41.权利要求40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使用热转移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42.权利要求40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使用喷墨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43.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使用热活化粘合剂粘接至聚合物膜上。
44.权利要求43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热活化粘合剂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45.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4N/cm的最低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46.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至少8N/cm的优选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47.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25至125微米和聚合物膜是约10至125微米。
48.权利要求47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49.权利要求47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50.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粘合剂层选自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增塑聚氯乙烯和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
51.权利要求50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粘合剂层是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
52.权利要求5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用增塑剂增塑,所述增塑剂选自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甘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基酯、己二酸二辛基酯、己二酸庚基酯和己二酸壬基酯的混合物、癸二酸二丁基酯、聚合物增塑剂以及磷酸酯和己二酸酯的混合物、己二酸酯和邻苯二甲酸烷基苄基酯的混合物,由C4至C9烷基醇和环C4至C10醇制成的混合己二酸酯、C6至C8己二酸酯和其混合物。
53.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粘合剂层之一或两者包含紫外光吸收剂。
54.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或聚合物膜之一或两者包含紫外光吸收剂。
55.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粘合剂层之一或两者被着色。
56.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具有厚度约0.38至1.5mm。
57.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聚合物膜的表面是使用选自火焰处理、化学氧化、电晕放电、碳溅射、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和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进行化学改性的。
58.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粘合剂被施用到聚合物载体膜和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聚合物膜的表面上。
59.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选自徽标、符号、几何图案、照片、字母字符和其组合。
60.权利要求3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印刷在图像层上,该层包含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的聚合物膜。
61.权利要求60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印刷在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62.权利要求61的层压玻璃复合体,其中彩色图像通过喷墨技术印刷在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63.一种中间层,包括载有至少一个彩色图像的聚合物载体膜;粘接至聚合物载体膜上的聚合物膜,使得彩色图像在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间;其中该中间层用于玻璃层压品。
64.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各自选自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
65.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是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66.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反应性混合物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使用紫外光或热固化反应性混合物而提供。
67.权利要求66的中间层,其中反应性混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68.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通过用含水乳液或溶剂基聚合物溶液涂覆聚合物载体膜并随后通过蒸发去除水或溶剂组分而提供。
69.权利要求68的中间层,其中与含水乳液或溶剂基溶液一起使用的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70.权利要求68的中间层,其中反应性混合物选自聚丙烯酸酯、环氧化物、聚酯或聚氨酯化学物质。
71.权利要求53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72.权利要求71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热转移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73.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喷墨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74.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使用热活化粘合剂粘结至聚合物膜上。
75.权利要求74的中间层,其中热活化粘合剂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76.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4N/cm的最低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77.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以至少8N/cm的优选粘结强度粘结在一起。
78.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25至125微米和聚合物膜是约10至125微米。
79.权利要求78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80.权利要求78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膜的厚度是约75微米。
81.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聚合物载体膜和聚合物膜之一或两者包含紫外光吸收剂。
82.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选自徽标、符号、几何图案、照片、字母字符和其组合。
83.权利要求63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被印刷在包含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环氧化物、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共聚物和聚酯的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84.权利要求83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被印刷在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合物膜的图像层上。
85.权利要求84的中间层,其中彩色图像使用喷墨印刷技术印刷在聚合物载体膜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复合体,包括使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的彩色图像。PET层随后使用热活化粘合剂,优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接至第二PET层上。粘接的PET层随后被放在两层增塑PVB之间,形成塑料复合体。该塑料复合体可随后被放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最终层压玻璃产品。
文档编号C09J11/06GK1665680SQ03815584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0日
发明者W·P·贝尔, J·R·莫兰, V·J·亚科冯 申请人:索罗蒂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