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片以及转印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11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接片以及转印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用于固接信封等纸类的粘接剂或者用于将其本身固接于纸类的 粘接片。
背景技术
以往,在办公用途中,作为在作为基材的片本体上涂敷有粘接剂的产品,多使用粘 接片。这样的粘接片大体上分为两个种类。一种是将片本体与粘接剂预先设为不能剥离的 固接的状态而将片本体本身粘贴于纸类等上的形态的粘接片。作为该粘接片的具体例子可 以举出粘接带、密封件这样的粘接片。另一种是片本体能够相对于粘接剂剥离、能够经由粘 接剂将两个被粘接体固接。作为这样的粘接片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作为所谓“胶带(带状 胶)”而市售的压敏转印式粘接带。这样的压敏转印带一般以卷绕成卷状的状态安装于转 印用具,能够在仅以所希望的长度适当转印的状态来使用。而且,近年来,特别在相当于后者的粘接片中,提出了一种粘接片,能够消除在对 被粘接体在所希望的区域转印粘接剂时在转印终端附近附着丝状粘接剂的不良情况,而且 还能够消除在粘接剂与被粘接体之间形成有气泡而在固接的被粘接体上产生褶皱这样的 不良情况。对该粘接片进行具体说明。该粘接片由片本体与间断涂敷于片本体的粘接剂点构 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粘接片在向被粘接体转印粘接剂时,在固接作业中使被粘接 体附近的空气通过粘接剂点之间而逸出,由此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气泡、褶皱的形成,而且粘 接剂以粘接剂点为单位进行转印,所以能够消除粘接剂在转印终端不自然地伸展的不良情 况,换言之胶分离(浆糊分离、浆糊切断)性能优异。而且在公开专利文献1所示的粘接片之后,到现在为止,提出了各种在片本体上 间断配置粘接剂的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06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25301号公报现在,针对上述那样的粘接片,要求有这样的粘接片除了上述那样的与转印作业 有关的实质的效果,还赋予能够成为附加价值的全新的特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商品价 值、满足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赋予全新的特性而对粘 接片赋予进一步的附加价值或者能够满足全新需求的粘接片。本发明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采用下面的技术方案。即,本发明中的粘接片具备片 本体和粘接剂点,所述粘接剂点是点状的粘接剂,该粘接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 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过集合配置点径不同的所述粘接剂点而形成文字或者图 形的形状。
在这里,“文字或者图形”中的图形,并不限定于能够使使用者想起某种意思的表 示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形状,是包含各种形状的概念。如果是这样的粘接片,通过使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集合而在片本体上形成各种文 字、图形,能够引起使用者的购买欲,或者向使用者传递特定的信息等等,通过向产品附加 以往所没有的性能,对产品本身赋予进一步的附加价值,或者满足全新需求。特别是,本发 明通过将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组合,能够更明确并且丰富地表现想要表现的文字、图形。而且,为了能够更明确地使使用者明确地识别形状粘接部,优选通过粘接剂点本 身形成所述文字或者图形的形状。而且,为了既使使用者识别文字或者图形,又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为粘接片的基本 的性能的固接力,优选还具备背景粘接部,该背景粘接部由间断配置在所述片本体上的所 述形状粘接部的周围的所述粘接剂点构成。此时,为了尽量使背景粘接部的存在不显眼,确保能够明确地识别形状粘接部的 存在,优选将背景粘接部设为等间隔地配置具有单一的点径的所述粘接剂点的所谓朴素的 图形。而且,为了能够实际上明确地形成形状粘接部,并且能确保优异的胶分离特性,优 选点径设为o. 5mm 3mm。如果点径小于0. 5mm,则难以使使用者明确地识别出点;如果点 径大于3mm,则不能确保优异的胶分离特性。在这里,本发明中的粘接片,若着眼于通过上述形状粘接部向使用者传递某种明 确的意图,则该粘接片具备片本体和粘接剂点,所述粘接剂点是点状的粘接剂,该粘接片的 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过集合配置粘接剂点而描 画出文字或者插图的形状。在这里所谓“插图”,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设为这样的概念仅指在具有文字以 外的形状的图形中,通过其形状使辨认的使用者能够想起某种意思即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图 形。换而言之,所谓“插图”,为在广辞苑中被定义为“用于表示一定的思想内容的文字、符号 等的总称。”的所谓“记号”的词中除去文字的概念。另外,在该广辞苑中还记载为“另外,与 文字相对,特指符号类”。即,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插图”与广辞苑中的“符号类”意义相同。 因此,“文字或者插图”的概念与广辞苑中定义的“记号”意义相同。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的形状粘接部,并不限定于能够通过粘接剂点本身形成文字 或者图形的形状粘接部。即,本发明中的粘接片,具备片本体和粘接剂点,所述粘接剂点是 点状的粘接剂,该粘接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 过集合配置所述粘接剂点而形成文字或者图形的形状;该形状粘接部,仅在相当于所述文 字或者图形的假想区域的周围集合所述粘接剂点,由此形成该文字或者图形。这样的粘接片与上述的粘接片同样,能够使使用者明确地识别所述文字或者图 形。而且,若要提供通过本发明的粘接片能够进行信封的封缄、一对被粘接体彼此的 固接这样形态的转印用具,粘接剂点必须设为被涂敷得相对于所述片本体能够剥离。S卩,本发明中的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上述的任意的结构的粘接片。另一方面,当然,本发明的粘接片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即使是能够应用于通常的 粘接带、密封件的结构,即,所述粘接剂点被涂敷得相对于所述片本体不能剥离,也能够有效地起到上述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粘接片,通过使粘接剂点集合而在片本体上形成各种 文字、图形,能够引起使用者的购买欲,或者利用粘接剂点而向使用者传递表示一定的思想 内容的特定的信息等等,通过对产品赋予以往所没有的性能,对产品本身赋予进一步的附 加价值,或者能够满足全新需求。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以及转印用具的主要部分的外观 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转印用具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粘接片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粘接片中的粘接剂点的平面图。图5同上。图6同上。图7同上。图8同上。图9是表示该粘接片的变形例中的粘接剂点的平面图。图1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外观图。符号说明1、10 片本体(片主体)2 粘接剂点21 形状粘接部22 背景粘接部A 粘接片B:转印用具L 文字F:图形I 插图E 假想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将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A的转印用具B表示在图1以及 图2中,而且将具备该粘接片A的转印片T表示在图3中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这些转印用具B、转印片T的粘接片A主要具有片本体1,和 间断(点式、间歇式)地并且能够剥离地涂敷在该片本体1上的粘接剂点2。该转印用具B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为通常的转印用具,具备替换品B1,其以卷 绕状态收纳被裁断成长条状的粘接片A ;和转印用具本体B2,其安装替换品B1,能够适当地 送出粘接片A。图1表示转印用具B将后述的粘接剂点2转印到信封的折回(折叠)片等例如纸制的被粘接体的被转印面上的状况。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用具B图示了通过更 换如上所述的替换品而能够继续使用转印用具本体B2的所谓替换品更换式的转印用具, 但是,当然也可以是将粘接片A直接收纳于转印用具本体B2的所谓一次性的转印用具B。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转印片T具备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A,其具有被裁断成 矩形状的片本体1和被涂敷在片本体1上的粘接剂点2 ;和覆盖片3,其覆盖粘接剂点2。另 外该转印片T的粘接片A在片本体1的周缘部还具有没有涂敷粘接剂点2的干边缘部11。 另外,关于该转印片T示出了相对于1张片本体1具备1张覆盖片3的形态,但当然也可以 是具有通过在粘接剂点2上进而层叠其他的粘接片A的片本体1而层叠的多张粘接片A,和 覆盖最上方的粘接片A上的粘接剂点2的1张覆盖片3的形态。在这里,本发明中的粘接片A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 的片本体1 ;和形状粘接部21,其通过集合配置间断涂敷在该片本体1上的点径不同的粘接 剂点2而形成文字L或者图形F的形状;具体地说将形状粘接部21设置在片本体1上。而 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图3、图4以及图7中表示了在形状粘接部21的周围进而具备 由间断配置的粘接剂点2构成的背景粘接部22的形态。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A的具体的构造以及构成,特别对于由粘接剂 点2构成的形状粘接部21以及背景粘接部22的构成进行详细叙述。关于片本体1,在图1、图2所示的转印用具B中使用的是由能够相对于粘接剂点 2剥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构成的,但并不限定于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只要是能够相对于粘接剂点2剥离即可。另外,作为相对于丙烯酸系粘接剂具有剥离性的 材料,可以列举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塑料膜、玻璃纸等纸、金属箔 等。另一方面,使用于图3所示的转印片T的片本体1,采用了例如在不具有剥离效果的纸 的表面上为了赋予剥离效果而设置了由硅树脂、氟树脂等构成的剥离层的形态。粘接剂点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例如丙烯酸系乳胶类型的粘接剂构成。另外该粘 接剂点2是对片本体1使用例如丝网印刷、凹版印刷、胶版(胶印)印刷、柔版印刷(flexo printing)等现有的印刷方法而间断地实施后述的图形涂敷而得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粘接剂点2的厚度尺寸作为一例,设定为例如30 u m。形状粘接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接剂点2的集合本身形成图4至图8所示的 图形F的形状,在这些图中,通过适当接近配置点径为0. 5mm 3mm的范围的粘接剂点2,即 适当接近配置点径为1mm的大点211、点径为0. 75mm的中点212、点径为0. 5mm的小点213、 图3中的椭圆形状的椭圆点214,形成曲线部21a以及直线部21b,由此描绘画图形F的形 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的图形F形成分别表示一定的思想的插图I。背景粘接部22由间断配置在片本体1上的形状粘接部21的周围的粘接剂点2构 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等间隔配置具有1. 5mm的点径的均勻点220。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A,如上所述,可以通过适当排列粘接剂点2,设置具有各 种形状的形状粘接部21,以表示形成图4至图6所示的插图I的图形F、图7所示的文字L、 图8所示的图形F。图4所示的形状粘接部21,通过将中点212排列成圆形状的曲线部21a形成“轮 廓”,并且通过椭圆点214以及形成直线部21b和/或曲线部21a的小点213而配置成能够 使人想起“眼”以及“嘴”,由此形成示意性表示“笑脸”的图形F以及插图I。
图5 (a)所示的形状粘接部21表示下述形态通过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 形成曲线部21a,由此描画出呈“心”形状的图形以及插图I ;通过大点211形成直线部21b, 由此描画出呈能够使人想起“邮件”的形状的图形F以及插图I。图5(b)所示的形状粘接 部21,通过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形成曲线部21a以及直线部21b,由此描画出呈 能够使人想起“樱桃”的形状的图形F以及插图I。图6(a)所示的形状粘接部21,通过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形成曲线部 21a,由此描画出呈能够使人想起“苹果”的形状的图形F以及插图I。图6(b)所示的形状 粘接部21,通过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形成曲线部21a,由此描画出呈能够使人想 起“草莓”的形状的图形F以及插图I。另外,在图7中,表示形状粘接部21包含图形F以及文字L的形态。S卩,图7 (a)中 示出了下述形态具有形状粘接部21,其通过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形成曲线部 21a以及直线部21b,由此描画出作为文字L的片假名、以及例如模仿特定的标记的图案即 图形F和插图I;和与上述图4同样的背景粘接部22。图7(b)同样表示形状粘接部21,所 述形状粘接部21描画出作为文字L的字母、和仿照交通工具的图案即图形F及插图I。图 7 (c)表示具有形状粘接部21和与上述同样的背景粘接部22的形态,所述形状粘接部21形 成有作为图形F和插图I的特定的标记以及作为文字L的字母。另外,如图8所示,形状粘接部21也可以通过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2表示不相当 于插图I的图形F。即,在该图中,表示通过使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集合而形成 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粘接部21。该形状粘接部21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相当于“表示一定的 思想”的插图I,但包含于图形F的概念中。在这里在该图中,通过适当排列点径不同的粘 接剂点2即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能够表现独特的图案。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这多个而且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2组合,能够形成呈 各种形状的形状粘接部21。另外当然除了图示的形态,也可以将点的形状本身设为矩形、星 形状、心形,这样能够形成可表示更多的各种思想的形状粘接部21。若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则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片A具备使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 2集合的形状粘接部21,由此能够引起使用者的购买欲,或者对产品赋予向使用者传递特 定的信息等以往所没有的性能,从而能够对产品本身赋予进一步的附加价值,或者应对全 新的需求。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2组合,能够更明确并且以 丰富的表现得到想要表现的文字L、图形F。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图4至图7所示 的形状粘接部21来说,图形F中能够表达任何的明确的意图的插图I的形状能够进一步加 强对使用者的印象。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接剂点2本身形成所述文字L或者图形F的形状,由 此能够使使用者明确地识别形状粘接部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背景粘接部22,能够使使用者通过形状粘接部21 明确地识别文字L或者图形F,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形状粘接部21的形状而使得粘接剂 点2的涂敷变少从而引起的固接力的下降,充分地保证固接力。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景 粘接部22,设置成等间隔地配置作为具有单一的点径的粘接剂点2的均勻点220,由此抑制 背景粘接部22本身给使用者的印象,从而能够明确地突出形状粘接部21的存在。而且为了能够实际上明确地形成形状粘接部21并且能够保证优异的胶分离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大点211、中点212以及小点213使点径不同,而且将这些粘接剂 点2的点径设为0. 5mm 3mm的范围内。<变形例>此前的记载中,形状粘接部21通过粘接剂点2自身形成预定的“文字L或者图形 F”或者“文字L或者插图I”,但当然也可以为下面的变形例所示的那样。另外,对于该变形 例中的结构要素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且将具体的说明省略。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图9所示的粘接片A,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具有片本 体1 ;和形状粘接部21,其通过集合配置间断地涂敷在该片本体1上的所述粘接剂点2而形 成文字L或者图形F的形状,即,将形状粘接部21设置在片本体21上,这一点与上述实施 方式同样。本变形例中的形状粘接部21,通过仅在与文字L或者图形F相当的假想区域E的 周围使所述粘接剂点2集合而形成该文字L或者图形F,换言之,通过“空白(拔白)”进行 表现。即,图9(a)以及(b)中,将在反转地模仿“THANK YOU ! ! ”这样的文字L的假想区 域E以及模仿动物足迹的假想区域E的周围排列成一列的小点213设为形状粘接部21,将 背景粘接部22设为由等间隔配置在形状粘接部21周围的具有与小点213相等的点径的均 勻点220构成。另外在图9(a)的形态中如果将粘接剂点2转印于被粘接体,则将形状粘接 部21转印成能够正常地读出文字L。通过这样,也能够通过形状粘接部21明确地描画、表现文字L或者图形F。<第2实施方式>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那样, 例如能够相对于片本体1剥离地涂敷粘接剂点2,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带D那样,不 能相对于片本体10剥离地涂敷粘接剂点2。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一样,对于与上述实施 方式的结构要素相当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且将详细的说明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带D构成为具有粘接片A以及卷芯4,所述粘接片A具有例 如表面没有进行剥离处理的片本体10、和不能剥离地涂敷于该片本体10的粘接剂点2,将 所述粘接片A卷绕于卷芯4。对于这样的粘接带D也同样,使用者在使用粘接带D时,能够识别描画有各种文字 L或者图形F的形状粘接部21,或者,例如片本体1为透明时,能够透过片本体1识别描画 有各种文字L或者图形F的形状粘接部21。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各部分的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 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变形例即图9中,公开了模仿了文字、和图形中表示一定思想的插图 的形状粘接部,但也可以同样模仿虽是图形但不相当于插图的形状的周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了用于转印用具、转印片、粘接带的形态,但当然也 可以应用于粘贴标签(tack seal)、告示贴(便条本)等能够应用粘接剂的现有的各种产 品。另外,粘接剂点的色彩、片本体的色彩等具体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现 有的形态在内,能够应用各种形态。另外,对于各部分的具体的结构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一种粘接片,具备片本体和间断地涂敷在该片本体上的点状的粘接剂即粘接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过集合配置点径不同的所述粘接剂点而形成文字或者图形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片,其中所述形状粘接部通过所述粘接剂点的集合形成 所述文字或者图形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片,其中还具备背景粘接部,该背景粘接部包括间断 配置在所述片本体上的所述形状粘接部的周围的所述粘接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片,其中所述背景粘接部,等间隔地配置具有单一的点径 的所述粘接剂点。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粘接片,其中所述点径设为0.5mm 3mm。
6.一种粘接片,具备片本体和间断地涂敷在该片本体上的点状的粘接剂即粘接剂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过所述粘接剂点的集合描画出文 字或者插图的形状。
7.一种粘接片,具备片本体和间断地涂敷在该片本体上的点状的粘接剂即粘接剂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本体上设置有形状粘接部,该形状粘接部通过集合配置所述粘接剂点而形成 文字或者图形的形状;该形状粘接部,仅在相当于所述文字或者图形的假想区域的周围集合所述粘接剂点, 由此形成该文字或者图形。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粘接片,其中所述粘接剂点被涂敷得相对于 所述片本体能够剥离。
9.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粘接片,其中所述粘接剂点被涂敷得相对于 所述片本体不能剥离。
10.一种转印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粘接片。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赋予全新的特性而相对于粘接片赋予进一步的附加价值或者能够应对全新的用途的粘接片。本发明中的粘接片(A)具备片本体(1);和形状粘接部(21),其通过集合配置间断涂敷在该片本体(1)上的点径不同的粘接剂点(2)而形成文字(L)或者图形(F)的形状。另外,在形状粘接部(21)的周围,进而具备由间断配置的粘接剂点(2)构成的背景粘接部(22)。
文档编号C09J7/02GK101857783SQ2010101637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河下一成, 甲斐启二, 笠原宏之 申请人:国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