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98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使用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以及近红外线吸收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可见光区域的透明性和近红外线吸收效果优异、同时具备较高的耐热性、耐湿热性的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和利用了该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显示器大型化、薄型化需求的增长,等离子体显示屏面板(下文简称为“PDP”)开始广泛普及。从PDP中会发出近红外线,从而使利用近红外线遥控器的电子
设备发生错误动作,因此需要利用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的滤光片来屏蔽近红外线。另外,由于CCD照相机等中使用的光半导体元件在近红外线区域的灵敏度高,因而有必要除去近红外线。进ー步地,近红外线吸收剂显示出对太阳光热射线的吸收效果,在汽车用玻璃、建材用玻璃等用途中被用作热射线屏蔽膜,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温度上升所致的输出功率降低,热射线屏蔽也是必要的。对于用于这些用途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来说,要求其可以使可见光区域的光透过且可有效地吸收近红外光区域的光,进ー步要求其具有高耐热性和耐湿性。作为吸收近红外线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以往使用的是花青系色素、聚甲炔系色素、方酸内鐵盐系色素、口卜啉系色素、金属ニ硫醇络合物系色素、酞菁系色素、ニ亚铵系色素、无机氧化物颗粒等(专利文献1、2)。但是,对于在rop中使用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来说,通常除近红外线吸收层外还设置电磁波屏蔽层、抗反射层、硬涂层等。因此,PDP用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通常是将近红外线吸收膜、电磁波屏蔽膜和抗反射膜层积在作为支撑体的玻璃或冲击吸收材之上来进行制作的。这样的PDP用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载置在rop的前面侧,使用接合剂或粘合剂直接贴合在作为支撑体的玻璃或冲击吸收材之上进行使用。近年来,出于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的薄层化和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的制造エ序的简化的目的,进行了通过在粘合剂中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而使近红外线吸收层与粘合剂层一体化的尝试(专利文献3)。但是,作为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使用的花青系色素、聚甲炔系色素、方酸内鐵盐系色素、叶啉系色素、金属ニ硫醇络合物系色素、酞菁系色素、ニ亚铵系色素等化合物具有在低极性溶剂或低极性树脂中的溶解性差的问题。特别是粘合剂多为低极性,若在这些粘合剂中配合极性相近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色素析出,具有涂膜的外观或透明性受损的问题。另外,在粘合剂层中含有以ニ亚铵系色素为代表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时,与在由聚酯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等高分子体构成的涂布用粘结剂树脂中的含有不同,其具有在耐热试验或者耐湿热试验后色素的劣化大、近红外线吸收性能受损这样的粘合剂所特有的问题,迄今为止,对于在粘合剂层中不稳定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稳定化进行了各种研究。
在专利文献4中,尝试着通过在粘合剂层中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溶胀性层状粘土矿物而使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稳定化,但由于含有溶胀性层状粘土矿物而存在膜的透明性受损的缺点。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ー种认为对于树脂缺乏极性而无法溶解色素的粘合剂组合物等是有效的红外光吸收膜,该红外光吸收膜的特征在干,其在树脂中以微粒状态含有作为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ニ亚铵盐。但是存在ニ亚铵盐的微粒会产生光的散射、膜的透明性受损的缺点。进ー步存在由于ニ亚铵盐的顔料化而使色素的近红外吸收效率降低的问题。另ー方面,如上所述,在通常的滤光器的构成中,还各自分开地设有近红外线吸收层和硬涂层。例如,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近红外线吸收层不具有硬涂性,因而为了得到耐划伤性高的滤光器,需要另外设置硬涂层。与此相对,通过使硬涂层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可以削减所使用的膜或省略エ序,因而进行了使硬涂层中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尝试。例如,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ー种近红外线吸收性树脂成型品,其为在透明树脂层的至少ー侧面具有通过涂布而设置的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的硬涂层的树脂成型品,该树脂成型品的特征在于,近红外线吸收剂为含有亚铵系化合物、ニ亚铵系化合物、铵系化合物中的至少ー种的两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剂。此处硬涂层一般通过对硬涂层树脂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线来形成。因而在硬涂层中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也对近红外线吸收剂照射了活性能量线。专利文献7中所公开的现有的ニ亚铵盐化合物受到紫外线的作用易于发生分解,判明该分解会大大降低近红外线吸收能力。进而存在由于聚合引发剂等固化促进剂与ニ亚铵盐化合物的副反应而出现树脂的固化障碍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使用酞菁系化合物或萘酞菁系化合物作为近红外线吸收剂的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但是,酞菁系化合物或萘酞菁系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区域狭窄,存在为了得到充分的近红外线吸收能而必须使用吸收波长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9604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8007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621322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058472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第3987240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4-309655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专利第3788652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8-2682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期望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组合物,其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并且还能够形成透明性和耐热性、耐湿热性优异的粘合剂层和硬涂层;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这样的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和近红外线吸收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粘合剂中含有由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可以得到透明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进ー步发现,使用该近红外吸收粘合剂组合物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耐热性、耐湿热性。并且发现,即使对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中所含有的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进行紫外线等活性能量的照射,也不会引起ニ亚铵盐的分解,可以形成具备优异的透明性和耐热性、耐湿热性的硬涂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P,本发明如下所示。第一发明为由下述通式(I)所示的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
RiRb
R2—NN - R7
CD
0— ^
Rs-NN-Rg
R4Rs(式中,R1 R8各自表不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X_表不阴离子。)第二发明为第一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R1 R8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甲基组成的组中的ー种基团。第三发明为第一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R1 も为各自不同的的两种以上的有机基团,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甲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有机基团。第四发明为第一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も も为两种不同的有机基团;两种有机基团之中,一种为环己基甲基,另ー种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和正己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有机基团。第五发明为第四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中,通式(I)中各氨基上的两个有机基团为两种不同的有机基团的组合。第六发明为第一至第五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X—为选自由六氟磷酸根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锑酸根离子、双(三氟甲烷磺酰基)亚氨酸根离子、双(氟磺酰基)亚氨酸根离子组成的组中的ー种离子。第七发明为第一至第六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是通过对该ニ亚铵盐的结晶性固体进行干式粉碎而得到的。
第八发明为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粘合剂中以固体状态含有第一至第七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第九发明为一种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第八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第十发明为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中以固体状态 含有第一至第七发明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第十一发明为第十发明所述的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为选自由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ー种树脂。第十二发明为一种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含有通过对第十或第十一发明所述的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进行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固化得到的硬涂层。第十三发明为第十二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中,上述硬涂层在透明基材的至少ー侧面形成。第十四发明为第十三发明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明基材为选自由玻璃、PET膜、TAC膜和电磁波屏蔽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ー种透明基材。第十五发明为一种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其使用第十二至第十四发明的任ー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而成。发明效果由于本发明的由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在粘合剂中稳定存在,因而耐热性、耐湿热性优异,并且透明性也高,从而可得到耐久性、透明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并且,由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不会由于紫外线等活性能量线的照射而产生分解,并且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中稳定存在、透明性也高,因而可形成近红外线吸收能力优异、具备高耐久性和透明性的硬涂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的由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进行说明。[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特征在于,其由非结晶体的ニ亚铵盐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近红外线指的是波长750nm 2000nm的范围的光。本发明中所用的ニ亚铵盐如下述通式(I)所示(下文中有时称为“ニ亚铵盐⑴”)。
权利要求
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由下述通式(I)所示的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R1 R8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甲基组成的组中的ー种基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R1 R8为各自不同的的两种以上的有机基团,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和环己基甲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有机基团。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有机基团R1 R8为不同的两种有机基团;两种有机基团之中,一种为环己基甲基,另ー种为选自由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和正己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有机基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各氨基上的两个有机基团为两种不同的有机基团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I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X_为选自由六氟磷酸根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锑酸根离子、双(三氟甲烷磺酰基)亚氨酸根离子和双(氟磺酰基)亚氨酸根离子组成的组中的ー种离子。
7.如权利要求I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ニ亚铵盐的非结晶体是通过对该ニ亚铵盐的结晶性固体进行干式粉碎而得到的。
8.—种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在粘合剂中以固体状态含有权利要求I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
9.一种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10.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中以固体状态含有权利要求I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为选自由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ー种树脂。
12.—种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含有通过对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硬涂层用树脂组合物进行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固化得到的硬涂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中,所述硬涂层在透明基材的至少ー侧的面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为选自由玻璃、PET膜、TAC膜和电磁波屏蔽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ー种透明基材。
15.一种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其使用权利要求12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硬涂层材料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其可得到透明性、耐热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屏蔽滤光片。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二亚铵盐的非结晶体形成。
文档编号C09K3/00GK102656245SQ20108005684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冈安晃典, 田村正明 申请人:日本卡利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