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缝式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17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边缝式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节水滴灌带,尤其是一种边缝式滴灌带。
背景技术
目前节水灌溉农业,在节水滴灌中使用的滴灌带多为单流道,流量偏大,而且滴灌带滴头间距设置也较大,滴头流量也较大,滴头流量最少都是2L/h,由于流量过大使得其铺设距离太短,出水桩间距太小,不能达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同时由于滴灌带滴头间距过大,在滴灌系统工作中,出口会形成块状湿润区,由于在农业实际生产中,作物的种植株距并不相同,故其湿润区并不能依照作物的实际水需求而形成,使得滴灌带不能确保与作物的待湿润区吻合,由此造成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由于目前滴灌带的主流都是单流道,从技术层面上讲,也不可能做成小于2L/h的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流量边缝式滴灌带。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滴灌带体、滴灌带内腔和滴灌带边缝,其特点在于所述滴灌带边缝内设有主流道、副流道和缓冲流道,所述主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内腔一侧,副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体一侧,所述的缓冲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内的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所述主流道上设有主流道入口和主流道出口,主流道入口与滴灌带内腔相通,主流道出口与缓冲流道相通,所述的副流道上设有副流道入口和副流道出口,副流道入口与缓冲流道相通,副流道出口通向滴灌带体外部。上述的主流道为“凹凸”状。上述的主流道“凹凸”状为连续设置。上述的副流道为“凹凸”状。上述的副流道“凹凸”状为连续设置。上述的“凹凸”状为长城垛口状或锯齿状的任意一种。上述的主流道入口至少设置一个,主流道出口至少设置一个,副流道出口至少设
置一个。上述的副流道出口为两个以上时,在副流道出口会聚处设置有会聚广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小流量边缝式滴灌带,水从主流道入口进入主流道,然后沿迷宫流入缓冲流道后,再从缓冲流道流入副流道,最后从副流道出水口流出。每个主流道可为3-10个副流道供水,其间隔定为10cm。因此滴灌带可实现小于I. OL/h的流量,从而可提升滴灌系统的效率。该滴灌带可大幅增大其铺设长度,目前设计最大可铺设距离为500m左右,这样以来,可减少约4/5的PE软带及出水桩,因此可以节省成本。而此滴灌带由于滴头间距小,可形成细长的湿润带,该湿润带可确保作物能合理利用水,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适合多种作物的滴灌,对自动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I为发明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滴灌带内腔,2为滴灌带体,3为主流道,4为主流道入口,5为主流道出口,6为缓冲流道,7为副流道入口,8为副流道,9为副流道出口,10为会聚广口,11为滴灌带边缝。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参照附图I 2,包括滴灌带体2、滴灌带内腔I和滴灌带边缝10,所述滴灌带边缝10内设有主流道3、副流道8和缓冲流道6,所述主流道3设在滴灌带边缝10靠滴灌带内腔I 一侧,副流道8设在滴灌带边缝10靠滴灌带体I 一侧,所述的缓冲流道6设在滴灌带边缝10内的主流道3与副流道8之间,所述主流道3上设有主流道入口 4和主流道出口 5,主流道入口 4与滴灌带内腔I相通,主流道出口 5与缓冲流道6相通,所述的副流道8上设有副流道入口 7和副流道出口 9,副流道入口 7与缓冲流道6相通,副流道出口 9通向滴灌带体2外部。所述的主流道3为长城垛口“凹凸”状,连续设置,副流道8为长城垛口 “凹凸”状,连续设置,所述的主流道入口 4设置十个,主流道出口 5设置八个,分别设置在长城垛口“凹凸”状两侧各四个,副流道出口 9设置四个,副流道出口 9处设置有会聚广口 10,水通过会聚广口 10集中滴入土壤,在一段滴灌带上主流道中形成一个主流道单元,副流道形成副流道单元,一个主流道单元与十个副流道单元组成。实施例2 :与实施例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流道3为锯齿“凹凸”状,连续设置,副流道8为锯齿“凹凸”状,连续设置,所述的主流道入口 4设置六个,主流道出口 5至少设置两个,副流道出口 9设置两个,一个主流道单元与一个副流道单元组成。实施例3 :与实施例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流道入口 4设置十二个,主流道出口 5至少设置三个,副流道出口 9设置三个,一个主流道单元与十二个副流道单元组成。实施例4 :与实施例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流道入口 4设置八个,主流道出口 5至少设置三个,副流道出口 9设置三个,一个主流道单元与六个副流道单元组成。实施例5 :与实施例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流道入口 4设置四个,主流道出口 5至少设置二个,副流道出口 9设置二个,一个主流道单元与四个副流道单元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边缝式滴灌带,包括滴灌带体、滴灌带内腔和滴灌带边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边缝内设有主流道、副流道和缓冲流道,所述主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内腔一侦U,副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体一侧,所述的缓冲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内的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所述主流道上设有主流道入口和主流道出口,主流道入口与滴灌带内腔相通,主流道出口与缓冲流道相通,所述的副流道上设有副流道入口和副流道出口,副流道入口与缓冲流道相通,副流道出口通向滴灌带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流道为“凹凸”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流道“凹凸”状为连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流道为“凹凸”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流道“凹凸”状为连续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状为长城垛口状或锯齿状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流道入口至少设置一个,主流道出口至少设置一个,副流道出口至少设置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边缝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流道出口为两个以上时,在副流道出口会聚处设置有会聚广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流量边缝式滴灌带。包括滴灌带体、滴灌带内腔和滴灌带边缝,所述滴灌带边缝内设有主流道、副流道和缓冲流道,所述主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内腔一侧,副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靠滴灌带体一侧,所述的缓冲流道设在滴灌带边缝内的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所述主流道上设有主流道入口和主流道出口,主流道入口与滴灌带内腔相通,主流道出口与缓冲流道相通,所述的副流道上设有副流道入口和副流道出口,副流道入口与缓冲流道相通,副流道出口通向滴灌带体外部。本发明可形成细长的湿润带,该湿润带可确保作物能合理利用水,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适合多种作物的滴灌,对自动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B05B1/30GK102974485SQ2012105074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门旗, 尹强, 周莉薇, 李将 申请人:新疆惠利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