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36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静电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是一种用于温室大棚静电喷雾的静电喷雾系统,此外它还可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的园林绿的喷雾工作,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也在迅速增加,瓜果、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预防或除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通常是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预防和消灭病虫害,但是在施药实际中,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到达防治靶标,Metcalf曾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Γ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O. 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因此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却是低效使用。农药使用中的低效率,不仅浪费大量农药,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如何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是农药使用技术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内容。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和依赖,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首先成立了静电喷雾实验协作组,上海明光仪表厂、江苏太仓静电设备厂、丹阳电子研究所及北京农业大学等先后研制了手持转盘式静电喷雾器;河北邯郸市机械研究所研究了电场击碎手持式静电喷雾器;南京林业大学研制了高射程静电喷雾机。这些单位与使用部门配合,在多种作物上进行了大量喷洒分布及防治效果实验,但都没达到实用推广阶段。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的需求量、使用量特别大,由于农药使用中的低效率,使得解决这个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盲目、大量喷洒造成的农药利用率的低下,特别是农药过度使用中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可以降低农药喷施成本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实现温室大棚中的生态平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有静电喷头22、红外线监测器17、控制系统18、液压泵19、风机20、储药桶21 ;其中静电喷头22通过液压泵19连接到储药桶21,静电喷头22直接与风机20相连;液压泵19、风机20的控制开关以及红外检测器17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18通过电信号传输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红外线监测器17检测需要检测进行喷雾的区域,将检测数据送到控制系统18中,控制系统打开液压泵19和风机20的控制开关,风机20与液压泵19共同作用于药液,细化了雾滴粒径,而药液进入静电喷头22中静电喷头则对雾滴进行了二次雾化,药液喷出。[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该静电喷雾系统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也可以适用于园林、绿化等多领域,整机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使用的环境条件,扩大了整机的使用范围。(2)该静电喷雾系统的中包含有风机与水泵,药液输送过程中风机与水泵共同作用于药液,细化了雾滴粒径,而静电喷头则对雾滴进行了二次雾化。(3)该静电喷雾系统能够通过红外线目标检测装置自动检测,针对目标定向定靶喷洒药液,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药液使用的效率,使其工作时更加环保。

图1本实用新型静电喷雾机构的原理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目标检测及喷雾系统简图;图4本实用新型静电喷雾系统结构图。图中1、托架板;2、滑槽组件;3、连杆;4、6、9、轴;5、曲柄;7、轴承盖;8、链轮;10、轴承座;11、轴承支架;12、车架;13、底座;14、红外线目标检测器固定支架;15、喷雾组件;16、静电发生器;17、红外检测器;18、控制系统;19、液压泵;20、风机;21、储药桶;22、静电喷头;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静电喷洒机构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给喷洒的雾滴增加静电的静电发生仪器,另外一个实现上下往复运动的机构。静电发生器在机器的设计中选用现有产品,重点是喷雾的运动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静电喷雾机构结构比较简单,运行速度不高,要求将旋转运动转换为上下的直线运动,在设计中选用了曲柄滑块机构作为静电喷洒机构。根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原理结合所设计机构的要求,静电喷雾机构由16个主要零部件组成,红外线目标检测器固定支架14固定支撑红外线目标检测器、喷雾组件15、静电发生器16都固定于托架板I上,托架板I随着运动机构作上下运动。上下运动的实现过程是电机通过链轮8将动力输入,与链轮连接的轴9带动曲柄5 —起作旋转运动,曲柄5一端通过连接轴6与连杆3下端产生联系,曲柄5旋转运动带动连杆3的下端作复合运动,连杆3的上端由于滑槽组件2滑槽的限制只能沿着滑槽作上下往复运动,杆3的上端固定有托板架1,固定托板架随着连杆3上端的运动而运动,从而实现了目标检测和喷雾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上述组件要随着机器一起前进,必须固定于机器之上,上述组件通过轴承座10、轴承盖7、轴承支架11、喷雾支架支撑组件固定于车架12之上,实现了预期设计要求。如图一所示。该喷雾系统设计要求在机械行走过程中发现检测目标,目标存在则控制系统开启喷雾机构进行药液喷洒,反之,则关闭或不开启。本系统设计中考虑成本及其它相关因素影响,选择红外线检测目标技术。红外线目标检测器17在行进中检测出目标的存在,通过电信号传输线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18,控制系统通过电信号传输线同时启动输送药液的液压泵19和雾化药液的风机20的开关,泵从储药桶21中抽取药液通过管路输送到静电喷头22实现药液的喷洒,如果没有目标或目标消失则不开启和关闭。如图二所示。静电喷雾系统由药液储存输送装置、目标检测及喷雾控制系统、静电喷雾装置三大部分,通过机械连接与电信号传输线连接成为完整的喷雾系统,三部分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药液的喷洒工作。首先,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喷雾装置电机23由链轮8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喷雾机构,带动曲柄滑块机构的连杆3,使得机构最终实现托盘架I沿滑道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时,置于托盘架上的红外线检测装置17工作,如果检测到植物信号后,将信息通过电信号传输线传递到控制泵、风机开关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同时将泵19、风机20打开,实现行进中喷洒药液作业;当检测装置检测目标已经消失或者没有目标,则控制系统关闭或则不打开泵、风机。药液储存在储药桶21内。静电喷雾系统的结构如图三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静电喷头(22)、红外检测器(17)、控制系统(18)、液压泵(19)、风机(20)、储药桶(21);其中静电喷头(22)通过液压泵(19)连接到储药桶(21),静电喷头(22)直接与风机(20)相连;液压泵(19)、风机(20)的控制开关以及红外检测器(17)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18)通过电信号传输线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静电喷雾系统,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其包括有静电喷头(22)、红外线监测器(17)、控制系统(18)、液压泵(19)、风机(20)、储药桶(21);其中静电喷头(22)通过液压泵(19)连接到储药桶(21),静电喷头(22)直接与风机(20)相连;液压泵(19)、风机(20)的控制开关以及红外检测器(17)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18通过电信号传输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红外线目标检测装置自动检测,针对目标定向定靶喷洒药液,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药液使用的效率,使其工作时更加环保。
文档编号B05B5/00GK202845225SQ2012202758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李杨, 薛孝乐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