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车轮喷粉线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车轮喷粉线及工艺。输送线(2)设置在喷粉房(1)外侧,喷粉房(1)与输送线(2)之间设置机器人(3)、转台(4),机器人(1)抓取车轮,转台(4)将车轮送至喷粉房(1)内,并将喷粉后的车轮转出喷粉房(1)。工艺流程为:工件参数存储-工件识别-进入喷粉隔离间-工件移离输送线-工件转入喷粉房-工件喷粉-飞落的粉末经回收进入供粉设备循环使用-喷粉完成-工件转出-工件转移到工件清理工位-工件装配位置粉末清理-转台粉末清理-工件转移回输送线-粉末固化。
【专利说明】改进的车轮喷粉线及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喷涂粉末技术,具体地说涉及车轮喷涂粉末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世界上节能减排要求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厂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需求的发展、粉末涂装工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并逐步取代油漆涂装的作用,目前粉末喷涂设备存在占地空间大、投资大、能耗高、粉末单耗高、工艺材料切换时间长并且损耗大、不同材料相互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以上喷粉设备与工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粉末喷涂线及工艺。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车轮粉末喷涂线,包括喷粉房、输送线,输送线设置在喷粉房外侧,喷粉房与输送线之间设置机器人、转台,机器人抓取车轮,转台将车轮送至喷粉房内,并将喷粉后的车轮转出喷粉房。
[0005]改进的车轮粉喷喷涂工艺,工艺流程为:工件参数存储-工件识别-进入喷粉隔离间-工件移离输送线-工件转入喷粉房-工件喷粉-飞落的粉末经回收进入供粉设备循环使用-喷粉完成-工件转出-工件转移到工件清理工位-工件装配位置粉末清理-转台粉末清理-工件转移回输送线-粉末固化。
[0006]工件参数存储:对应于不同尺寸轮型,喷枪及控制系统存储相应喷涂工艺参数,包括喷粉量、一次风、二次风、静电电压与电流。
[0007]工件识别:识别工件直径与高度,并将识别信息传送到喷粉控制柜,提高工件上粉率,减少粉末浪费。
[0008]喷粉隔离间:喷粉隔离间温度范围18-28度,湿度范围40%_70%,空调送排风模式为自循环与外部取风两种,当夏天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时采用90%自循环方式并开启10%外界取新风与排风方式减少能耗,即粉房隔间内空气通过循环风管的降温除湿后回到粉房隔间,由于粉房隔间内的粉回收设备产热少,从而制冷量降低,而当冬天外界气温低时,粉房隔间空气循环开启100%外界取风经过滤后无需制冷送入隔间,隔间内空气通过粉房回收上方设计相对送风较小的排气风管排出隔间,从而降低能耗。
[0009]工件转移:机器人将工件从输送线转移至转台。机器人通过夹具抓夹外轮辋方式移动工件,夹具运动与行程通过伺服气缸控制。达到快速平稳、行程大的目的,夹具张合方向为垂直于主线行进方向,避免了通常胀抓中心孔转移工件的方式受限于车轮中心孔尺寸大小变化带来的需要频繁更换胀抓问题。
[0010]工件进入喷粉房:转台旋转中心带动对称两根悬臂转动,工件进出喷粉房,到位后悬臂上治具自转,工件旋转喷粉。转数由伺服防爆电机带动减速机控制转数可调,转台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将需要喷粉的工件送入喷粉房,承载工件的治具通过电机驱动传送系统带动工件进行旋转喷粉。工件喷完粉后转台将喷完粉工件转出喷粉房。
[0011]工件喷粉:根据工件尺寸传感信号调用相应喷粉程序,保证工件各部位粉末厚度,避免质量与成本的浪费,喷粉后固化前,粉末厚度测量装置对粉末厚度进行及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反馈至中间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测量数值是否超出设置粉末厚度上下限而输出增或减喷粉参数的信号输入至喷枪控制系统进行参数修正,从而保证粉末厚度满足产品要求而不过剩。
[0012]喷粉房及粉末回收循环使用设备:喷粉房工件进出仿形口在单侧,回收采用单级滤芯帖服式与粉房直接对接,减少中间输送环节,风阻减小,回收电机功率小,系统占地小,设备投资降低,喷房运行及空调能耗大幅降低,粉末切换时粉房空间小、没有过多附属设备、回收管道短,清理更换时间大幅降低。
[0013]工件清理:清理毛刷旋转,对工件装配部位进行粉末清理,同时高压风机通过过滤器形成的吸引风将清理下来的粉末回收到粉末回收舱,防止粉末飞散。
[0014]转台清理:工件离开治具后,治具清理装置移动到治具处,装置的清理罩中的风枪通过压缩空气将工件与治具接触部位、治具体等部位粉末吹干净,吹掉的粉末通过与工件清理共用回收舱收集,避免粉末飞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改进的车轮喷涂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车轮粉末喷涂线,包括喷粉房1、输送线2,输送线2设置在喷粉房I外侧,喷粉房I与输送线2之间设置机器人3、转台4,机器人I抓取车轮,转台4将车轮送至喷粉房I内,并将喷粉后的车轮转出喷粉房I。
[0017]一种车轮粉喷喷涂工艺,工艺流程为:工件参数存储-工件识别-进入喷粉隔离间-工件移离输送线-工件转入喷粉房-工件喷粉-飞落的粉末经回收进入供粉设备循环使用-喷粉完成-工件转出-工件转移到工件清理工位-工件装配位置粉末清理-转台粉末清理-工件转移回输送线-粉末固化。
[0018]工件参数存储:对应于不同尺寸轮型,喷枪及控制系统存储相应喷涂工艺参数,包括喷粉量、一次风、二次风、静电电压与电流。
[0019]工件识别:识别工件直径与高度,并将识别信息传送到喷粉控制柜,提高工件上粉率,减少粉末浪费。
[0020]喷粉隔离间:喷粉隔离间温度范围18-28度,湿度范围40%_70%,空调送排风模式为自循环与外部取风两种,当夏天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时采用90%自循环方式并开启10%外界取新风与排风方式减少能耗,即粉房隔间内空气通过循环风管的降温除湿后回到粉房隔间,由于粉房隔间内的粉回收设备产热少,从而制冷量降低,而当冬天外界气温低时,粉房隔间空气循环开启100%外界取风经过滤后无需制冷送入隔间,隔间内空气通过粉房回收上方设计相对送风较小的排气风管排出隔间,从而降低能耗。
[0021]工件转移:机器人将工件从输送线转移至转台。机器人通过夹具抓夹外轮辋方式移动工件,夹具运动与行程通过伺服气缸控制。达到快速平稳、行程大的目的,夹具张合方向为垂直于主线行进方向,避免了通常胀抓中心孔转移工件的方式受限于车轮中心孔尺寸大小变化带来的需要频繁更换胀抓问题。
[0022]工件进入喷粉房:转台旋转中心带动对称两根悬臂转动,工件进出喷粉房,到位后悬臂上治具自转,工件旋转喷粉。转数由伺服防爆电机带动减速机控制转数可调,转台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将需要喷粉的工件送入喷粉房,承载工件的治具通过电机驱动传送系统带动工件进行旋转喷粉。工件喷完粉后转台将喷完粉工件转出喷粉房。
[0023]工件喷粉:根据工件尺寸传感信号调用相应喷粉程序,保证工件各部位粉末厚度,避免质量与成本的浪费,喷粉后固化前,粉末厚度测量装置对粉末厚度进行及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反馈至中间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测量数值是否超出设置粉末厚度上下限而输出增或减喷粉参数的信号输入至喷枪控制系统进行参数修正,从而保证粉末厚度满足产品要求而不过剩。
[0024]喷粉房及粉末回收循环使用设备:喷粉房工件进出仿形口在单侧,回收采用单级滤芯帖服式与粉房直接对接,减少中间输送环节,风阻减小,回收电机功率小,系统占地小,设备投资降低,喷房运行及空调能耗大幅降低,粉末切换时粉房空间小、没有过多附属设备、回收管道短,清理更换时间大幅降低。
[0025]工件清理:清理毛刷旋转,对工件装配部位进行粉末清理,同时高压风机通过过滤器形成的吸引风将清理下来的粉末回收到粉末回收舱,防止粉末飞散。
[0026]转台清理:工件离开治具后,治具清理装置移动到治具处,装置的清理罩中的风枪通过压缩空气将工件与治具接触部位、治具体等部位粉末吹干净,吹掉的粉末通过与工件清理共用回收舱收集,避免粉末飞散。
【权利要求】
1.改进的车轮喷粉线,包括喷粉房(I)、输送线(2),其特征在于:输送线(2)设置在喷粉房(I)外侧,喷粉房(I)与输送线(2)之间设置机器人(3)、转台(4),机器人(I)抓取车轮,转台(4)将车轮送至喷粉房(I)内,并将喷粉后的车轮转出喷粉房(I)。
2.改进的车轮喷粉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工件参数存储-工件识别-进入喷粉隔离间-工件移离输送线-工件转入喷粉房-工件喷粉-飞落的粉末经回收进入供粉设备循环使用-喷粉完成-工件转出-工件转移到工件清理工位-工件装配位置粉末清理-转台粉末清理-工件转移回输送线-粉末固化。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改进的车轮喷粉工艺,其特征在于: 工件参数存储:对应于不同尺寸轮型,喷枪及控制系统存储相应喷涂工艺参数,包括喷粉量、一次风、二次风、静电电压与电流; 工件识别:识别工件直径与高度,并将识别信息传送到喷粉控制柜,提高工件上粉率,减少粉末浪费; 所述喷粉隔离间温度范围18-28度,湿度范围40%-70%,空调送排风模式为自循环与外部取风两种; 工件转移:机器人(3)将工件从输送线转移至转台; 工件进入喷粉房:转台(4)旋转中心带动对称两根悬臂转动,工件进出喷粉房,到位后悬臂上治具自转,工件旋转喷粉,工件喷完粉后转台将喷完粉工件转出喷粉房; 工件喷粉:根据工件尺寸传感信号调用相应喷粉程序,保证工件各部位粉末厚度; 喷粉房工件进出仿形口在单侧,回收采用单级滤芯帖服式与粉房直接对接,减少中间输送环节,风阻减小,回收电机功率小,系统占地小,设备投资降低,喷房运行及空调能耗大幅降低,粉末切换时粉房空间小、没有过多附属设备、回收管道短,清理更换时间大幅降低; 清理毛刷旋转,对工件装配部位进行粉末清理; 工件离开治具后,治具清理装置移动到治具处,装置的清理罩中的风枪通过压缩空气将工件与治具接触部位、治具体等部位粉末吹干净,吹掉的粉末通过与工件清理共用回收舱收集,避免粉末飞散。
【文档编号】B05B5/08GK104174520SQ20141036197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秦智伟, 马焕明 申请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