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缝带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5036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4年3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968,602的权益及优先权,该临时申请通过全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根据至少选定的实施方式,本申请涉及新的或改进的接缝带,用接缝带制造的产品,制造和/或使用接缝带的方法。根据至少特定的实施方式,示例性的接缝带可与聚烯烃基防水/透气膜(包括聚丙烯膜和/或聚乙烯膜)和/或通过这些接缝带被密封的接缝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密封的接缝的材料、纤维和/或服装相容。



背景技术:

已知至少特定的聚烯烃(PO)微孔膜和微孔纤维(或由其制造的材料)因其化学组成和结构而是防水(或至少是耐水的)和透气的。已知的防水(或耐水)和透气的这类聚烯烃(PO)微孔膜和中空纤维或中空纤维膜的例子是各种膜,只是举例而言,如由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的Celgard有限责任公司(Celgard,LLC of Charlotte,NC)制造的Z系列膜或中空纤维或中空纤维膜。

在制造防水和透气(防水/透气,或w/b)的服装时,接缝通常会被用胶带粘住,以避免因缝线过程中产生的孔而导致的泄漏。可商购到的接缝带通常由聚氨酯(PU)制得,并且可以和由PU、聚酯(PET)和/或Teflon(ePTFE)制成的防水/透气(w/b)膜一起使用。但是,这些现有的接缝带不能和聚烯烃基w/b膜—包括聚丙烯(PP)w/b膜和/或聚乙烯(PE)w/b膜相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提供接缝带。该接缝带可与聚烯烃基w/b膜—包括聚丙烯(PP)w/b膜和/或聚乙烯(PE)w/b膜相容。该接缝带可包括由干法拉伸工艺制成的微孔聚烯烃薄膜并包括多个孔。在一些情形中,该多个孔可具有基本为圆形的形状。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表现出0.5至5.0的加工方向拉伸强度与横向拉伸强度之比。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具有小于等于100秒的JIS Gurley值(例如,小于等于80秒的JIS Gurley值)。

聚烯烃的熔点可这样选择,以便提供如下的接缝带:(i)可适用于w/b膜而不破坏w/b材料,和(ii)在日常使用所面对的温度下不会熔化。例如,聚烯烃可具有80℃至175℃的熔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具有80℃至120℃的熔点(例如,90℃至110℃,95℃至105℃,或者99℃至100℃)。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具有155℃至175℃(如165℃至175℃)的熔点。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由任何合适的聚烯烃材料制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其组合(例如,其掺合物和/或其共聚物)。在一些情形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在一些情形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在一些情形中,聚烯烃可包括茂金属催化聚乙烯。

在一种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包括具有155℃至175℃(例如,165℃至175℃)熔点的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在一种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包括具有80℃至120℃(例如,90℃至110℃,95℃至105℃,或者99℃至100℃)熔点的茂金属催化聚乙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为双轴取向的微孔聚烯烃薄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8微米至80微米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175kg/cm2的TD拉伸强度(例如,至少225kg/cm2的TD拉伸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在90℃下小于6.0%且在120℃下小于15.0%的TD收缩。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20%至90%的孔隙率(例如,20%至80%的孔隙率,40%至90%的孔隙率,或者65%至90%的孔隙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中的孔可具有0.03微米至0.50微米的平均孔径和0.75至1.25的长径比。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0.04微米的平均流孔径(例如,至少0.05微米的平均流孔径)。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0.06微米的Aquapore尺寸或孔径(例如,至少0.08微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多层微孔聚烯烃薄膜(例如,双层聚合物薄膜、三层聚合物薄膜或包含多于三层的聚合物薄膜)。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进一步包括位于微孔聚烯烃薄膜一面上的非织造材料(例如,纺粘和/或熔喷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编织材料或者其组合。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如粘合或热层合、压纹、延压或这些方法的组合)与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和/或编织材料结合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进一步包括位于微孔聚烯烃薄膜上的粘合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接缝带可用来对防水纤维(包括聚烯烃基防水纤维)的接缝进行密封。因此,本发明还提供通过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被密封的接缝。接缝可包括防水纤维(例如,聚烯烃基防水纤维,如PP w/b膜和/或PE w/b膜)的第一边缘,其与防水纤维(例如,聚烯烃基防水纤维,如PP w/b膜和/或PE w/b膜)的第二边缘沿缝合线被缝在一起;和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其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和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在一起并覆盖缝合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可进一步包括使接缝带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和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的粘合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可基本不含粘合剂。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一种或多种如上所述接缝的材料、纤维和服装,以及制造使用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的材料、纤维和服装的方法。

对发明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接缝带。接缝带可与聚烯烃基w/b膜—包括聚丙烯(PP)w/b膜和/或聚乙烯(PE)w/b膜相容。接缝带可包括由干法拉伸工艺制造并包括多个孔的微孔聚烯烃薄膜。

合适的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由干法拉伸工艺制造的聚烯烃微孔膜,如美国专利No.6,602,593中所记载的那些膜,以及公开号为2007/0196638、2008/0118827、2011/0223486和2014/0302374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那些膜,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一些情形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以为单轴取向的聚烯烃Celgard膜,如美国专利No.6,602,593中记载的那些膜。在其他的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以为双轴取向的聚烯烃Celgard膜,如公开号为No.2007/0196638和No.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那些膜。作为接缝带,这种双轴取向的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比单轴取向的Celgard膜表现得更好。此外,用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嵌段共聚物制成的双轴取向的Celgard膜可具有触感或手感特别舒适的额外优点。不过,单轴取向的微孔膜也是可以用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可包括由干法拉伸工艺制造的微孔聚烯烃薄膜膜。该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含多个孔。在某些情况下,孔的特征可在于基本为圆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扫描电镜(SEM)测量,微孔聚烯烃薄膜中的孔可具有0.03微米至0.50微米的平均孔径。进一步地,孔的形状可用长径比—孔的长度与宽度之比—来表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SEM测量,孔的长径比可在0.75至1.25的范围内(例如,0.85至1.15)。

聚烯烃的熔点可这样选择,以便提供如下的接缝带:(i)可适用于w/b膜而不破坏w/b材料,和(ii)在日常使用所面对的温度下不会熔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具有至少80℃的熔点(例如,至少85℃,至少90℃,至少95℃,至少100℃,至少105℃,至少110℃,至少115℃,至少120℃,至少125℃,至少130℃,至少135℃,至少140℃,至少145℃,至少150℃,至少155℃,至少160℃,至少165℃,或者至少1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具有小于等于175℃的熔点(例如小于等于170℃,小于等于165℃,小于等于160℃,小于等于155℃,小于等于150℃,小于等于145℃,小于等于140℃,小于等于135℃,小于等于130℃,小于等于125℃,小于等于120℃,小于等于115℃,小于等于110℃,小于等于105℃,小于等于100℃,小于等于95℃,小于等于90℃,或者小于等于85℃)。

聚烯烃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熔点。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具有80℃至175℃的熔点(例如,80℃至120℃,90℃至110℃,95℃至105℃,155℃至175℃,或者165℃至17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具有99℃至100℃的熔点。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由任何合适的聚烯烃材料制得。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由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4-甲基-1-戊烯、聚己烯、聚辛烯及其掺合物和其共聚物制得。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其组合(例如,其掺合物和/或其共聚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以选自:聚丙烯均聚物(如无规立构聚丙烯、全同立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聚丙烯共聚物(如聚丙烯无规共聚物),聚丙烯抗冲共聚物,聚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丁烯、聚4-甲基-1-戊烯和其混合物。合适的聚丙烯共聚物包括但不限于丙烯在共聚用单体存在下聚合而成的无规共聚物。共聚用单体选自乙烯、正丁烯(即1-丁烯)和正己烯(即1-己烯)。在这些聚丙烯的无规共聚物中,共聚用单体可以任何合适的量存在(例如小于10wt%的量,如1wt%至7wt%)。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包括聚烯烃嵌段共聚物。例如,在一些情形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PP/PE嵌段共聚物可从很多树脂制造商处获得。通过使用含至少些许百分含量PE(优选小于5%)的嵌段共聚物,得到的薄膜会不那么硬,这使得褶皱更柔软,移动起来更安静,并且还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这赋予了更像丝绸的触感。另外,这种嵌段共聚物薄膜看起来适合TD拉伸和制造用于织物应用的60英寸宽(或者更宽)的薄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包括低熔点烯烃嵌段共聚物,如陶氏化学(Dow Chemical)以商标INFUSE销售的辛烯-PE嵌段共聚物。

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合适的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包括但不限于那些通过向聚丙烯均聚物或聚丙烯无规共聚物中添加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单体(EPDM)、聚乙烯和塑性高分子共聚物而制得的抗冲共聚物。在这些聚丙烯抗冲共聚物中,共聚物可以任何合适的量存在,但通常以约5wt%至约25wt%的量存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塑性聚合物可为聚乙烯。合适的聚乙烯包括但不限于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其组合。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热塑性聚合物可选自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其混合物。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热塑性聚合物可为高密度聚乙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烯烃可包括低熔点烯烃聚合物,如茂金属催化的聚烯烃。合适的茂金属催化的聚烯烃的例子包括茂金属催化聚乙烯和茂金属催化聚乙烯共聚物。茂金属是一种化合物,通常由两个环戊二烯基阴离子(Cp,为C5H5—)与II价氧化态的金属中心(M)键合而成,通常所得的化学式为(C5H5)2M。与茂金属密切相关的是茂金属衍生物(例如,二氯环戊二烯钛、二氯环戊二烯钒)。特定的茂金属和它们的衍生物表现出催化特性。涉及[Cp2ZrCH3]+的阳离子4族茂金属衍生物可催化聚烯烃的聚合。合适的茂金属催化聚乙烯(mPE)的例子包括埃克森公司(Exxon)销售的以ENABLETM为商标名的mPE。在接缝带是由mPE制成的情形下,作为用PO、PP和/或PE w/b膜制成的织物的接缝带,接缝带可表现得特别出色。茂金属催化PE薄膜可具有非常好的手感(其软而柔韧,且有弹性),另外,其可具有约99℃或100℃的熔点。

在一种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155℃至175℃的熔点(例如,165℃至175℃)。在一种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包括茂金属催化聚乙烯,其具有80℃至120℃的熔点(例如,90℃至110℃,95℃至105℃,或者99℃至100℃)。

当微孔聚烯烃薄膜是由上述各种材料形成时,举例而言,由一种或多种嵌段或抗冲共聚物结合的聚烯烃形成,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用来形成微孔膜、材料、层、复合体、层合体或者纺织品,其在或对纺织品相关的最终用途应用中具有所需的改进的表现性能。通过在聚合掺合物的化学结构或者在用其或由其制成的改进的组分、膜或纤维或者材料、层、复合体、层合体或者纺织品的组成上改变选择,可以影响诸如手感、褶皱、移动时的“安静度”以及表面摩擦系数等的表现性能,由此生产出手感更好、褶皱更柔软、移动起来更安静和/或摩擦系数更低的微孔聚烯烃薄膜、纤维、微孔纤维或材料、层、复合体、层合体或者纺织品,从而得到例如更像丝绸的触感。

在其他选定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进一步包含其他成分。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进一步包含填料(例如惰性颗粒,用以降低薄膜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对膜的制造或其物理性质没有显著影响)、抗静电剂、防粘连剂、抗氧化剂、润滑剂(例如用以帮助制造)等。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向聚烯烃中加入多种物质以改变或增强所得膜的性能。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1)矿物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氧化锌、硅藻土、滑石粉、高岭土、合成二氧化硅、云母、粘土、氮化硼、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及其掺合物;(2)弹性体,包括但不限于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SIR)、亚乙基降冰片烯(ENB)、环氧树脂、聚氨基甲酸酯及其掺合物;(3)湿润剂,包括但不限于乙氧基醇、伯聚羧酸、二元醇(如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功能化聚烯烃等;(4)润滑剂,如(聚)硅氧烷、含氟聚合物、油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钙或其他硬脂酸金属盐;(5)阻燃剂,例如溴系阻燃剂、磷酸铵、氢氧化铵、三水氧化铝和磷酸酯;(6)交联剂或偶联剂;(7)聚合物加工助剂;和(8)包括用于聚丙烯的β-成核剂在内的任意种类的成核剂。在一种实施例中,聚烯烃可包括用β-成核剂(BN)合成的含90-97%聚丙烯的聚丙烯基抗冲共聚物。

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1)一种或多种嵌段或抗冲共聚物(BCPs或者ICPs)或者2)与一种或多种BCPs或ICPs结合的聚烯烃。这些烯烃物质可提供一系列有差异的纺织品材料,其具有改进的表现性能,如用于多种纺织品最终用途应用中所更期望的手感、褶皱和表面摩擦系数,这些最终的用途应用可能也需要防水和透气的性能,如外套、一次性服装、耐用服装、要求相对湿度均衡的纺织品材料和医疗相关应用的服装或者物品。

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小于等于100秒的JIS Gurley值(例如,小于等于95秒,小于等于90秒,小于等于85秒,小于等于80秒,小于等于75秒,小于等于70秒,小于等于65秒,小于等于60秒,小于等于55秒,小于等于50秒,小于等于45秒,小于等于40秒,小于等于35秒,小于等于30秒,小于等于25秒,小于等于20秒,或者小于等于15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10秒的JIS Gurley值(例如,至少15秒,至少20秒,至少25秒,至少30秒,至少35秒,至少40秒,至少45秒,至少50秒,至少55秒,至少60秒,至少65秒,至少70秒,至少75秒,至少80秒,至少85秒,至少90秒,或者至少95秒)。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JIS Gurley值。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10秒至100秒的JIS Gurley值(例如,10秒至75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8微米的厚度(例如,至少10微米的厚度,至少15微米的厚度,至少20微米的厚度,至少25微米的厚度,至少30微米的厚度,至少35微米的厚度,至少40微米的厚度,至少45微米的厚度,至少50微米的厚度,至少55微米的厚度,至少60微米的厚度,至少65微米的厚度,至少70微米的厚度,至少75微米的厚度,至少80微米的厚度,至少85微米的厚度,至少90微米的厚度,或者至少95微米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小于等于100微米的厚度(例如,小于等于95微米,小于等于90微米,小于等于85微米,小于等于80微米,小于等于75微米,小于等于70微米,小于等于65微米,小于等于60微米,小于等于55微米,小于等于50微米,小于等于45微米,小于等于40微米,小于等于35微米,小于等于30微米,小于等于25微米,小于等于20微米,小于等于15微米,或者小于等于10微米)。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厚度。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8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例如,10微米至100微米,8微米至80微米,或者25微米至75微米)。在一种实施例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38微米至50微米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200kg/cm2的MD拉伸强度(例如至少250kg/cm2,至少300kg/cm2,至少350kg/cm2,至少400kg/cm2,至少450kg/cm2,至少500kg/cm2,至少550kg/cm2,至少600kg/cm2,至少650kg/cm2,至少700kg/cm2,至少750kg/cm2,至少800kg/cm2,至少850kg/cm2,至少900kg/cm2,至少950kg/cm2,至少1000kg/cm2,至少1100kg/cm2,至少1200kg/cm2,至少1300kg/cm2,或者至少1400kg/cm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小于等于1500kg/cm2的MD拉伸强度(例如,小于等于1400kg/cm2,小于等于1300kg/cm2,小于等于1200kg/cm2,小于等于1100kg/cm2,小于等于1000kg/cm2,小于等于950kg/cm2,小于等于900kg/cm2,小于等于850kg/cm2,小于等于800kg/cm2,小于等于750kg/cm2,小于等于700kg/cm2,小于等于650kg/cm2,小于等于600kg/cm2,小于等于550kg/cm2,小于等于500kg/cm2,小于等于450kg/cm2,小于等于400kg/cm2,小于等于350kg/cm2,小于等于300kg/cm2,或者小于等于250kg/cm2)。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MD拉伸强度。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200kg/cm2至1500kg/cm2的MD拉伸强度(例如,600kg/cm2至1500kg/cm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175kg/cm2的TD拉伸强度(例如,至少200kg/cm2,至少225kg/cm2,至少250kg/cm2,至少275kg/cm2,至少300kg/cm2,至少350kg/cm2,至少400kg/cm2,至少500kg/cm2,至少600kg/cm2,至少700kg/cm2,至少800kg/cm2,至少900kg/cm2,或者至少1000kg/cm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以具有小于等于1100kg/cm2的TD拉伸强度(例如,小于等于1000kg/cm2,小于等于900kg/cm2,小于等于800kg/cm2,小于等于700kg/cm2,小于等于600kg/cm2,小于等于500kg/cm2,小于等于400kg/cm2,小于等于350kg/cm2,小于等于300kg/cm2,小于等于275kg/cm2,小于等于250kg/cm2,小于等于225kg/cm2,或者小于等于200kg/cm2)。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TD拉伸强度。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175kg/cm2至1100kg/cm2的TD拉伸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MD拉伸强度与TD拉伸强度之比可为至少0.5(例如,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或者至少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MD拉伸强度与TD拉伸强度之比可为小于等于6.0(例如,小于等于5.0,小于等于4.0,小于等于3.0,小于等于2.0,或者小于等于1.0)。

MD拉伸强度与TD拉伸强度之比可在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变化。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表现出0.5至6.0的MD拉伸强度与TD拉伸强度之比(例如,0.5至5.0,或者0.5至4.0)。

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在90℃下小于6.0%且在120℃下小于15.0%的TD收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20%的孔隙率(例如至少40%,至少50%,至少65%,或者至少8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小于等于90%的孔隙率(例如,小于等于80%,小于等于65%,小于等于50%,或者小于等于40%)。

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上述任一最小数值至上述任一最大数值之间范围内的孔隙率。例如,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20%至90%的孔隙率(例如,20%至80%的孔隙率,40%至90%的孔隙率,或者65%至90%的孔隙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至少0.04微米的平均流孔径(采用ASTM F316-86标准方法用Capillary Flow分析测量,例如,至少0.05微米的平均流孔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以具有至少0.06微米(例如,至少0.08微米)的Aquapore孔径尺寸(用PMI(多孔材料公司,Porous Materials Inc.)提供的Aquapore测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具有大于约140psi的水头压力(采用ASTM D3393-91标准方法测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为mPE薄膜,其具有约54.4微米的厚度、约48.6微米的基重、约410g的击穿强度、约438kg/cm2的MD拉伸强度、约759%的MD拉断伸长百分率、约248kg/cm2的TD拉伸强度和约817%的TD拉断伸长百分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为mPE薄膜,其具有约97微米的厚度、约88.9微米的基重、约678g的击穿强度、约371kg/cm2的MD拉伸强度、约815%的MD拉断伸长百分率、约352kg/cm2的TD拉伸强度和约999%的TD拉断伸长百分率。

所述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含单层微孔聚烯烃薄膜或多层微孔聚烯烃薄膜(例如双层薄膜、三层薄膜、四层薄膜等)。多层薄膜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标准层接方法制备。多层薄膜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共挤出方法制备。多层薄膜可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的多个层制得。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多层,该多层包含至少三层(例如,至少四层,至少五层,至少六层,或者至少七层)。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多层,该多层包含3至8层(例如,3至6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含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薄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微孔膜,特别是Z-系列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可进一步包含位于微孔聚烯烃薄膜一面上的非织造材料(例如,纺粘和/或熔喷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或者编织材料。非织造材料可以是例如聚丙烯非织造物。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如粘合或热层合、压纹、延压或这些方法的组合)与非织造材料、织造材料和/或编织材料结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可进一步包含粘合剂。粘合剂可为例如聚合物粘合剂。合适的粘合剂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可根据其粘合性能、疏水性或者亲水性、熔点、剪切阻力、粘接/涂覆性能、水洗和干洗耐热性、耐清洗溶剂性、耐高温性(例如,耐高压蒸汽的能力)、耐化学性、气流阻力、抗病菌(如病毒和细菌)性以及与层状纤维或其成分相合的能力来选择,以便制造出静压密封的接缝或者耐化学和/或生物试剂的接缝。接缝带还可被设计成可拉伸的,以便与面料和内部衬垫层的拉伸特性相匹配。合适的粘合剂聚合物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和聚烯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可包括基础材料和涂布于基础材料一面上的粘合剂。基础材料可包括本发明公开的任何材料或制造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础材料可包括微孔聚烯烃薄膜。在其他选定的实施方式中,基础材料可包括单片薄膜(monolithic film)。而在另一些选定的实施方式中,基础材料可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微孔聚烯烃薄膜和单片薄膜。基础材料可按对接缝带来说任何需要的厚度来提供。在一些选定的实施方式中,基础材料可包括单层,以产生所需的厚度。在其他一些选定的实施方式中,基础材料可由多层制得,以产生接缝带所需的厚度。带或者带的基础材料可以是1层(单层)、2层(双层)、3层(三层)、4层(四层)膜,或者是制造所希望的最终接缝带厚度所需的任何层数。

本发明所述的接缝带可以是各种形状和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长度为大于等于0.5英寸(例如,大于等于1英寸,大于等于2英寸,大于等于3英寸,大于等于4英寸,大于等于5英寸,大于等于6英寸,大于等于7英寸,大于等于8英寸,大于等于9英寸,大于等于10英寸,大于等于15英寸,大于等于20英寸,大于等于25英寸,大于等于30英寸,大于等于35英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长度为小于等于150英寸(例如,小于等于100英寸,小于等于50英寸,小于等于40英寸,小于等于30英寸,小于等于20英寸,小于等于10英寸,小于等于5英寸,小于等于2英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宽度为大于等于0.25英寸(例如大于等于0.3英寸,大于等于0.4英寸,大于等于0.5英寸,大于等于0.75英寸,大于等于1英寸,大于等于1.25英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宽度为小于等于3英寸(例如,小于等于2英寸,小于等于1.5英寸,小于等于1英寸,小于等于0.75英寸,小于等于0.5英寸,小于等于0.35英寸)。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宽度可为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或者24mm。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接缝带的宽度可为18mm至2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为矩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呈椭圆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带呈圆形。接缝带可被切割成任何形状或者图案。接缝带可为弯曲的或弧线形的。

接缝带可以多个相邻的接缝带小条形成接缝带片的一组接缝带的形式提供。每个接缝带条可由穿孔线分开。接缝带可以连续卷的形式提供。在一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接缝带以具有例如25m、50m、75m或者100m的长度的连续卷的形式提供。

本发明所述的接缝带可通过用常规方法制备合适的微孔聚烯烃薄膜而制得。

在一些情形中,方法可包括通过干法拉伸工艺形成微孔聚烯烃薄膜。作为例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由干法拉伸工艺制造,其中,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聚烯烃树脂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在加工方向(单轴向地)对无孔前体进行冷拉伸和热拉伸,形成最终厚度通常小于75μm(例如,约25-75μm(不过,根据最终的用途,可更薄一些或更厚一些))的微孔膜。在一些情形中,聚烯烃树脂可为一种或多种嵌段共聚物(BCPs)或抗冲共聚物(ICP s),每种嵌段共聚物或抗冲共聚物可包括聚丙烯和/或聚乙烯。或者,可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聚烯烃树脂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在加工方向和横向(双轴向地)对无孔前体进行冷拉伸和/或热拉伸,形成最终厚度通常小于75μm(优选约25-75μm)的微孔膜接缝带。

在一些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由干法拉伸工艺制造,其中,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聚烯烃树脂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对无孔前体进行双轴向拉伸(即,不仅在加工方向拉伸,而且在横向拉伸)。这一工艺在公开号为2007/0196638和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有详尽的讨论。这两篇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下面将进一步讨论这一工艺。

通常,制造微孔聚烯烃薄膜的工艺可包括挤出无孔前体和随后对该无孔前体进行双轴向拉伸的步骤。可选地,可在拉伸前对无孔前体进行退火。可选地,可在双轴向拉伸前对无孔前体进行加工方向拉伸。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双轴向拉伸包括加工方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且在进行横向拉伸的同时,进行经过控制的加工方向的松弛。加工方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加工方向拉伸之后进行横向拉伸,同时进行加工方向松弛。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一工艺。

挤出通常可以是常规的(常规指的是对干法拉伸工艺来说是常规的)。挤出机可具有狭缝形模具(用以制造平的前体)或环形模具(用于制造型坯前体)。在后一种情形中,可采用膨胀型坯技术(如吹胀率(blow up ratio,BUR))。但是,无孔前体的双折射可能不需如常规干法拉伸工艺中的那样高。例如,在由聚丙烯树脂生产孔隙率>35%的膜的常规干法拉伸工艺中,前体的双折射在一些情形中可能为>0.0130;而用本发明的工艺,PP前体的双折射可以低至0.0100。在另一个例子中,对由聚乙烯树脂生产的孔隙率>35%的膜,前体的双折射在一些情形中可能为>0.0280;而用本发明的工艺,PE前体的双折射可以低至0.02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孔前体可以是吹塑薄膜和狭缝形模具薄膜中的一种。无孔前体可以是经过至少一次单层挤出和多层挤出而形成的单层前体,或者是经过至少一次共挤出和层压而形成的多层前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Tm-80℃至Tm-10℃(其中Tm为聚合物的熔点)间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Tm-50℃至Tm-15℃间的温度下进行。有些材料(例如在挤出后具有高结晶度的那些材料,如聚丁烯)可以不需要退火。

加工方向拉伸可为冷拉伸、热拉伸或两者兼有,并且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步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拉伸可在<Tm-50℃下进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Tm-80℃下进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热拉伸可在<Tm-10℃下进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总的加工方向拉伸可在50%-500%范围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100%-300%范围内。在进行加工方向拉伸的过程中,前体可能会在横向上收缩(常见的)。

横向拉伸可包括同时进行的经过控制的加工方向的松弛。这意味着当前体在横向上被拉伸时,其也同时被允许在加工方向上有控制地收缩(即松弛)。横向拉伸可为冷步骤或热步骤或两者兼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总的横向拉伸可在100%-1200%范围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200%-900%范围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经过控制的加工方向松弛可在5%-80%范围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15%-65%范围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横向拉伸可在多步中进行。在横向拉伸的过程中,可以允许或不允许前体在加工方向上收缩。在一种多步骤横向拉伸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横向拉伸步骤可包括同时进行经过控制的加工方向松弛的横向拉伸,随后是同时在横向和加工方向上的拉伸,之后是横向上的松弛,加工方向既不拉伸也不松弛。

可选地,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前体在经过加工方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后可被热定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法拉伸工艺可包括步骤:先进行加工方向拉伸;随后进行所述双轴向拉伸,所述双轴向拉伸包括所述横向拉伸(同时进行经过控制的加工方向松弛)、第二次横向拉伸(同时进行加工方向松弛)、之后是可选的横向松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法拉伸工艺的双轴向拉伸步骤包括对多个无孔前体的分开的或堆叠的层(layer)或层片(ply)同时进行双轴向拉伸,其中,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层被结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法拉伸工艺的双轴向拉伸步骤包括对多个无孔前体的结合在一起的或堆叠的层或层片同时进行双轴向拉伸,其中,在拉伸过程中,所有的层均结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吹膜技术或通过铸膜方法将一种或多种包括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抗冲共聚物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对无孔前体进行先在加工方向(MD)的冷拉伸和热拉伸并继而在横向(TD)的拉伸,以形成根据美国专利申请号No.2011/0223486所记载的方法的双轴向拉伸或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其中,双轴向拉伸步骤包括同时进行的机械方向松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一种或多种包括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抗冲共聚物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对无孔前体进行先在加工方向的冷拉伸和热拉伸并继而在横向的拉伸,以形成根据公开号为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方法的双轴向拉伸或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其中,双轴向拉伸步骤不包括同时进行的机械方向松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含90-97%聚丙烯的基本为聚丙烯基(PP)的嵌段共聚物(BCP)可由β-成核剂(BN)合成,并通过铸膜方法挤出,形成无孔β-成核聚丙烯基BCP前体。对β-成核聚丙烯前体的双轴向拉伸可使存在于β成核PP区域和α成核PP区域之间的界面断裂。断裂过程可在β-成核双轴取向聚丙烯(BN-BOPP)膜内形成孔,从而形成厚度小于75微米(例如,约12微米至25微米)的微孔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与一种或多种嵌段或抗冲共聚物(BCPs或者ICPs)结合在一起的聚烯烃(PO)。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与一种或多种嵌段或抗冲共聚物结合在一起的聚烯烃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在加工方向(单轴向地)对无孔前体进行冷拉伸和热拉伸,以形成微孔膜或薄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与一种或多种ICPs结合在一起的PO。在这些实施方式,可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与一种或多种ICPs结合在一起的PO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对无孔前体进行先在加工方向(MD)的冷拉伸和热拉伸并继而在横向(TD)的拉伸,以形成根据公开号为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拉伸方法的双轴向拉伸或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横向拉伸步骤包括同时进行的加工方向松弛步骤,以形成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与一种或多种ICPs结合在一起的PO。在这些实施方式,可通过吹膜技术或者通过铸膜方法将与一种或多种ICPs结合在一起的PO挤出,形成无孔前体,然后对无孔前体进行先在加工方向的冷拉伸和热拉伸并继而在横向的拉伸,以形成根据公开号为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方法的双轴向拉伸或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横向拉伸步骤不包括同时进行的加工方向松弛步骤,以形成双轴取向的(BO)微孔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包括与一种或多种ICPs结合在一起的PO,其中ICP为含90-97%PP的基本为聚丙烯基(PP)的ICP。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方法可包括由β-成核剂(BN)合成ICP,并通过铸膜方法挤出ICP,形成无孔β-成核PO/ICP前体。对β-成核聚丙烯前体的双轴向拉伸可使存在于β成核PP区域和α成核PP区域之间的界面断裂。断裂过程可在β-成核双轴取向聚丙烯(BN-BOPP)膜内形成孔,从而形成厚度小于75微米(例如,约12微米至25微米)的微孔膜。

一些特定的微孔聚烯烃薄膜是高度疏水且非常透气的,这使得其能完美地作为诸如高性能外套等防水/透气织物的阻挡层。传统上,在这类聚烯烃薄膜的开发中,会结合其他因素从提供物理上结实的薄膜的角度,选择聚合物原料。这导致了容易起皱的更硬的薄膜,并因此提供了较差的手感(即,触觉体验)。在本发明所述接缝带的情形中,微孔聚烯烃薄膜可被制造得表现出改进的手感。提高这种PO薄膜手感的一种方法是使用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树脂。

根据一种实施例,接缝带可包括与多孔聚合物非织造材料或网状物(如聚烯烃非织造网状物)层合在一起的微孔聚烯烃膜。可选地,上述层合体可以是微起皱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机械强度、伸缩性和/或回弹性,可通过诸如涂覆或微起皱的技术或处理进一步对接缝带进行改进、处理或修饰,以在层合或组合的微孔聚烯烃薄膜上引入永久性的、微小的、有规则间隔的褶皱、轮廓、压纹、褶子或者折皱。另外,微起皱的接缝带可表现出改进的手感或柔度、改进的“贴身”柔度和/或改进的“安静度”(例如,在移动时没有起折皱的声音),这些可能是织物服装、材料或者应用中所期望的表现性能或特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接缝带可被用来密封防水纤维(包括聚烯烃基防水纤维)的接缝。尽管本发明所述的接缝带可在聚丙烯基w/b材料或织物上表现得很好,该接缝带也可用于其他w/b膜和薄膜,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PTFE,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掺合物,聚烯烃共聚物,湿法工艺、干法工艺或者BNBOPP工艺微孔膜等和/或其他类似的薄膜、基底或膜或者其组合。例如,可将PP膜接缝至或者连接至PE膜。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通过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被密封的接缝。接缝可包括防水纤维(例如,聚烯烃基防水纤维,如PP w/b膜和/或PE w/b膜)的第一边缘,其与防水纤维(例如,聚烯烃基防水纤维,如PP w/b膜和/或PE w/b膜)的第二边缘沿缝合线被缝在一起;和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其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和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在一起并覆盖缝合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可进一步包括使接缝带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和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的粘合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缝可基本不含粘合剂。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一种或多种如上所述接缝的材料、纤维和服装,以及制造使用本发明所描述的接缝带的材料、纤维和服装的方法。制造材料、纤维和服装的方法可包括将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与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接合在一起。这些方法可包括:将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与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缝合在一起,以形成缝合线;用本发明所述的接缝带覆盖住缝合线;和将接缝带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与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在一起。将接缝带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与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在一起可包括将接缝带加热至高于微孔聚烯烃薄膜熔点的温度。将接缝带与防水纤维的第一边缘与防水纤维的第二边缘粘合在一起可包括将接缝带加热至高于存在于接缝带上的聚合物粘合剂的熔点的温度。

根据至少选定的实施方式,本申请涉及接缝带、由接缝带制成的产品、接缝带的制造方法和/或使用方法。根据至少特定的实施方式,示例性的接缝带可与聚烯烃基防水/透气(w/b)膜,包括聚丙烯(PP)w/b膜和/或聚乙烯(PE)w/b膜和/或通过这些接缝带密封的接缝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密封的接缝的材料、纤维和/或服装相容。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说明,给出本发明特定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

除非另有声明,所有的材料都用下述方法表征。膜的厚度,根据ASTM D374-99(2004)中记载的题为“固体电绝缘材料厚度的标准测试方法”(该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测量,并使用Emveco 210-A型microgage bench测微计。本文所说的Gurley值,指的是日本工业标准(JIS)Gurley值,采用OHKEN渗透性测试仪测量。JIS Gurley值被定义为100cc空气在4.9英寸水柱的恒定压力下通过1平方英寸的薄膜所需的以秒计的时间。基重指的是材料单位样品面积的重量,并可用g/m2表示。基重由具有已知面积(以m2计)的被测试样品的质量(以g计)决定。收缩百分率,通过将样品于90℃下在炉中放置1小时,然后测量MD和/或TD的收缩而测得。击穿强度,根据ASTM D3763-14中记载的题为“利用负载和位移传感器的塑性材料的高速击穿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测量,并使用Instron的4442型拉伸测试仪。测量在微孔膜的宽度上进行,且击穿强度为击穿测试样品所需的力。膜的拉伸强度(既有MD也有TD),根据ASTM D882-12(2012)中记载的题为“塑性薄片拉伸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测量,并使用Instron的4201型拉伸测试仪。MD拉断伸长百分率(%MD拉断伸长)是指在拉断样品所需的最大拉伸强度下测量的测试样品沿测试样品MD被拉长的百分率。TD拉断伸长百分率(%TD拉断伸长)是指在拉断样品所需的最大拉伸强度下测量的测试样品沿测试样品TD被拉长的百分率。膜的孔隙率,根据ASTM D2873-94(1999)中记载的题为“通过压汞法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内部孔隙率的标准测试方法”(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测量。

除非另有注明,以下实施例中的膜通过常规的干法拉伸工艺制造。

实施例1

将抗冲共聚物聚烯烃树脂熔化并挤出,形成厚度为25微米的无孔前体膜。随后,在加工方向(MD)对无孔前体膜进行单轴向拉伸,制成20.8微米厚的微孔薄膜,其具1,354秒的JIS Gurley值。下面的表1汇总了该膜的物理性能。

实施例2

采用横向(TD)拉伸设备,对实施例1制备的单轴向拉伸微孔膜继续进行双轴向拉伸;拉伸时,在加工方向(MD)没有松弛。经TD拉伸的膜在TD方向被拉伸至原始宽度的2至4倍。得到的微孔膜具有<100秒的JIS Gurley值,这对于用作透气织物膜接缝带的透气性来说,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制备的单轴向拉伸微孔膜继续在横向(TD)进行双轴向拉伸;拉伸时,同时进行如公开号为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所述的MD松弛。经4.5倍拉伸的TD拉伸和总计0-16%的MD松弛后,得到的微孔膜具有10.9微米的厚度和73秒的JIS Gurley值。下面的表1汇总了该膜的物理性能。

实施例4

将抗冲共聚物聚烯烃树脂熔化并挤出,形成厚度为35微米的无孔前体膜。随后,在加工方向(MD)对无孔前体膜进行单轴向拉伸,制成26微米厚的微孔薄膜,其具3,454秒的JIS Gurley值。下面的表1汇总了该膜的物理性能。

实施例5

对实施例4制备的单轴向拉伸微孔膜继续在横向(TD)进行双轴向拉伸;拉伸时,同时进行如公开号为2011/0223486的美国专利申请所述的MD松弛。经4.5倍拉伸的TD拉伸和总计0-16%的MD松弛后,得到的微孔膜具有19微米的厚度和25秒的JIS Gurley值。下面的表1汇总了该膜的物理性能。

表1实施例1和3-5制备的膜的物理性能汇总

实施例6

将聚丙烯(PP)基抗冲共聚物挤出,形成薄膜。挤出机的熔化温度是249℃。使聚合物熔体进入温度设定在215℃的挤出模具。通过吹空气使聚合物熔体冷却。挤出的薄膜厚度为34μm、双折射为0.0116。

将挤出的前体在154℃下退火2分钟。之后,将经过退火的薄膜在室温下冷拉伸至30%,再在140℃下热拉伸至190%并松弛至61%(总MD拉伸=159%)。在MD上拉伸过的膜厚度为26微米,孔隙率为40%。此后,将在MD上拉伸过的膜于150℃下在TD上拉伸260%,同时在MD上松弛50%。接着,于150℃下,同时在MD和TD上分别拉伸50%和216%。

下面的表2汇总了该膜的物理性能。出于比较的目的,表中还包括了两种可商购的干法拉伸薄膜的物理性能:(A)2400(单层聚丙烯膜);(B)2325(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膜)。

表2实施例6制备的膜的物理性能汇总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组成和方法不被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具体的组成和方法的范围内,这些具体的组成和方法只是意图说明权利要求的些许方面。在功能上等同的任何组成和方法均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除了本文所示的和所描述的那些组成和方法外,各种组成和方法的变体也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此外,由于只描所述了本文所公开内容中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组成和方法步骤,即使没被具体引用,组成和方法的其他组合也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因此,步骤、要素、组件或成分的组合可能被在本文中明确地或不那么明确地提及。但是,即便没有被明确地阐明,步骤、要素、组件或成分的其他组合也被包括在内。

在使用上,本文中的用语“包含”(comprising)和它的其他表述与用语“包括”(including)和它的其他表述是同义的,均为开放的、非限制性用语。尽管本文用“包含……”和“包括……”这样的用语描述了多种实施方式,但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基本由……组成”和“由……组成”这样的用语来替代“包含……”和“包括……”。并且,其也被公开。除了被注明之处,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表示形状和尺寸等的数字,都应被理解为丝毫不试图限制权利要求范围等同原则的应用,并且应该按照数值的有效数字以及常规的舍入方法来被解释。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用的所有科技术语的含义,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本文所引用的出版物以及出版物中被引用的材料,通过引用被具体地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