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盐碱地综合改良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9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消碱剂、结构剂和增效剂;

所述消碱剂为硫酸、盐酸、醋酸、硝酸、草酸、苹果酸、沼液、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结构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钙、氯化钙、硫酸铝钾和磷酸二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效剂为阿拉伯胶、明胶、多聚糖、苹果酸、柠檬酸、马来酸、活性炭和腐殖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减剂采用其2-1000倍质量的水稀释,所述结构剂采用其2-500倍质量的水溶解,所述增效剂采用其10-10000倍的水溶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消减剂为硫酸350-450份和硫酸铝1-3份;

结构剂为氯化钙250-350份和硫酸铝钾2-3份;

增效剂为阿拉伯胶0.7-1.5份、明胶0.7-1.5份和多聚糖0.7-1.5份。

4.一种盐碱地改良剂施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喷施消减剂,通过灌水设备随灌水将消减剂喷施于相应地块,分三次进行,每次消碱剂用量为总用量的1/3,每次灌水量为30-35方/亩,每次喷施后待土壤能够进行旋耕作业时进行一次旋耕;

(2)喷施结构剂,通过灌水设备随灌水将结构剂喷施于相应地块,分两次进行喷施,每次喷施总用量1/2,每次灌水量为30-35方/亩,每次喷施后待土壤能够进行旋耕作业时进行一次旋耕;

(3)喷施增效剂,随灌水一次喷施,灌水量为30-35方/亩,喷施后待土壤能够进行旋耕作业时进行一次旋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碱剂依据土样中水溶性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含量计算出消碱剂的用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剂的用量依据土壤交换性钠离子等量交换计算得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的量为消碱剂量的5-8wt%,或结构剂量的1.5-2.6wt%。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减剂、结构剂和增效剂的施入时间为耕层土壤通过深松、翻耕旋耕机械破碎后进行,深松深度为50-80cm。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的灌溉方法为滴灌、微喷灌、喷灌、漫灌中的一种,优选微喷灌。

10.一种盐碱地综合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地下水位措施,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临界水位或地下水位大于临界水位不足30cm的,则需在盐碱改良前铺设排水暗管、切断地表汇水径流、开挖排水渠;

(2)排盐措施,在有控制地下水水位措施区,要垂直初级排水方向深松一遍,深松深度为50-80cm,在没有控制地下水位区,要纵横深松两遍,深松深度为50-80cm,然后在改良剂施撒后,再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30-35方/亩,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为宜,灌水后待土壤能够进行旋耕作业时及时进行一次旋耕;

(3)根据土壤测定指标确定消碱剂、结构剂、增效剂用量;

(4)改良辅助工程实施,包括田间井、电、路、渠、灌溉设备配套;

(5)满足以上条件后,进行改良剂施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