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AB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670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蓝光AB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在广泛使用的钢化玻璃膜,这是一种采用普通光学AB胶贴合钢化玻璃而成的产品,可起到防护屏幕损坏的风险。但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眼睛防护的需求。人在经常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可见光中波长在380-450nm范围内的蓝光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蓝光AB胶,带有防蓝光的功能,能够很好地防护用户的眼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蓝光AB胶,包括基材,于该基材之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于该压敏胶层之上设置有离型层;于该基材之下表面设置有防蓝光压敏胶层,于该防蓝光压敏胶层之下设置有离型层;其中,所述防蓝光压敏胶层混合有金属偶氮染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25-100μ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敏胶层、防蓝光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40μ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25-188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蓝光压敏胶层,可以对380-450mm波长的可见光进行吸收,从而达到防蓝光的效果,起到防护用户眼睛的作用,弥补了AB胶功能单一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2、压敏胶层;3、离型层;4、防蓝光压敏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蓝光AB胶,包括基材1,于该基材1之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2,于该压敏胶层2之上设置有离型层3;于该基材1之下表面设置有防蓝光压敏胶层4,于该防蓝光压敏胶层4之下设置有所述离型层3;其中,所述防蓝光压敏胶层4混合有金属偶氮染料。上述的压敏胶层2、防蓝光压敏胶层4都通过涂布的方式置于基材1的表面上,再分别贴合上述的离型层3。

其中,所述离型层3为PET、PE、PC、PP其中之一的薄膜或在此基础上通过涂硅处理而成的硅油膜。其中,所述离型层3的厚度为25-100μm。

其中,所述压敏胶层2为硅胶、亚克力或聚氨酯等的胶水。其中,所述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10-40μm。根据离型层3的厚度选择对应的胶水厚度,可以增加离型层3与基材1之间的连接稳固。

其中,所述基材1为PET、PC、PMMA、PP其中之一的透明薄膜。其中,所述基材1的厚度为25-188μm。

其中,所述防蓝光压敏胶层4为硅胶、亚克力或聚氨酯。其中,所述防蓝光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0-40μm。根据离型层3的厚度选择对应的胶水厚度,可以增加离型层3与基材1之间的连接稳固。

一种防蓝光AB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基材采用PET,可见光透光率为≥85%,压敏胶层采用硅胶,20-40%的固含量;基材从放卷机上以20m/min的速度放出,于涂布机中将压敏胶层涂布于基材的一侧上,然后进入第一烤箱加热,第一烤箱从进口到出口分为5节,其温度分布依次为30℃、60℃、80℃、120℃、160℃;

b、离型层为透明离型层,采用PET,透光率大于80%;将离型层与从第一烤箱出来的基材经压辊压合,形成半成品;

c、防蓝光压敏胶层采用亚克力或聚氨酯胶为主剂,20-40%的固含量;将防蓝光压敏胶层涂布于半成品中基材的另一侧,然后进入第二烤箱加热,第二烤箱从进口到出口同样分为5节,第二烤箱从进口到出口的温度依次分布为30℃、80℃、80℃、100℃、120℃;

d、离型层为硅油离型层,采用涂布硅油的PET;离型层与从第二烤箱出来的基材经压辊压合,形成成品。

其中,所述压敏胶层的配方包括甲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铂金催化剂、甲苯,其重量份数比为20:20:2:58。

其中,所述防蓝光压敏胶层的配方包括亚克力/聚氨酯胶、金属偶氮染料、乙酸乙酯、异丙醇,其重量份数比为50:1:30:29。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