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465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复合胶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胶带,特别是一种包含第一胶带与第二胶带且第一胶带厚度大于第二胶带,够能减小显示模块宽度与厚度的复合胶带。



背景技术:

日前市面上的电子产品追求轻薄化,显示模块的非显示区/边框与厚度也越发窄且薄。

在此种轻薄架构下,胶带在显示模块的贴附面积有限。较薄的胶带因黏度不足而容易翘曲脱离显示模块;而若加厚胶带以追求较高黏度又会增加模块的宽度与厚度,不符合模块尺寸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复合胶带,包含第一胶带与第二胶带且第一胶带厚度大于第二胶带,能够减小显示模块的宽度与厚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以包覆一显示模块的复合胶带,包含第一胶带与第二胶带,第一胶带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二表面黏贴于显示模块的上表面与侧表面;以及黏贴于第一胶带的第一表面与显示模块的下表面的第二胶带,其中第一胶带的厚度大于第二胶带的厚度。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具有位于显示模块的侧表面的第一端缘,第一端缘不凸出于侧表面与下表面的交界。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胶带具有位于第一胶带的第一表面的第二端缘,第二端缘不凸出于显示模块的侧表面与上表面的交界。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胶带与第一胶带重叠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侧表面的高度。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包含至少两层金属层。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的两层金属层的至少一层为铝层。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的厚度与该第二胶带的厚度的比值大于2。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复合胶带包覆的显示模块包含显示面板,第一胶带的第二表面黏贴于显示面板。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与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不重叠。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胶带黏附于显示模块的上表面的长度小于第二胶带黏附于显示模块的下表面的长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胶带包覆于显示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胶带包覆于显示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复合胶带包覆于显示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复合胶带

102 第一胶带

1021 第一表面

1022 第二表面

1023 第一端缘

104 第二胶带

1043 第二端缘

20 显示模块

202 显示面板

2021 上基板

2022 下基板

2023 上偏光片

2024 下偏光片

203 上表面

204 框架

2041 导光板

2043 胶框

2045 金属框

205 侧表面

207 下表面

H 侧表面高度

L1 第一胶带与第二胶带重叠长度

L2 第一胶带黏附于上表面的长度

L3 第二胶带黏附于下表面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体实施例的复合胶带包覆于显示模块的侧视示意图。本实例为一种可用以包覆显示模块20的复合胶带10。显示模块20包含显示面板202与框架204,显示面板202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电子纸面板,但不在此限。复合胶带10包覆固定显示面板202与框架204,包含第一胶带102与第二胶带104。第一胶带102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1021与第二表面1022。第一胶带102弯折贴附于显示模块20,其中第二表面1022黏贴于显示模块20的上表面203与侧表面205。第二胶带104弯折贴附于显示模块20,其中第二胶带104局部贴附于第一胶带102且局部贴附于显示模块20的下表面207。

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带102的厚度大于第二胶带104。由于窄边框架构中显示模块的非显示区较窄,具有较大厚度而黏性较佳第一胶带102可在较小的黏贴面积上有较好的黏固效果而不容易翘曲或脱离显示模块20的上表面203。另,第一胶带102弯折后仅贴附于显示模块20的侧表面205,不再贴附到显示模块20的下表面207,而是另外将厚度较小的第二胶带104黏贴于第一胶带的第一表面1201后再弯折黏贴至下表面207。此种实施方式可同时确保在薄化机种中侧边贴附面积不足的情况下第一胶带102不会在运送或后续安装中脱离显示模块20的侧表面205,并且由于贴附至显示模块20下表面207的第二胶带104厚度较小,因而能在良好的黏固效果同时降低整体厚度。并且由于第二胶带104具有较小的厚度,对整体厚度的影响较低,因此与第一胶带于显示模块20上表面203的黏附长度L2相比,第二胶带于显示模块20下表面207的黏附长度L3可较长。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胶带102与第二胶带104的厚度的比值可大于2,此配置方式可在具有较佳黏固效果同时具有较小的模块厚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胶带102的厚度为0.06mm,第二胶带104的厚度为0.01mm。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胶带102可包含至少两层金属层,此种胶带在弯折后较不易复位,因而较不容易翘曲脱离显示模块20。第一胶带102的两层金属层其中至少一层可为铝层,又例如可为双铝胶带。

第一胶带1021具有位于显示模块20的侧表面205的第一端缘1023,第二胶带104具有位于第一胶带102的第一表面1021的第二端缘1043。理想情况下第一端缘1023与侧表面205底缘切齐,也就是与侧表面205与下表面207的交界处切齐;第二端缘1043与侧表面205顶缘切齐,也就是与侧表面205与上表面203的交界处切齐。此时第一胶带102能与显示模块20有最大的贴附面积,第二胶带104能与第一胶带102有最大的贴附面积。同时由于第一胶带102与第二胶带104不凸出于侧表面205的底缘与顶缘,而不会增加模块厚度。但考虑制作公差与人工组装时的精度问题,第一端缘1023可稍微退开于侧表面205底缘一段距离,第二端缘1043可稍微退开于侧表面205顶缘一段距离。换句话说,第一胶带102与第二胶带104重叠部分的长度L1会小于或等于显示模块20侧表面205的高度H。需注意的是,此处所述的侧表面205高度H为侧表面205顶缘至底缘的距离,而长度L1的量测方向与高度H的量测方向大致上相同。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2为液晶面板,包含上基板2021与下基板2022,以及分别贴附于上基板2021的上偏光片2023与下偏光片2024。框架204可包含胶框2043与金属框2045,但不在此限,于其它实施例中框架204也可为一体成型的单一框架。显示面板202与框架204之间可装设有背光单元,此处仅绘示导光板2041做为示意。本实施例中上偏光片2023贴附至显示面板2021的边缘,因此黏贴于显示模块20上表面的第一胶带102是贴附于上偏光片2021的外表面。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架构与图2实施例相似,差别仅在本实施例的上偏光片2023并未贴附至显示面板的上基板2021边缘。此情况下,第一胶带102较佳不与上偏光片2023重叠,也就是说,黏贴于显示模块上表面203的第一胶带是贴附于显示面板202的上基板2021的外表面。由于第一胶带102与上偏光片2023未重叠,可使整体模块厚度较低。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