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5638发布日期:2018-10-09 22:54阅读:25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码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



背景技术:

喷码机墨水是一种能从喷墨印刷机的喷嘴喷出,借助于电场力作用而按要求喷射到承印物表面上产生图像文字的液体油墨。它是一种要求很高的专用油墨,它必须稳定、无毒、不堵塞喷嘴,保湿性和可喷射性要好,对喷头等金属物件无腐蚀作用,不易燃烧和褪色等。喷码机墨水种类多样,各种墨水的用途不一。例如,高附着力墨水,墨水颜色多为黑色和蓝色,用于塑料、金属、食品塑料外包装;抗汽油墨水,黑色墨水,喷码内容接触汽油或酒精后,保持良好的附着力,多用于汽配喷码;防伪隐形墨水,为产品防伪提供特别帮助的隐形墨水,有效达到高档食品和酿造行业的防伪防串货要求,在特殊光源下(如紫外线光、uv灯)可见,墨水颜色多为蓝、红色。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防伪喷码墨水为隐形蓝和隐形红两种,该两种墨水只有在紫外灯的照射才发出荧光,肉眼根本识别不到,市场上使用最多的为隐形蓝,例如中华香烟,多数客户根本不知道中华香烟的防伪喷码墨水,更不知道有防伪。多数客户“视而不见”,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多数客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吸中华香烟是否真假。因此,现有的防伪喷码墨水的防伪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该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隐形荧光和表观有型有机结合,防伪功能较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

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粘度为5~20s/25℃。

优选地,所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细度为5μm以下。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酮类溶剂。

优选地,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在上述特定含量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墨水表观为橙黄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黄荧光;墨水表观为橙红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墨水和表观有型墨水的有机结合,因此,该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防伪功能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

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在上述特定含量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墨水表观为橙黄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黄荧光;墨水表观为橙红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墨水和表观有型墨水的有机结合,因此,该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防伪功能较好。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硝化棉5~10份,优选为5.5~9.5份。在本发明中,所述硝化棉的含氮量优选为99%。本发明对所述硝化棉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硝化棉即可,如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硝化棉购买于衡水建民纤维素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环氧树脂5~10份,优选为5.3~9.7份。在本发明中,所述环氧树脂的外观为透明液体,无明显机械杂质;环氧当量210~244g/eq;软化点15~23℃;粘度6~10pa.s/25℃;易皂化氯≤0.5%;无机氯≤200ppm;挥发份≤1.0%;色泽号≤3。本发明对所述环氧树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环氧树脂即可,如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购买于无锡钱广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优选为5.2~9.6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溶剂型荧光染料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购买于湖南金桥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荧光粉1~2份,优选为1.1~1.9份。在本发明中,所述荧光粉优选选自市场上在售的防伪荧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荧光粉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荧光粉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荧光粉为北京靛铕精细化工厂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有机溶剂70~80份,优选为71~78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选自酮类溶剂;更优选地,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有机溶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有机溶剂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优选为0.13~0.47份。本发明对所述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购买于江苏省海安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优选为0.13~0.67份。本发明对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n-甲基吡咯烷酮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购买于万奇化学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中,所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粘度优选为5~20s/25℃。所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细度优选为5μm以下。

在本发明中,所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制备方法优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

将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混合,轧研,得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25~40℃;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轧研的温度优选为25~50℃。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在上述特定含量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墨水表观为橙黄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黄荧光;墨水表观为橙红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墨水和表观有型墨水的有机结合,因此,该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防伪功能较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防伪喷码墨水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硝化棉5份、环氧树脂10份、荧光橙红7份、荧光粉1份、丁酮7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4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份在30℃下混合20min,45℃下轧研,得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

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表观为橙红色,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色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和表观有型的有机结合,防伪功能较高。

实施例2

将硝化棉8份、环氧树脂5份、荧光红10份、荧光粉2份、丁酮75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7份在35℃下混合30min,40℃下轧研,得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

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表观为橙黄色,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黄色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和表观有型的有机结合,防伪功能较高。

实施例3

将硝化棉10份、环氧树脂7份、荧光桃红5份、荧光粉1.5份、丁酮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4份在40℃下混合10min,30℃下轧研,得到荧光防伪喷码墨水。

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表观为橙红色,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色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和表观有型的有机结合,防伪功能较高。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硝化棉5~1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剂型荧光染料5~10份、荧光粉1~2份、有机溶剂70~80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0.1~0.5份和n-甲基吡咯烷酮0.1~0.7份;所述溶剂型荧光染料选自荧光橙红、荧光红和荧光桃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荧光防伪喷码墨水在上述特定含量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墨水表观为橙黄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黄荧光;墨水表观为橙红色,且在紫外灯照射下为橙红荧光,实现了隐形荧光墨水和表观有型墨水的有机结合,因此,该荧光防伪喷码墨水的防伪功能较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