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残留稳定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5227发布日期:2018-11-14 02:1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首先是生物制剂通过破坏二氧化硅的稳定晶格形成大量的自由硅,自由硅与土壤中的汞、铅、镉、砷等重金属形成大的结核,这些大结核在土壤中很难移动,更无法穿透植物表层进入植物体,进而保护植物。

另一方面,复合微生物制剂作用于植物根部,是通透的,也是交互的,生物菌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机酸抵御碱对植物体的侵蚀,而硅与重金属形成的大结核会脱落下来。

不同的微生物对于培养具有特异性,在微生物制剂生产的过程,制剂的生成依赖于对培养基的消耗。本品的特点是将特异性培养基与生物制剂配合施用,这样保证了微生物后期分裂,不是随机在自然环境中吸取营养,大大提高了分裂效率,使制剂具有效果倍增作用。

而目前,普遍使用单一菌剂,分裂的速度慢,无相互配合,效果不理想。

以上机理形成对食用作物的全面的、立体的保护,即使在生物菌制剂成复合制剂,目的在于降低整体施用成本而达到综合效果。即是本发明专利的目标。

二、

技术实现要素:

1、主要成份:(1)胶冻样芽孢杆菌;(2)侧孢芽孢杆菌;(3)地衣芽孢杆菌的活体活菌体;(4)百赖青霉菌。

2、比例构成:3∶1∶2∶4

3、制做过程:(1)菌体筛选:取胶冻样芽孢杆菌30份,侧孢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的活体活菌体20份,百赖青霉菌40份,分别进行筛选;

(2)扩繁:在摇床中对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百赖青霉菌进行扩繁;

(3)菌体发酵:在反应釜中对扩繁后的取胶冻样芽孢杆菌30份,侧孢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的活体活菌体20份,百赖青霉菌40份,分别进行菌体发酵;

(4)组配入灌:按比例对发酵后的30%胶冻样芽孢杆菌,10%侧孢芽孢杆菌,20%地衣芽孢杆菌,40%百赖青霉菌组配成1000千克溶液;

(5)分装:对溶液分装成250ml/瓶;

(6)保存:对分装后的溶液入库,常温保存。

三、附图说明(作用机理)

1、si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元素,一般情况si以sio2的分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2、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破坏sio2晶格结构使其呈现不稳定的游离态;

3、一部分游离态的硅被植物吸收,一部分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硅结核,由于其体量巨大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壁,进而保护植物免受其害;

4、类分子结核结构的稳定性与微生物的活性呈正相关的线性对应。

四、使用方法:

1、拌种:250ml/瓶兑水500ml拌20-25公斤种子;

2、蘸根:250ml/瓶兑水20公斤蘸根;

3、滴灌:250ml/瓶兑水200-300公斤滴灌300-350平方米土壤;

4、水肥一体化冲施:250ml/瓶兑水4000-5000公斤冲施667平方米土壤。

五、发明效果:确保农作物及果实体内铅、汞、铬、镉等重金属残留低于国家标准,使重金属不进入食物链流通,从而达到食用安全的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明内容1、主要成份:(1)胶冻样芽孢杆菌;(2)侧孢芽孢杆菌;(3)地衣芽孢杆菌的活体活菌体;(4)百赖青霉菌。2、比例构成3∶1∶2∶43、制做过程(1)菌体筛选;(2)扩繁;(3)菌体发酵;(4)组配入灌;(5)分装;(6)保存。作用机理1、Si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元素,一般情况Si以SiO2的分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化学性质十分稳定;2、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破坏SiO2晶格结构使其呈现不稳定的游离态;3、一部分游离态的硅被植物吸收,一部分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硅结核,由于其体量巨大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壁,进而保护植物免受其害。发明效果:确保农作物及果实体内铅、汞、铬、镉等重金属残留低于国家标准,使重金属不进入食物链流通。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忠;王硕;徐金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太忠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