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963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防尘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投影设备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激光投影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会使激光投影设备温度升高而影响激光投影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激光投影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

目前,激光投影设备主要通过在发热部位,例如激光器、光源、驱动板、荧光轮等部位设置散热器进行散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激光投影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静电、潮湿、有机物污染等原因会使得上述散热器表面积聚灰尘。由于灰尘的导热系数较低,导热性能较差,随着灰尘的积累,将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从而导致热量不能及时从激光投影设备中散发出去,影响激光投影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灰尘积聚的防尘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防尘散热材料的激光投影设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包括:

用于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防尘涂层;

所述底涂层由以(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形成;

所述防尘涂层由防尘涂料形成,所述防尘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00重量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0.5~2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氮化钛颗粒。

可选地,所述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由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得到。

可选地,所述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选地,所述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所述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例为:(1:9)~(1:3)。

可选地,所述氮化钛颗粒为四氮化三钛颗粒,所述氮化钛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5~0.8μm。

可选地,用于聚合得到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ch2=cr1-co-or2(i);

其中,r1为氢或者甲基,r2为烷基或者苯基,且r1和r2中碳原子的数量之和小于或者等于24。

可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防尘涂层的厚度为5~15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由以(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涂覆在基底上,形成底涂层;

将包括100重量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0.5~2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氮化钛颗粒的防尘涂料涂覆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防尘涂层,从而得到所述防尘散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防尘涂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有机溶剂、乳化剂、所述氮化钛颗粒、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按照预设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并升温至预设温度,之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当所述引发剂加入完毕后,继续在所述预设温度下反应第二预设时间即得所述防尘涂料。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激光投影设备中设置有上述的防尘散热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包括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和形成于底涂层上的防尘涂层。其中,防尘涂层由包括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氮化钛的防尘涂料形成。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由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形成的膜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能够防止灰尘的附着,从而起到防止灰尘的积聚作用。氮化钛的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在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成膜过程中,一部分氮化钛颗粒会露出膜层表面,在膜层表面形成微凸起结构,进一步防止灰尘的积聚。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设置在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的散热器、壳体等部件表面,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的积聚,从而克服由于灰尘积聚而导致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同时,氮化钛本身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在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积聚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更有利于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中热量的散发。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中,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由丙烯酸酯胶黏剂形成,而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的散热器等部件的表面通常为金属,丙烯酸酯胶黏剂与金属基底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与基底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此外,丙烯酸酯胶黏剂以及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均具有一定的回弹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划伤性能,在受到外力破坏时,能够自我修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涂料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当应用于温度较高的部件时仍然具有较好的防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在激光器热管散热器表面的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在dmd散热器表面的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在激光投影设备的壳体表面的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激光管热管散热器;

2-dmd散热器;

3-激光投影设备的壳体;

x-防尘散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电器(例如激光投影设备)的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传递到相应的散热器后,散热器主要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散热器表面的性质对散热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散热器的材料通常为铝、铝合金或铜,铝、铝合金和铜都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铝一般为180~210w/(m·k)、铝合金一般为150~180w/(m·k)、铜一般为380w/(m·k)),由于传热量与导热系数成正比,因此散热器表面与空气之间,特别是当有风吹过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从而使热量散发出去。而灰尘的导热系数很小,在10w/(m·k)以下,因此,当灰尘积聚在散热器表面之后,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由此可见,防止灰尘积聚是提高电器散热效果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所述,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包括:用于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以及形成于底涂层上的防尘涂层。

其中,底涂层由以(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形成;防尘涂层由防尘涂料形成,防尘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00重量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0.5~2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氮化钛颗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包括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和形成于底涂层上的防尘涂层。其中,防尘涂层由包括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氮化钛的防尘涂料形成。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由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形成的膜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能够防止灰尘的附着,从而起到防止灰尘的积聚作用。氮化钛的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在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成膜过程中,一部分氮化钛颗粒会露出膜层表面,在膜层表面形成微凸起结构,进一步防止灰尘的积聚。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设置在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的散热器、壳体等部件表面,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的积聚,从而克服由于灰尘积聚而导致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而且,防止灰尘的积聚还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物中的硫化物对金属的腐蚀,从而更有效保证电器的正常工作。

同时,氮化钛本身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在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积聚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更有利于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中热量的散发。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中,与基底接触的底涂层由丙烯酸酯胶黏剂形成,而激光投影设备的散热器等部件的表面通常为金属,丙烯酸酯胶黏剂与金属基底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与基底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此外,丙烯酸酯胶黏剂以及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均具有一定的回弹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划伤性能,在受到外力破坏时,能够自我修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涂料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当应用于温度较高的部件时仍然具有较好的防尘散热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不仅适用于激光投影设备,对其他有散热需要的电器,例如电视、电脑、服务器等同样适用,尤其适用于使用风扇散热的激光投影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中,防尘涂料中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由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得到。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50000~100000,例如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80000、85000、90000、95000、100000等。

其中,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至少一种;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丙烯酸丁酯(ba)和/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优选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例可以为(1:4)~(4:1),例如1:4、1:2、1:1、2:1、3:1、1.5:1、2.5:1、3.5:1等。

同时,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例可以为(1:9)~(1:3),例如1:9、1:8.5、1:8、1:7.5、1:7、1:6.5、1:6、1:5.5、1:5、1:4.5、1:4、1:3.5、1:3等,在该比例范围内,由所得到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形成的膜层具有合适的表面能,更有利于防止灰尘的附着。

氮化钛包括四氮化三钛、二氮化二钛等其他形式的钛的氮化产物,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四氮化三钛,这是由于四氮化三钛的理化性质更加稳定。同时,氮化钛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05~0.8μm,例如0.05μm、0.1μm、0.15μm、0.2μm、0.25μm、0.3μm、0.35μm、0.4μm、0.45μm、0.5μm、0.55μm、0.6μm、0.65μm、0.7μm、0.75μm、0.8μm等。在防尘涂料中,氮化钛颗粒的重量份数可以为0.5份、0.6份、0.8份、1.0份、1.2份、1.4份、1.5份、1.6份、1.8份、2份等。

还可以采用偶联剂对氮化钛颗粒进行处理(例如将氮化钛在偶联剂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氮化钛颗粒与含氟丙烯酸酯树脂通过氢键或者化学键连接,进一步提高氮化钛颗粒与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界面结合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防尘散热材料中防尘涂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偶联剂具体可以为硅烷偶联剂,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等。

此外,用于形成防尘涂层的防尘涂料中还可以包括染料、增塑剂、增稠剂、涂面调节剂、流动性调节剂、保存稳定剂等本领域常用的各类添加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中,用于聚合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ch2=cr1-co-or2(i)。

其中,r1为氢或者甲基,r2为烷基或者苯基,且r1和r2中碳原子的数量之和小于或者等于24,这类(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容易得到,成本较低。其中r2代表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烷基,也可以为带有支链的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体可以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可以为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或者二者的组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中,底涂层的厚度可以为5~10μm,例如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防尘涂层的厚度可以为5~15μm,例如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由以(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涂覆在基底上,形成底涂层。

步骤s2,将包括100重量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和0.5~2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氮化钛颗粒的防尘涂料涂覆在底涂层上,形成防尘涂层,从而得到防尘散热材料。

根据上文所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积聚,从而克服由于灰尘积聚而导致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更有利于激光投影设备等电器中热量的散发。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还具有良好的与基底的结合能力、耐热性能以及一定的抗划伤、自我修复能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丙烯酸酯胶黏剂可以通过喷涂、辊涂或者刮涂等涂覆到基底上形成底涂层。为了使丙烯酸酯胶黏剂能够更加均匀涂覆在基底上,可以将丙烯酸酯胶黏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将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涂覆到基底上,干燥后形成底涂层。

丙烯酸酯胶黏剂可以直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得到,并将购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或者可以通过将(甲基)丙烯酸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上述聚合反应的具体反应过程可以为:将(甲基)丙烯酸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并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60~85℃(例如60℃、65℃、70℃、75℃、80℃、85℃等),之后加入单体重量0.1~0.5%(例如0.1%、0.15%、0.2%、0.25%、0.3%、0.35%、0.4%、0.45%、0.5%等)的引发剂,引发剂加入完毕后继续反应0.5~2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种类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所用引发剂可以为偶氮化合物或者有机过氧化物。其中,偶氮化合物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有机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引发剂可以以质量分数1~5%的溶液的形式滴加到单体溶液中。

所用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这两者之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用于形成防尘涂层的防尘涂料可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有机溶剂、乳化剂、氮化钛颗粒、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按照预设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并升温至预设温度,之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向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当引发剂加入完毕后,继续在预设温度下反应第二预设时间即得防尘涂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重量大致为各单体重量之和)。氮化钛颗粒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引入到含氟丙烯酸酯树脂体系中。与常规的共混方式相比,氮化钛颗粒与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结合更加牢固。

其中,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种类及比例,氮化钛的种类及粒径均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所用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这两者之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丙烯酸酯单体总质量为100份计,有机溶剂的质量可以为300~800份,例如300份、350份、400份、450份、500份、550份、600份、650份、700份、750份、800份等。

对于乳化剂的种类,本发明实施例不作特殊限定,本领域聚合反应中常用的乳化剂均可,包括但不限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例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5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80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等。以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总质量为100份计,乳化剂的质量可以为1~3份,例如1份、1.5份、2份、2.5份、3份等。

引发剂可以为偶氮化合物(例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是少一种)和/或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的用量可以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不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总质量的0.2~1%(例如0.2%、0.3%、0.4%、0.5%、0.6%、0.7%、0.8%、0.9%、1.0%等),引发剂可以以质量分数1~5%(例如1%、1.5%、2%、2.5%、3%、3.5%、4%、4.5%、5%等)的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反应器中,滴加引发剂溶液的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1~3小时,例如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等。

上述防尘涂料制备过程中的预设温度可以为80~95℃,例如80℃、85℃、86℃、90℃、95℃等。当引发剂加入完毕后继续反应的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1~2小时,例如1小时、1.5小时、2小时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可以通过喷涂的方法将防尘涂料涂覆在底涂层上,并在120~150℃(例如120℃、125℃、130℃、135℃、140℃、145℃、150℃等)的温度下烘干,以形成防尘涂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该激光投影设备中设置有上述的防尘散热材料。

参见图1、图2和图3,可以在激光投影设备的激光器热管散热1表面,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数字微镜器件)散热器2表面,以及光机壳体、光源壳体、反射镜壳体、镜头盖等壳体3表面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散热材料x,有效防止激光投影设备中散热器、支架、光机壳体、光源壳体等部位积灰。避免由于积灰而导致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未注明生产厂商及规格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以下实施例中,通过对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的测试来对防尘散热材料的防尘性能进行表征。

其中,接触角是指: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不能铺展时,则液体以一定形状停留于固体表面,由固体表面和液体边缘切线形成的夹角称为接触角,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主要取决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能以及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能。当液体性质一定时,接触角越大说明固体表面能越小,越不容易附着灰尘。通常认为,当水与防尘散热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时,即可起到防尘作用。

达因值,即表面张力系数越小,说明固体表面表面能越小,越不容易附着灰尘,通常认为当达因值小于36dyn/cm时即可起到防尘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01,将100g上海苏帝化工的sd-808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和100g乙酸乙酯混合,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102,在反应器中加入600g乙酸乙酯、200g乙酸丁酯、1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g平均粒径为0.05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50g甲基丙烯酸甲酯、35g丙烯酸丁酯和15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5℃,在2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8g偶氮二异丁腈和20g乙酸丁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103,将步骤1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激光器热管散热器翅片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5μm的底涂层。

步骤104,将步骤1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mm喷嘴喷涂在步骤1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20℃下烘干1小时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激光器热管散热器翅片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97°,达因值为34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激光器热管散热器翅片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激光器热管散热器翅片表面的温度降低了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201,将100g上海苏澳化工的sa-108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和100g乙酸丁酯混合,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20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g乙酸乙酯、1.5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1g平均粒径为0.8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61g甲基丙烯酸甲酯、15g丙烯酸丁酯、12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12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0℃,在3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3g偶氮二异丁腈、0.1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乙酸丁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90℃下继续反应1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203,将步骤2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驱动板散热器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形成10μm的底涂层。

步骤204,将步骤202得到的防尘涂料溶液用1mm喷嘴喷涂在步骤2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35℃烘干30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驱动板散热器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103°,达因值为32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驱动板散热器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驱动板散热器表面的温度降低了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301,将100g江阴双华化工的sh-602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和100g乙酸乙酯混合,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302,在反应器中加入550g乙酸丁酯、2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50、3g平均粒径为为0.35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18g甲基丙烯酸甲酯、72g丙烯酸丁酯和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0℃,在3小时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3g偶氮二异丁腈和20g乙酸丁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下继续反应1.5小时,冷却到常温,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303,将步骤3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8μm的底涂层。

步骤304,将步骤3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2mm喷嘴喷涂在步骤3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50℃烘干15分钟是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95°,达因值为34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激光器散热器翅片表面的温度降低了4.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401,将2.5g过氧化苯甲酰溶于150g乙酸乙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1kg乙酸乙酯中加入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195g丙烯酸月桂酯和200g丙烯酸异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70℃,分6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六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1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70℃下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402,在反应器中加入600g乙酸乙酯、3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80、1g平均粒径为0.75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40g甲基丙烯酸甲酯、40g丙烯酸丁酯、5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5℃,在3小时内向反应器滴加由0.2g过氧化苯甲酰和10g乙酸丁酯、1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95℃下继续反应2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403,将步骤4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光源壳体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底涂层。

步骤404,将步骤4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mm喷嘴喷涂在步骤4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40℃烘干50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光源壳体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102°,达因值为32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光源壳体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光源壳体表面的温度降低了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501,将2.5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150g乙酸乙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1kg乙酸乙酯中加入300g甲基丙烯酸甲酯、95g丙烯酸月桂酯和100g丙烯酸异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85℃,分6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六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1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50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g乙酸丁酯、2.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3g平均粒径为0.1μm的米四氮化三钛颗粒、40g甲基丙烯酸甲酯、35g丙烯酸丁酯、15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10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5℃,在3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1g偶氮二异丁腈和2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503,将步骤5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液冷散热器水排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5μm的底涂层。

步骤504,将步骤502得到防尘涂料用1.2mm喷嘴喷涂在液冷散热器水排表面,150℃烘干15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在形成厚度为12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液冷散热器水排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104°,达因值为31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液冷散热器水排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液冷散热器水排表面的温度降低了1.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601,将0.3g偶氮二异庚腈溶于50g甲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300g乙酸丁酯中加入5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和20g丙烯酸正丙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82℃,分5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五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0.5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2℃下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602,在反应器中加入800g乙酸乙酯、1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80、2.5g平均粒径为0.6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72g甲基丙烯酸甲酯、15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3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5℃,在1小时内滴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4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95℃下继续反应2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603,将步骤6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铝防尘网罩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底涂层。

步骤604,将步骤6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mm喷嘴喷涂在步骤6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20℃下烘干1小时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3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铝防尘网罩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98°,达因值为33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铝防尘网罩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铝防尘网罩表面的温度降低了2.5℃。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701,将0.1g过氧化苯甲酰溶于10g乙酸丁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60g乙酸丁酯中加入10g甲基丙烯酸苯酯,5g甲基丙烯酸、4.8g丙烯酸正丙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85℃,分4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四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0.8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2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702,在反应器中加入800g乙酸丁酯、2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2g平均粒径为0.2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18g甲基丙烯酸甲酯、72g丙烯酸丁酯和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2℃,在2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7g偶氮二异丁腈、0.1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92℃下继续反应1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703,将步骤7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影院荧光轮散热器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底涂层。

步骤704,将步骤7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2mm喷嘴喷涂在步骤7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20℃烘干1小时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荧光轮散热器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96°,达因值为34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荧光轮散热器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荧光轮散热器表面的温度降低了3.5℃。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801,将0.1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10g乙酸乙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100g乙酸乙酯中加入90g甲基丙烯酸甲酯、5g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4g丙烯酸,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60℃,分3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20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三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1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60℃下继续反应0.5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802,在反应器中加入700g乙酸乙酯、100g乙酸丁酯、2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1g平均粒径为0.6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50g甲基丙烯酸甲酯、40g丙烯酸丁酯、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5℃,在2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6g偶氮二异丁腈和15g乙酸乙酯、5g乙酸丁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2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803,将步骤8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投影设备的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10μm的底涂层。

步骤804,将步骤8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52mm喷嘴喷涂在步骤8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50℃烘干20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在形成厚度为10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98°,达因值为34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激光器散热器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激光器散热器表面的温度降低了2℃。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901,将0.1g过氧化苯甲酰溶于10g乙酸丁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60g乙酸丁酯中加入10g甲基丙烯酸苯酯、5g甲基丙烯酸和4.8g丙烯酸正丙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85℃,分4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上述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四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0.8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2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902,在反应器中加入300g乙酸乙酯、200g乙酸丁酯、2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80、2g平均粒径为0.35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20g甲基丙烯酸甲酯、6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5℃,在3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4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903,将步骤9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激光影院光机机壳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8μm的底涂层。

步骤904,将步骤902得到的防尘涂料溶液用1.2mm喷嘴喷涂在步骤9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30℃烘干30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在形成厚度为15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光机机壳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103°,达因值为31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光机机壳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光机机壳表面的温度降低了3℃。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001,将2.5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150g乙酸乙酯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1kg乙酸乙酯中加入300g甲基丙烯酸甲酯,95g丙烯酸月桂酯和100g丙烯酸异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单体溶液;将单体溶液升温至85℃,分6次向单体溶液内滴加引发剂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每次滴加时间为15分钟,每次滴加的量为引发剂溶液总量的六分之一,每次滴加完毕后反应1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滴加,当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

步骤100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g乙酸乙酯、150g乙酸丁酯、2.5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1g平均粒径为0.8μm的四氮化三钛颗粒、15g甲基丙烯酸甲酯、62g丙烯酸丁酯、8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1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85℃,在2小时内向反应器中滴加由0.6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乙酸乙酯配制成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5℃下继续反应1小时,冷却到常温,之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常温,得到防尘涂料。

步骤1003,将步骤1001得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溶液刷涂在dmd散热器表面,将溶剂烘干后形成厚度为5μm的底涂层。

步骤1004,将步骤1002得到的防尘涂料用1.5mm喷嘴喷涂在步骤1003形成的底涂层上,在150℃烘干20分钟使防尘涂料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约10μm的防尘涂层,从而在dmd散热器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与水的接触角以及达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与水的接触角为103°,达因值为32dyn/cm,可见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防尘散热材料具有防尘功能。

对dmd散热器表面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前后的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设置本实施例的防尘散热材料之后,dmd散热器表面的温度降低了2℃。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防尘、散热、抗划伤等性能于一体的防尘散热材料,该防尘散热材料能够与基底牢固结合,将该防尘散热材料设置在激光投影设备等有散热需要的电器的表面,一方面有效防止灰尘积聚,从而克服由于灰尘积聚而导致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本身具有的散热性能进一步促进热量的散发。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