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遮光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063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遮光胶带,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遮光胶带。



背景技术:

遮光胶带主要适用于电子设备中LCD面板和背光模组的固定及各类遮光应用,主要结构为PET基材上涂布遮光油墨以及丙烯酸系压敏胶。遮光胶带需要具备良好的遮光性能,高抗剥离强度及抗剪切力,优秀的抗反弹性能,在不同环境下性能稳定,以满足LCD面板和背光模组使用的要求。

随着大尺寸LCD面板和背光模组技术的发展,传统的PET基材遮光胶带由于PET材料本身厚度和强度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尺寸LCD面板客户对于减震、防护及抗反弹性的要求。泡棉基材,虽然具有优秀的减震、防护、抗反弹性的性能,但由于其较高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而价格较低的无纺布基材,具有较好的减震、防护、抗反弹性能,但由于本身不具有遮光性能,因此限制了其在遮光行业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纺布遮光胶带,在满足遮光或哑光要求的同时,兼具优秀的减震、防护及抗反弹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遮光油墨层、增强层、第二胶黏剂层、无纺布层和第三胶黏剂层,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和轻离型层,所述重离型层的离型力大于轻离型层的离型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分别为黑色或无色的压敏胶胶黏层,所述压敏胶胶黏层由丙烯酸系、橡胶系或硅胶系压敏胶构成,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的厚度分别为5μm-200μm,优选为50μm-100μm,更优选为80μ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油墨层由60°光泽度测试仪测试数值为30-80的高光泽度的油墨构成,所述油墨为高遮光油墨或高遮光哑黑油墨,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层由聚酯薄膜构成,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为2μm-50μm,优选为10μm-25μm,更优选为20μm。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薄膜为PET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胶黏剂层由黑色或透明色的环氧系、聚氨酯系、亚克力系、橡胶系或硅胶系胶水构成,所述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为5μm-200μm,优选为50μm-100μm,更优选为40μm。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为黑色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01mm-0.1mm,优选为0.05mm。

进一步地,所述重离型层为双面或单面涂硅或涂氟素的PET重离型力透明或彩色离型膜,所述彩色离型膜包括白色离型膜、浅蓝色离型膜、玫红色离型膜、黑色离型膜,红色离型膜、蓝色离型膜和绿色离型膜,其厚度为20μm-50μm,离型力为20gf/25mm-50gf/25mm。

进一步地,所述轻离型层为双面或单面涂硅或涂氟素的PET轻离型力透明或彩色离型膜,所述彩色离型膜包括白色离型膜、浅蓝色离型膜、玫红色离型膜、黑色离型膜,红色离型膜、蓝色离型膜和绿色离型膜,其厚度为20μm-50μm,离型力为10gf/25mm-40gf/25mm。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优异的遮光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减震、防护及抗反弹性能的无纺布遮光胶带,该产品适用于电子产品的大尺寸LCD面板和背光模组等有遮光缓冲需求的场合的粘接。其结构简单,不仅能够起到遮光作用,还可以起到缓冲、保护及耐翘曲的作用,具有优异的模切性能以及防水性能。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纺布遮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重离型层;2第一胶黏剂层;3遮光油墨层;4增强层;5第二胶黏剂层;6无纺布层;7第三胶黏剂层;8轻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2、遮光油墨层3、增强层4、第二胶黏剂层5、无纺布层6和第三胶黏剂层7,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1和轻离型层8。重离型层1由双面涂硅的PET重离型力黑色离型膜构成,其厚度为20μm,离型力为50gf/25mm;第一胶黏剂层2由黑色丙烯酸压敏胶构成,厚度为5μm;遮光油墨层3由高遮光油墨构成,厚度10μm,60°光泽度测试仪数值为80;增强层4由黑色PET薄膜构成,厚度为50μm;第二胶黏剂层5由黑色环氧胶水构成,厚度为200μm;无纺布层6为黑色,厚度为0.1mm;第三胶黏剂层7由透明亚克力胶水构成,厚度为5μm;轻离型层8由双面涂硅的PET轻离型力透明离型膜构成,厚度为5μm,离型力为30gf/25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2、遮光油墨层3、增强层4、第二胶黏剂层5、无纺布层6和第三胶黏剂层7,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1和轻离型层8。重离型层1由双面涂硅的PET重离型力浅蓝色离型膜构成,其厚度为50μm,离型力为20gf/25mm;第一胶黏剂层2由黑色橡胶压敏胶构成,厚度为200μm;遮光油墨层3由高遮光哑黑油墨构成,厚度1μm,60°光泽度测试仪数值为50;增强层4由透明PET薄膜构成,厚度为2μm;第二胶黏剂层5由透明聚氨酯胶水构成,厚度为5μm;无纺布层6为黑色,厚度为0.01mm;第三胶黏剂层7由黑色橡胶胶水构成,厚度为200μm;轻离型层8由双面涂硅的PET轻离型力白色离型膜构成,厚度为20μm,离型力为10gf/25mm。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2、遮光油墨层3、增强层4、第二胶黏剂层5、无纺布层6和第三胶黏剂层7,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1和轻离型层8。重离型层1由双面涂硅的PET重离型力透明离型膜构成,其厚度为30μm,离型力为30gf/25mm;第一胶黏剂层2由无色硅胶压敏胶构成,厚度为50μm;遮光油墨层3由高遮光哑黑油墨构成,厚度3μm,60°光泽度测试仪数值为60;增强层4由透明PET薄膜构成,厚度为25μm;第二胶黏剂层5由透明橡胶胶水构成,厚度为100μm;无纺布层6为黑色,厚度为0.06mm;第三胶黏剂层7由无色橡胶胶水构成,厚度为100μm;轻离型层8由双面涂硅的PET轻离型力蓝色离型膜构成,厚度为10μm,离型力为20gf/25mm。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2、遮光油墨层3、增强层4、第二胶黏剂层5、无纺布层6和第三胶黏剂层7,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1和轻离型层8。重离型层1由双面涂硅的PET重离型力红色离型膜构成,其厚度为35μm,离型力为35gf/25mm;第一胶黏剂层2由无色橡胶压敏胶构成,厚度为100μm;遮光油墨层3由高遮光油墨构成,厚度5μm,60°光泽度测试仪数值为30;增强层4由透明PET薄膜构成,厚度为10μm;第二胶黏剂层5由黑色硅胶胶水构成,厚度为50μm;无纺布层6为黑色,厚度为0.08mm;第三胶黏剂层7由黑色橡胶胶水构成,厚度为50μm;轻离型层8由双面涂硅的PET轻离型力绿色离型膜构成,厚度为15μm,离型力为10gf/25mm。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纺布遮光胶带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剂层2、遮光油墨层3、增强层4、第二胶黏剂层5、无纺布层6和第三胶黏剂层7,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第三胶黏剂层外侧分别覆盖重离型层1和轻离型层8。重离型层1由双面涂硅的PET重离型力浅蓝色离型膜构成,其厚度为50μm,离型力为50gf/25mm;第一胶黏剂层2由无色丙烯酸压敏胶构成,厚度为80μm;遮光油墨层3由高遮光油墨构成,厚度10μm,60°光泽度测试仪数值为80;增强层4由透明PET薄膜构成,厚度为20μm;第二胶黏剂层5由黑色亚克力胶水构成,厚度为40μm;无纺布层6为黑色,厚度为0.05mm;第三胶黏剂层7由黑色橡胶胶水构成,厚度为80μm;轻离型层8由双面涂硅的PET轻离型力白色离型膜构成,厚度为20μm,离型力为40gf/25mm。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