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678发布日期:2018-10-19 21:33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军用飞机所处的高盐高湿高热海洋环境特点,经常会受到海浪冲刷、盐雾腐蚀、霉菌腐蚀、高温辐射、高温水蒸气等的作用,大多数飞机结构铝合金件表面防护涂层老化、剥落、基体材料腐蚀严重,腐蚀问题已成为决定其寿命、保证技战术水平的关键因素。飞机所受腐蚀是其与所处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破损等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飞机所受腐蚀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盐雾腐蚀,在近海区域飞行时,海洋大气的特点是湿度高、含盐量高,含有大量的氯离子,这些氯离子沉降在飞机上,对结构件起到催化腐蚀的效果;

风雨腐蚀,飞机在长时间受风吹袭和雨水冲刷的作用,会造成表面防护涂层和蒙皮的剥落;我国大部地区都处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下,降雨量大,在近海及海域飞行,不可避免会受到海风的吹蚀;

水汽腐蚀,通常沿海使用的飞机腐蚀比内地严重,离海岸越近的地区越严重,水上飞机普遍比陆上飞机腐蚀普遍严重,水汽会加速飞机表面涂层的脱落并且会进入飞机内部,长时间作用会造成飞机结构件腐蚀;

日光老化,当防腐涂层受到大气中的氧、光、热等作用时,涂层中的主要成膜物质分子链断裂形成非常活泼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进一步能引起整个主要成膜物质分子链的分解,最后导致涂层老化;

其他腐蚀因素,如工业大气中有大量的腐蚀性气体、高温、紫外线、冰、雪等腐蚀诱因;通常腐蚀的发生不是一种原因,是各种腐蚀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国内主要开展了针对飞机腐蚀进行防护,其主要方法:一是使用耐腐蚀结构材料,通过材料的选择降低飞机对各种类型腐蚀的敏感性;二是通过表面防护控制腐蚀,比如喷涂锌黄环氧底漆和丙烯酸面漆或聚氨酯面漆组成防护涂层系统,将构件与腐蚀介质隔离,以消除结构材料产生腐蚀的条件,达到防腐蚀目的;三是使用缓蚀剂来抑制金属及其合金在环境介质中发生腐蚀;四是使用清洗剂,通过去除飞机表面积留的沙尘、金属碎屑以及其他腐蚀性污染物来减缓腐蚀。

经过采用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机表面的防腐蚀能力。但在飞机迎风面、尾翼前缘、雷达罩等关键易受腐蚀的部位,其在盐雾、风雨、水汽、砂石等恶劣环境下仍易发生腐蚀磨损,效果欠佳。此外,还需要频繁的进行清洗及喷漆,工作量大,周期长。因此,强化现役飞机的腐蚀防护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在飞机表面覆上一层防护膜,以对飞机表面进行防护,能有效防止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依次包括主防护基材膜、胶黏剂层、离型膜,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与所述胶黏剂层压合而成,所述离型膜覆于所述胶黏剂层上,所述主防护基材膜由一层或多层材料膜压合而成,所述主防护基材起主要防腐防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为聚氨酯弹性体基材膜或二氧化硅基材膜,以适用于多盐雾环境。

优选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为聚乙烯材料膜或PET基材膜,以适用于多沙尘环境。

优选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膜或聚氨酯材料膜,以适用于多磨损环境。

优选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上部还包括一层缓冲材料膜,所述缓冲材料膜为泡棉膜,所述缓冲材料膜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飞机雷达罩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1mm-0.35mm,保护膜厚度在该范围内对雷达反射波的影响最小,且保护膜材料弹性好,安装中可适当拉伸,以适应飞机的曲面部位;飞机机翼迎风面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3mm-0.8mm;直升飞机翼根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4mm-0.7mm;直升飞机翼尖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7mm-1mm。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层采用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黏剂层在安装于飞机表面24h之后,所述胶黏剂层在铝合金基材表面的剥离强度≥9N/cm,所述胶黏剂层在聚氨酯涂层表面的剥离强度≥8N/cm;经过48h湿热条件放置后,所述胶黏剂层在这两种基材表面不留残胶。

优选的,不同受力部位选择不同厚度的胶粘剂层,直升飞机旋翼翼尖部所述胶黏剂层厚度设置为0.08mm-0.12mm,直升飞机旋翼翼根部所述胶黏剂层厚度设置为0.06mm-0.1mm。

优选的,所述离型膜用于保护胶粘剂层,安装时撕除即可;对于某些部位及材料,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在所述离型膜表面设置有45度凸起,所述凸起深度为0.02mm-0.03mm,通过压合,以在胶黏剂层表面上形成可以将气泡排出的通道,进而提高所述防护膜的耐久性;所述离型膜的厚度设置为0.05mm-0.15mm。

优选的,所述防护膜模切成安装部位的形状,以实现对复杂曲面的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膜表面还设置有一层表面硬化剂层,以增强其耐物理损伤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防护膜表面还设置有一层具有荷叶效应的膜,以使水汽和污染物无法附着在膜层上,进而延长所述防护膜的寿命。

所述防护膜用于飞机基材上或飞机防腐涂层上,以保护飞机表面防止化学腐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现有防腐涂层的基础上附加一层防腐防护膜,进行叠加保护;

第二.本实用新型根据飞机所处的主要环境,选择不同的种类的防护膜进行防护;针对飞机机翼迎风沿、尾翼等不同部位,采取不同厚度的防护膜对这些重点部位进行保护,这种保护膜大大延长飞机的使用时间和工作寿命,防盐雾腐蚀保护效果增强10-20倍;

第三.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单、快速,无需特殊工具,真正的将结构件与环境腐蚀介质隔绝开,并且这种防腐保护膜对复杂曲面的具有良好贴合性,粘性好,可模切或预成型,可直接用于异型部位的安装。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泡棉膜;2-聚氨酯弹性体基材膜;3-胶黏剂层;4-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依次包括主防护基材膜、胶黏剂层3、离型膜4,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与所述胶黏剂层3压合而成,所述主防护基材膜由两层材料膜压合而成。

具体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包括一聚氨酯弹性体基材膜2和一层缓冲材料层,所述缓冲材料层为泡棉膜1,所述缓冲材料层起到缓冲作用;所述胶黏剂层3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黏剂层3覆于基材或防腐涂料层表面,去除时不留残胶;所述离型膜4用于保护所述胶黏剂层3,安装于基材后可撕除。

具体的,飞机雷达罩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1mm,保护膜厚度在该范围内对雷达反射波的影响最小,且保护膜材料弹性好,安装中可行拉伸,以适应飞机的曲面部位;飞机机翼迎风面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3mm;直升飞机翼根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4mm;直升飞机翼尖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7mm。

所述防护膜通过模切成各个安装部位的形状,以使其对复杂曲面有良好的贴合性,模切的具体操作包括对复杂面进行3D扫描、模具制作、膜压成型、安装、修边、封边。

实施例2

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依次包括主防护基材膜、胶黏剂层、离型膜,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与所述胶黏剂层压合而成,所述主防护基材膜由两层材料膜压合而成。

具体的,所述主防护基材膜包括一二氧化硅基材膜和一层缓冲材料层,所述缓冲材料层为泡棉膜,所述缓冲材料层起到缓冲作用;所述主防护基材膜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硬化剂层,所述硬化剂层增加其耐物理损伤的能力,所述胶黏剂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黏剂层覆于基材或防腐涂料层表面,去除时不留残胶;所述离型膜用于保护所述胶黏剂层,安装于基材后可撕除。

具体的,飞机雷达罩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2mm,保护膜厚度在该范围内对雷达反射波的影响最小,且保护膜材料弹性好,安装中可行拉伸,以适应飞机的曲面部位;飞机机翼迎风面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5mm;直升飞机翼根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5mm;直升飞机翼尖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8mm。

实施例3

一种飞机表面的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依次包括主防护基材膜、胶黏剂层、离型膜,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与所述胶黏剂层压合而成,所述主防护基材膜为一二氧化硅基材膜;所述胶黏剂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黏剂层覆于基材或防腐涂料层表面,去除时不留残胶;所述离型膜用于保护所述胶黏剂层,安装于基材后可撕除。

具体的,飞机雷达罩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3mm,保护膜厚度在该范围内对雷达反射波的影响最小,且保护膜材料弹性好,安装中可适当拉伸,以适应飞机的曲面部位;飞机机翼迎风面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8mm;直升飞机翼根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0.7mm;直升飞机翼尖上所述防护膜厚度设置为1mm。

实验

1.试验材料:喷涂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件、喷涂防聚氨酯涂层且表面贴附防护膜的铝合金件。

2.试验条件:按照GJB 150.11A-2009标准试验条件进行;沉降率(3±1ml/80cm2/h),连续喷雾24h,干燥24h,交替进行,干燥期间,温度保持在15℃~35℃,相对湿度≤50%。

3.试验目的:通过盐雾试验确定保护膜的有效性,对比防腐漆层和保护膜的耐盐雾腐蚀性能。

4.试验结果评定(对保护膜):盐雾试验后被试品外观满足下列要求为合格:允许金属结构件轻度变暗和变黑,但不得腐蚀;金属结合处无腐蚀;金属防护层面积占金属防护层面积的30%以下;涂漆层除局部边棱处,无起皱、开裂或脱落;底金属不得出现腐蚀;保护膜材料无明显泛白、膨胀、皱裂、脱落及麻坑等。

5.通过试验时间来确定保护膜的保护量值。

6.经过试验,表面贴有聚氨酯弹性体基材防护膜的喷涂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件保护量值是喷涂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件20倍左右,表面贴有二氧化硅基材防护膜的喷涂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件的保护量值是喷涂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件10倍左右。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