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3643发布日期:2018-10-16 20:4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橡胶手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手套主要起到隔离污染和保护双手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电子行业、食品行业、园艺种植等各个领域。传统的橡胶手套以原料划分有很多不同类型,比如:以天然乳胶为主要原料的乳胶手套;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而成的人工合成乳料为主要原料的丁腈手套;由丁二烯和苯乙烯乳液聚合而成的人工合成乳料为主要原料的丁苯手套。

但是,由于自由体积大,分子间作用力小,结晶能力差,绝大多数橡胶若不经补强,则其综合性能无法达到应用目的。因此,自橡胶工业化应用开始,人们一直致力于橡胶增强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从氧化锌到炭黑,再到各种填充补强剂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寻找高效、简便、经济的增强方式和增强剂一直是橡胶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另外,人们在使用橡胶手套时一般需要长时间佩戴,倘若透气性差会引起手部皮肤不适,因此,橡胶手套的透气性也是一个应当重点考察的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能和透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5~30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5~40份,秸秆粉3~4份,硅灰石粉15~20份,硫化剂8~10份,硫化促进剂3~4份,酯类溶剂150~200份。

优选的,所述手套衬里采用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植物纤维包括棉、麻、竹等,合成纤维包括涤纶、腈纶、尼龙等。

优选的,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0~100℃,搅拌反应1~2小时,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1.2:5~6。

优选的,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0~20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0~20℃,反应3~5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

进一步优选的,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0.6:2~4:0.1~0.3。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

进一步优选的,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3~4小时。

优选的,秸秆粉的原料选自玉米、小麦或水稻秸秆。

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双酚af。

优选的,所述硫化促进剂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或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优选的,所述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或乙酸异丙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10~130℃条件下硫化20~30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0~40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0~30分钟,即得。

优选的,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5~0.7g/cm2

优选的,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0~60℃条件下烘干20~30分钟,再在80~90℃条件下烘干20~30分钟。

优选的,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3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2%。

优选的,步骤(1)中,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5~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0~30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2~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0~30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0~60℃反应3~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6~8ml:5~8ml:2~3g:1~2g。

进一步优选的,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80~100目。

优选的,步骤(1)中,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3%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2%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200~1500r/min搅拌20~30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从而得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其中,橡胶胶浆是以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为主要原料,添加了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能和透气性。

2、异戊橡胶经蔗糖聚酯改性后,改变了侧链接枝情况,进而改善其各项性能;丁腈橡胶经丙烯酸改性后,改善了其与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的共混,从而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

3、本发明在制备时,先将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制成乙醇分散体,橡胶原料成分制成第一胶液,然后将乙醇分散体加入第一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可有效促进两部分相互融合,分散均匀。

4、本发明在制备时,对秸秆粉和硅灰石粉进行了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有助于与橡胶主要原料成分的均匀混合,改善分散性,增强相容性,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5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5份,秸秆粉3份,硅灰石粉15份,硫化剂8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15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0℃,搅拌反应1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5。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0℃,反应3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2:0.1。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3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10℃条件下硫化20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0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0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5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0℃条件下烘干20分钟,再在80℃条件下烘干20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0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2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0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0℃反应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6ml:5ml:2g:1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8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200r/min搅拌20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30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40份,秸秆粉4份,硅灰石粉20份,硫化剂10份,硫化促进剂4份,酯类溶剂20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100℃,搅拌反应2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2:6。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20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20℃,反应5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6:4:0.3。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4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异丙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30℃条件下硫化30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40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30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7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60℃条件下烘干30分钟,再在90℃条件下烘干30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3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2%。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30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0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60℃反应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8ml:8ml:3g:2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10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3%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2%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500r/min搅拌30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实施例3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5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40份,秸秆粉3份,硅灰石粉20份,硫化剂8份,硫化促进剂4份,酯类溶剂15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100℃,搅拌反应1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2:5。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20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0℃,反应5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4:0.1。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4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10℃条件下硫化30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0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30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5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60℃条件下烘干20分钟,再在90℃条件下烘干20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3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0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0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60℃反应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8ml:5ml:3g:1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10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2%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200r/min搅拌30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实施例4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30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5份,秸秆粉4份,硅灰石粉15份,硫化剂10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20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0℃,搅拌反应2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6。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20℃,反应3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6:2:0.3。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3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异丙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30℃条件下硫化20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40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0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7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0℃条件下烘干30分钟,再在80℃条件下烘干30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2%。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30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2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0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0℃反应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6ml:8ml:2g:2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8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3%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500r/min搅拌20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实施例5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8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7份,秸秆粉3.5份,硅灰石粉18份,硫化剂9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18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5℃,搅拌反应1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1:5.5。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5℃,反应4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5:3:0.2。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4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20℃条件下硫化25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5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5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6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5℃条件下烘干25分钟,再在85℃条件下烘干25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5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5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5℃反应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7ml:6ml:2g:1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9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300r/min搅拌25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对比例1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8份,秸秆粉3.5份,硅灰石粉18份,硫化剂9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18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5℃,搅拌反应1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1:5.5。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20℃条件下硫化25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5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5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6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5℃条件下烘干25分钟,再在85℃条件下烘干25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5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5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5℃反应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7ml:6ml:2g:1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9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300r/min搅拌25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对比例2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异戊橡胶28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7份,秸秆粉3.5份,硅灰石粉18份,硫化剂9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180份。

其中,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5℃,反应4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5:3:0.2。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4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20℃条件下硫化25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秸秆粉和硅灰石粉分别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5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5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6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5℃条件下烘干25分钟,再在85℃条件下烘干25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秸秆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倒入质量浓度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25分钟,加热至回流,搅拌处理3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倒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25分钟,继续加入经乙醇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和四乙烯基五胺,55℃反应4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秸秆粉、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四乙烯基五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g:7ml:6ml:2g:1g。秸秆粉是利用秸秆粉碎至90目。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300r/min搅拌25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对比例3

一种复合橡胶手套,包括纤维手套衬里,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喷涂橡胶胶浆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胶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28份,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37份,秸秆粉3.5份,硅灰石粉18份,硫化剂9份,硫化促进剂3份,酯类溶剂180份。

其中,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异戊树脂与蔗糖聚酯一并投入反应釜内,加入环己酮,加热至95℃,搅拌反应1小时,即得。异戊树脂、蔗糖聚酯与环己酮的质量比为1:1.1:5.5。

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一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然后将丁二烯和丙烯腈预先混合后缓慢滴加至反应釜内,搅拌,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15℃,反应4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蒸馏回收溶剂,即得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催化剂、溶剂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55:3:0.2。催化剂为三氯化铝,溶剂为二甲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滴加时间为4小时。

硫化剂为双酚af。硫化促进剂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酯类溶剂为乙酸丁酯。

上述一种复合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配制成橡胶胶浆,然后喷涂于纤维手套衬里的外表面,在120℃条件下硫化25分钟,烘干即可;其中,橡胶胶浆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硅灰石粉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与秸秆粉一并倒入含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35分钟,得到乙醇分散体,备用;

(2)将配方量的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蔗糖聚酯改性的异戊橡胶、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溶于酯类溶剂中,得到第一胶液;

(3)边搅拌边将步骤(1)所得乙醇分散体加入步骤(2)的第一胶液中,继续搅拌25分钟,即得。

橡胶胶浆在纤维手套衬里表面的喷涂量为0.6g/cm2

烘干的工艺条件为:先在55℃条件下烘干25分钟,再在85℃条件下烘干25分钟。

步骤(1)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秸秆粉和硅灰石粉总重量的2倍,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重量的1%。

硅灰石粉的改性处理方法如下:以硅灰石粉为原料,先用质量浓度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浸泡2小时,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加入相当于硅灰石粉重量2%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的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300r/min搅拌25分钟,烘干粉碎研磨,即得。

试验例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的复合橡胶手套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性能测试比较

由表1可知,实施例1~5的橡胶手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能和透气性。对比例1略去了丙烯酸改性的丁腈橡胶,对比例2的异戊橡胶未经改性处理,对比例3在制备时秸秆粉未经改性处理,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