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950发布日期:2018-09-21 22:4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保温新材料产业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墙面装饰可以分为涂料类壁纸墙布人造装饰板石材类、陶瓷类、玻璃类、金属类等。可用于装饰一般的住宅、商店、学校、库房办公楼等内外墙装饰。其主要功能是装饰作用美化建筑物。墙面装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墙体,增强墙体的坚固性、耐久性,延长墙体的使用年限,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提高建筑的艺术效果,美化环境。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材料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人们对能够满足性能需求又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的材料越来越着迷。当前建筑保温材料包括: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泡沫混凝土(泡沫砂浆)、化学发泡水泥板、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矿棉(岩棉)、酚醛树脂板、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英特无机活性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等。主要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保温上就起着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当前对于既能起到室内装饰作用又能够在内墙表面涂覆即可达到极好的室内保温的材料研究并不深入,对此需要一种相适应的新型节能材料的横空出世。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不仅保温性能突出,还能够增强涂料的力学性能,隔音效果好,可承受的耐火极限高,施工性能增强,成本降低。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乙烯醇45-48份、过氧化氢14-16份、陶瓷粉5-6份、金属粉1.5-1.6份、改性剂4.0-4.5份、碳酸钠6-8份、硫酸钠7-9份、氯化钙8-10份、水140-150份、消泡剂2-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粉与金属粉混合均匀,置于坩埚中煅烧4-5小时,煅烧温度为550-600℃,煅烧后冷却至25-30℃,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过氧化氢,插入电动搅拌棒、温度计,在400-500转/分钟下搅拌升温至60-70℃,反应3-4小时,缓慢加入改性剂,恒温搅拌1-2小时;(2)将聚乙烯醇分散在水中,控制多功能分散机的转速为800-9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搅拌混合20-30分钟,加入消泡剂,控制分散机的转速为400-500转/分钟,低速搅拌60-70分钟,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物料加入到分散机中,持续搅拌1.5-2.0小时,最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温度为35-40℃下养护2-3天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粒径大小在1-10微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粒径大小在50-100纳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碳化硅占18-20%、氮化硅占13-16%、硅化钼占10-12%、氧化钒占8-10%、氧化钇占5-7%、剩余为钛酸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镁占10-12%、钼占13-16%、钴占7-10%、钛占12-15%、锶占15-18%、铋占6-10%、剩余为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3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氧化铝粉占15-18%、蒙脱土占22-24%、硅藻土占25-30%、石膏占10-13%、石蜡占8-10%、剩余为钛白粉。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保温材料在内墙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以功能性金属粉与陶瓷粉为合成原料,以聚乙醇为基料,经过煅烧以及发泡处理,合成制备保温性能优异的材料,作为掺合料添加到内墙涂料当中,用量少,分散性好,抗裂、抗压性强,不仅保温性能突出,还能够增强涂料的力学性能,隔音效果好,可承受的耐火极限高,施工性能增强,成本降低,克服了树脂等有机保温材料易燃烧,有毒性,无机保温材料密度大,加工性差的缺点,在产量、质量、工程要求等方面均能满足建筑市场的要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对环保节能、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室内装饰材料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乙烯醇45份、过氧化氢14份、陶瓷粉5份、金属粉1.5份、改性剂4.0份、碳酸钠6份、硫酸钠7份、氯化钙8份、水140份、消泡剂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粉与金属粉混合均匀,置于坩埚中煅烧4小时,煅烧温度为550℃,煅烧后冷却至25-30℃,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过氧化氢,插入电动搅拌棒、温度计,在400转/分钟下搅拌升温至60℃,反应3小时,缓慢加入改性剂,恒温搅拌1小时;(2)将聚乙烯醇分散在水中,控制多功能分散机的转速为8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搅拌混合20分钟,加入消泡剂,控制分散机的转速为400转/分钟,低速搅拌60分钟,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物料加入到分散机中,持续搅拌1.5小时,最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35℃下养护2天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粒径大小在1-10微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粒径大小在50-100纳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碳化硅占18%、氮化硅占13%、硅化钼占10%、氧化钒占8%、氧化钇占5%、剩余为钛酸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镁占10%、钼占13%、钴占7%、钛占12%、锶占15%、铋占6%、剩余为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3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氧化铝粉占15%、蒙脱土占22%、硅藻土占25%、石膏占10%、石蜡占8%、剩余为钛白粉。实施例2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乙烯醇46份、过氧化氢15份、陶瓷粉5.5份、金属粉1.55份、改性剂4.3份、碳酸钠7份、硫酸钠8份、氯化钙9份、水145份、消泡剂2.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粉与金属粉混合均匀,置于坩埚中煅烧4.5小时,煅烧温度为580℃,煅烧后冷却至28℃,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过氧化氢,插入电动搅拌棒、温度计,在450转/分钟下搅拌升温至65℃,反应3.5小时,缓慢加入改性剂,恒温搅拌1.5小时;(2)将聚乙烯醇分散在水中,控制多功能分散机的转速为85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搅拌混合25分钟,加入消泡剂,控制分散机的转速为450转/分钟,低速搅拌65分钟,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物料加入到分散机中,持续搅拌1.8小时,最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2%、温度为38℃下养护2.5天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粒径大小在1-10微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粒径大小在50-100纳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碳化硅占19%、氮化硅占14%、硅化钼占11%、氧化钒占9%、氧化钇占6%、剩余为钛酸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镁占11%、钼占14%、钴占8%、钛占13%、锶占16%、铋占8%、剩余为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3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氧化铝粉占16%、蒙脱土占23%、硅藻土占28%、石膏占11%、石蜡占9%、剩余为钛白粉。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乙烯醇48份、过氧化氢16份、陶瓷粉6份、金属粉1.6份、改性剂4.5份、碳酸钠8份、硫酸钠9份、氯化钙10份、水150份、消泡剂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粉与金属粉混合均匀,置于坩埚中煅烧5小时,煅烧温度为600℃,煅烧后冷却至30℃,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过氧化氢,插入电动搅拌棒、温度计,在500转/分钟下搅拌升温至70℃,反应4小时,缓慢加入改性剂,恒温搅拌2小时;(2)将聚乙烯醇分散在水中,控制多功能分散机的转速为900转/分钟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搅拌混合30分钟,加入消泡剂,控制分散机的转速为500转/分钟,低速搅拌70分钟,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物料加入到分散机中,持续搅拌2.0小时,最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40℃下养护3天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粒径大小在1-10微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粒径大小在50-100纳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陶瓷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碳化硅占20%、氮化硅占16%、硅化钼占12%、氧化钒占10%、氧化钇占7%、剩余为钛酸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镁占12%、钼占16%、钴占10%、钛占15%、锶占18%、铋占10%、剩余为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3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氧化铝粉占18%、蒙脱土占24%、硅藻土占30%、石膏占13%、石蜡占10%、剩余为钛白粉。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省略陶瓷粉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省略金属粉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过氧化氢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4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改性剂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省略对陶瓷粉、金属粉混合煅烧过程,其余保持一致。对比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的方法制备保温材料,同时以现有的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到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中配制成相应的室内内墙涂料,添加质量分数为0.5%,保持试验中各组无关变量一致,对各组制备得到的涂料进行保温性以及其它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导热系数(w/(m·k))7天抗压强度(mpa)28天抗压强度(mpa)密度(g/cm3)实施例10.02558.265.8242.0实施例20.02358.666.4241.3实施例30.02458.466.2241.6对比例10.05642.348.3284.7对比例20.05241.847.5265.3对比例30.04545.752.7264.2对比例40.04346.253.4255.6对比例50.04843.450.6270.4对照组0.06440.646.8356.7由此可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应用于内墙的建筑保温材料对环保节能、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室内装饰材料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