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841发布日期:2018-12-11 23:34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

背景技术

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100%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它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熔融后的eva热熔胶,呈浅棕色或白色。eva热熔胶由基本树脂、增粘剂、粘度调节剂和抗氧剂等成分组成。热熔胶的基本树脂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高温高压下共聚而成的,即eva树脂。这种树脂是制作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基本树脂的比例、质量决定了热熔胶的基本性能,结晶度越高硬度增大,同等情况下va含量大,结晶度低弹性增大,eva熔指的选择也很重要,熔指越小流动性差强度大熔融温度高对被粘物润湿和渗透性也差。相反熔指过大其胶的熔融温度低,流动性较好但粘结强度降低。

eva树脂在加工成主体树脂溶胶时,熔融粘度高,流动性差。对此,需要添加与eva树脂相容性较好的增粘剂进行混炼,用于降低热熔胶的熔融黏度,提高胶合性能。常见的增粘剂有石油树脂、萜烯树脂以及松香及其衍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胶接强度,改善热熔胶的操作性能。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增粘剂用量大,热稳定性一般,粘结性随着时间温度变化下降速度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添加该增粘剂制备得到的eva热熔胶胶合性能强,热稳定性好,用量是普通增粘剂的30-40%,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80-8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28份、甲基丙烯酸钠1.4-1.6份、纳米氧化锌0.3-0.4份、硅烷偶联剂1.0-1.2份、月桂酸钠0.3-0.5份、三乙醇胺1.5-1.6份、氮化硼0.6-0.8份、二甲苯12-15份、碳酸氢钠水溶液5-8份、氯化钠溶液18-20份、乙醇120-15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在1200-1300转/分钟下加入三乙醇胺和月桂酸钠,搅拌20-30分钟,升速至1800-2000转/分钟,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15-20分钟,然后置于200-230℃下热处理2-3小时,得到预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2)在0-5℃下的冰水浴中,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滴加乙醇,滴加完后升温至5-10℃,依次加入二甲苯和甲基丙烯酸钠,加毕,持续搅拌40-50分钟,然后将水浴升温至50-60℃,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升温至70-80℃,减压蒸馏除去二甲苯;

(3)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预处理纳米氧化锌和氮化硼添加到步骤(2)反应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80-200℃,进行缩合反应,当树脂出现拉丝现象时,停止加热,降温至50-60℃,加入氯化钠溶液,继续搅拌20-30分钟,静置除去水层,冷却得到胶状增粘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0-3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在10-40纳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氮化硼粒径大小在5-10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5-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增粘剂添加量占eva树脂质量分数的45-5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eva热熔胶用增粘剂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利用有机硅树脂特殊的主链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将无机纳米粒子通过化学键与高分子层紧密结合,从而赋予树脂优良的性能,制备得到的增粘剂与eva树脂相容性好,能够达到同步软化的效果,提高了熔胶的流动性和扩散性,胶界面的润湿性和初粘性极好,容易在被粘物上铺展开来,即使在外界环境反复变换下,也能够维持热熔胶熔化点稳定,添加该增粘剂制备得到的eva热熔胶胶合性能强,热稳定性好,用量是普通增粘剂的30-40%,节约了成本,本发明显著提高了eva热熔胶的胶合性,能够实现热熔胶高品质低成本生产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8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甲基丙烯酸钠1.4份、纳米氧化锌0.3份、硅烷偶联剂1.0份、月桂酸钠0.3份、三乙醇胺1.5份、氮化硼0.6份、二甲苯12份、碳酸氢钠水溶液5份、氯化钠溶液18份、乙醇12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在1200转/分钟下加入三乙醇胺和月桂酸钠,搅拌20分钟,升速至1800转/分钟,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15分钟,然后置于200℃下热处理2小时,得到预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2)在0℃下的冰水浴中,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滴加乙醇,滴加完后升温至5℃,依次加入二甲苯和甲基丙烯酸钠,加毕,持续搅拌40分钟,然后将水浴升温至50℃,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升温至70℃,减压蒸馏除去二甲苯;

(3)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预处理纳米氧化锌和氮化硼添加到步骤(2)反应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80℃,进行缩合反应,当树脂出现拉丝现象时,停止加热,降温至50℃,加入氯化钠溶液,继续搅拌20分钟,静置除去水层,冷却得到胶状增粘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在10-40纳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氮化硼粒径大小在5-10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增粘剂添加量占eva树脂质量分数的45%。

实施例2

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8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7份、甲基丙烯酸钠1.5份、纳米氧化锌0.35份、硅烷偶联剂1.1份、月桂酸钠0.4份、三乙醇胺1.55份、氮化硼0.7份、二甲苯13份、碳酸氢钠水溶液6份、氯化钠溶液19份、乙醇135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在1250转/分钟下加入三乙醇胺和月桂酸钠,搅拌25分钟,升速至1900转/分钟,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18分钟,然后置于215℃下热处理2.5小时,得到预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2)在2℃下的冰水浴中,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滴加乙醇,滴加完后升温至8℃,依次加入二甲苯和甲基丙烯酸钠,加毕,持续搅拌45分钟,然后将水浴升温至55℃,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升温至75℃,减压蒸馏除去二甲苯;

(3)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预处理纳米氧化锌和氮化硼添加到步骤(2)反应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90℃,进行缩合反应,当树脂出现拉丝现象时,停止加热,降温至55℃,加入氯化钠溶液,继续搅拌25分钟,静置除去水层,冷却得到胶状增粘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3%。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在10-40纳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氮化硼粒径大小在5-10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增粘剂添加量占eva树脂质量分数的50%。

实施例3

一种提高eva热熔胶胶合性能的增粘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8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8份、甲基丙烯酸钠1.6份、纳米氧化锌0.4份、硅烷偶联剂1.2份、月桂酸钠0.5份、三乙醇胺1.6份、氮化硼0.8份、二甲苯15份、碳酸氢钠水溶液8份、氯化钠溶液20份、乙醇15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在1300转/分钟下加入三乙醇胺和月桂酸钠,搅拌30分钟,升速至2000转/分钟,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20分钟,然后置于230℃下热处理3小时,得到预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2)在5℃下的冰水浴中,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滴加乙醇,滴加完后升温至10℃,依次加入二甲苯和甲基丙烯酸钠,加毕,持续搅拌50分钟,然后将水浴升温至60℃,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升温至80℃,减压蒸馏除去二甲苯;

(3)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预处理纳米氧化锌和氮化硼添加到步骤(2)反应四口烧瓶中,升温至200℃,进行缩合反应,当树脂出现拉丝现象时,停止加热,降温至60℃,加入氯化钠溶液,继续搅拌30分钟,静置除去水层,冷却得到胶状增粘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碳酸氢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在10-40纳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氮化硼粒径大小在5-10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增粘剂添加量占eva树脂质量分数的55%。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使用普通氧化锌粉末代替纳米氧化锌,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1)中对纳米氧化锌的预处理过程,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省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钠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不添加氮化硼,缩合反应温度为150℃,其余保持一致。

对比实验

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方法制备增粘剂,以c5石油树脂作为增粘剂设置为对照组,使用无纺布作为试验材料,剪切成长200毫米,宽30毫米的试样,在无缝热压机上将各组制备的热熔胶置于两块无纺布之间,进行热压,试验中保持无关变量一致,分别在100℃、150℃下对胶合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100℃下eva热熔胶的胶合性能测试

表2150℃下eva热熔胶的胶合性能测试

添加该增粘剂制备得到的eva热熔胶胶合性能强,热稳定性好,用量是普通增粘剂的30-40%,节约了成本,本发明显著提高了eva热熔胶的胶合性,能够实现热熔胶高品质低成本生产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